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白芨的别名 5 来源及产地 6 性味归经 7 功能主治 8 使用注意 9 化学成分 10 白芨的药理作用 11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白芨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白芨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白芨 1 拼音
bái jī
2 英文参考hyacinth bletill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白芨为中药名,出自《证治准绳》,即《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白及的别名[1]。
4 白芨的别名白芨、白根、白鸡儿、地螺丝[2]。
5 来源及产地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的块茎[2]。主产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浙江、陜西等地[2]。
6 性味归经
苦、甘、涩,凉[2]。入肺、胃经[2]。
7 功能主治敛肺止血,消肿生肌[2]。
1.治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衄血[2]。煎服:6~15g;研末服,3~6g[2]。
2.治痈肿疮毒,外伤出血,水火烫伤,手足皲裂[2]。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2]。
8 使用注意反乌头[2]。
9 化学成分块茎含挥发油、粘液质等[2]。块茎含联芐类化合物:3,3’二羟基4(对羟芐基)5甲氧基联芐、3’3二羟基2(对羟芐基)5甲氧基联芐等[2]。还含山药素Ⅲ、3’O甲基山药素等[2]。另外,还含白及葡萄糖配甘露聚糖(Bletilla gluannan)[2]。
10 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