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天津条约》,正式准许外国传教士去中国传教。但事实上在此之前,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传教士,就已经在闽南和台湾传教。
教会罗马字最初在厦门正式推行是在1850年,但它的滥觞可以追溯到1815年马礼逊在马六甲开办的英华学院所拟定的汉语罗马字方案,教会罗马字的最初方案可能就是发源于英华学院的。后来外国传教士来厦门传教,就是使用这方案学习厦门腔闽南话。1844年-1848年,约翰·卢还在厦门编了一本《罗马化会话字典》(按即《厦门词汇》),显然也是为了帮助传教士学习厦门腔闽南话。由此可见,这种教会罗马字起初是为了外国人学习厦门话而设计的。
后来,传教士们为了让信徒们自己阅读《圣经》,就把原来为外国传士学习厦门话而设计的教会罗马字用来翻译《圣经》。第一个用教会罗马字翻译《圣经》的是养雅各,他用罗马字拼写《圣经》的一部分,即《创世记》中约瑟的历史记载。而第一个拿这种教会罗马字对教徒进行教学的是约翰·凡·涅斯特·打马字(John Van Nest Talmage,1819年-1892年),1850年他和养雅各、罗帝一起在厦门的一个教会学校教学罗马字,使用的书就是养雅各翻译的《圣经》。
在闽南教会罗马字推行初期,罗帝编纂了一部《英中厦门本地话指南》(按即《厦门话课本》),1855年在广州出版。之后,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1830年-1877年)根据约翰·卢的《罗马化会话字典》(《厦门词汇》)编纂了一部《厦门本地话或口语字典》(按即《厦门教会罗马字典》,1873年)。打马字先是于1852年编写了一本《唐话番字初学》,后来又参考杜嘉德的字典编纂了一部《厦门音字典》(1894年)。这些对于闽南教会罗马字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1913年,甘为霖(William Campbell,1841年-1921年)用教会罗马字编撰了《厦门音新字典》。
闽南教会罗马字产生以后,在教会里迅速传播,影响很大。它从厦门传播到闽南各地,从福建传播到台湾,从中国传播到东南亚。从1850年到民国初年,盛极一时,获得预想不到的效果。这些教会人士之所以会推动教会罗马字,是因为他们认为教会罗马字有以下的一些优点: 教会罗马字比汉字容易读,很快就可以学会; 教会罗马字比汉字还容易写; 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可以学教会罗马字; 可以帮助教会的发展; 各行各业的人士都可以受益而获得相关知识; 教会罗马字也可以帮助汉字的学习。 在以上所列的这些理由当中,除了第四点和宗教直接相关以外,其他的理由都是和教会罗马字的工具性用途相关的。
1920年代以后,由于国语运动兴起和注音字母的推行,教会不再宣传教会罗马字,但是教会罗马字的影响在教会里却不断扩大,许多教徒继续学习和使用教会罗马字,用教会罗马字读《圣经》,用教会罗马字写信。
根据1955年黄典诚先生的统计,当时闽南教会罗马字的传播地区和人数如下: 地区 人数 福建(闽南等地) 34000人 广东(潮汕等地) 1000人 其他省市 8000人 台湾 32000人 越南 2000人 缅甸 1500人 泰国 7000人 菲律宾 7000人 马来西亚 10000人 印尼 10000人 其他国家和地区 3000人 合计 115500人 政府压制和发展困境
在教会罗马字传入台湾之前,台湾第一个用来拼写当地语言的罗马字系统并不是“教会罗马字”,而是源于17世纪台湾荷西殖民时期、描写西拉雅语的“新港文”,其被使用的时间大概一直到19世纪初期为止。之后才有闽南语教会罗马字传入。
1880年代,是教会罗马字发展的高峰时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清朝并不是一个现代型的民族国家,所以民间的文字推广运动并未遭受到国家的打压。因此,在台湾清治时期的末期,通晓教会罗马字的人不但不局限于长老教会的信徒,甚至在相当程度上还流传于一般民众之间,极盛时期拥有数十万人的读者人口(酒井亨 2003)。不仅如此,教会罗马字也开创了台湾新文学创作的基础。在1920年代传统汉字文人使用白话汉文书写创作之前,已有不少用教会罗马字,亦即罗马字书写的台湾新文学作品(蒋为文2004)。
然而,等到台湾成了日本的殖民地以后,殖民政府当局以片假名另造台语拼音系统,并透过教育体系等权力机构流通该新造的系统,以便打击、打压教会罗马字。1922年,台湾近代抗日运动中最重要的台湾文化协会成立后,在蔡培火热烈建议下,于1924年将教会罗马字的推广订为该协会的主要工作之一,并决定出版教会罗马字相关书籍。然而,蔡培火向日本台湾总督府所申请设立的教会罗马字研习班,不但未能得到许可,甚至遭警方以暴力镇压、禁止(酒井亨 2003)。最后,连以教会罗马字书写发行的《台湾教会公报》(原《台湾府城教会报》),也因妨碍日本殖民者的“国语(日语)运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迫停刊(酒井亨 2003)。
二战后,因为推行国语而打击教会罗马字的例子不胜枚举:1957年,下令禁止在教会公报中使用教会罗马字;1973年,在香港发行的Embree氏之《台英辞典》(使用教会罗马字)亦被禁止进口、没收[2];1975年,天主教玛利诺会与基督教台湾长老教会新译的台语圣经以及泰雅语圣经(均使用教会罗马字)亦被查禁;1984年教育部函请内政部制止教会使用罗马拼音传教;其他杂志一刊登教会罗马字马上就被查禁等(酒井亨 2003;董芳苑 1996;张裕宏 nd)。
1990年代以后的发展
随着台湾解严以后政治上的自由化,曾经因为倍受打压而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教会罗马字,也在母语运动参与者的推动下慢慢重新恢复生机。1990年代,民进党执政的一些县市,开始用教会罗马字编小学的台语文教科书,这是教会罗马字第一次正式进入公部门所设立的学校里面。后来,国民党又发布了以汉字书写台湾话的《台湾闽南语推荐用字表》及其拼音方案《TLPA》。由于这个方案(《TLPA》)的初衷是“注音方案”而非“文字”,因此它简化了些许教会罗马字的拼法,使之更易于电脑输入,如将声调符号改为数字标调、上标的小 n 改成平写的 nn 等。不过,这套方案却被一些人(如张学谦 2004)解读为国民党“分而治之、打压台语文”的策略。
母语运动的推行者以不同的台语文书写方式(包括教会罗马字),对台语的书写进行种种的实验。比如说《台文通讯》、《台文罔报》、《台湾字》、《TGB通讯》、《台湾乡土杂志》等刊物。 以及〈5%台译计划〉、台湾罗马字协会等团体,在1990年代以后的积极进行推展教会罗马字(蒋为文 2001;陈郑弘尧 nd)。
此外,开始有台语文运动的推行者将教会罗马字加以现代化、电脑化的工作。比如说开发和教会罗马字相关的文书处理系统(见郑良伟 1993;苏芝萌 1995等)。并有了网络线上字典、百科全书等。2004年6月底,ISO(国际标准组织)通过叶密豪等人联名申请将教会罗马字符号加入万国码(Unicode)之提案(张学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