涕泗滂沱读音:tì sì pāng tuó;意思:指雨下得很大的样子,形容哭得很伤心。
出处:《南史·梁本纪》:“月中再设净馔;每至辰拜;涕泗滂沱;哀动左右。”和《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涕泗滂沱是一个联合式结构的成语,用作贬义,多用于书面语,一般作谓语、状语。
现代汉语词典对“涕泗”的解释是眼泪和鼻涕,对“滂沱”的解释“雨下的很大,也用于眼泪流的很多”。放在一起就是“眼泪鼻涕像下大雨一样,形容哭得很伤心。”既然说的这么明白了,通行的译文还都把“涕泗滂沱”翻译为“哭的眼泪哗啦啦”。
例句:
1、不知多少年后,那儿子回到家乡,听说母亲已盼儿成山,涕泗滂沱,一步一跪,爬上山顶,以头撞石而死。
2、张明涕泗滂沱地写了好几份检查,才勉强过了关。
3、就在他涕泗滂沱、大放悲声的时候,一个声音却忽然在他背后道:“老蔡,今天的事儿,是不是觉得很委屈?”
4、蔡娟惊骇地叫他,拼命地摇他,可任她哭得涕泗滂沱了,费骁还是毫无反应。
5、回想起四十年前的生离死别,老人仍旧十分悲伤,禁不住涕泗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