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者克拉普罗特(Julius Klaproth)早在1823年就提出汉语、藏语、缅甸语的基础词汇之间有同源关系,而泰语和越南语则不同。但后来他的著作被淡忘了,一直到20世纪,学者们才重新重视他的研究。
19世纪流行的分类,一般都是出于人种的考量,例如内森·布朗(Nathan Brown)在1837年提出“印度支那语”的概念,用来表示除阿尔泰语系和达罗毗荼语系以外的所有东方语言,包括日语和南岛语。
“汉藏语”一词是普祖鲁斯基(Jean Przyluski)在1924年提出的,他的分类如下:
藏缅语
汉台语(这里的台语不仅包括所说的侗台语,还包括苗瑶语)
在此基础上,有人把汉语、侗台语和苗瑶语分开,这种分类在中国比较流行:
汉语(各种方言,有人为属于一个语族)
藏缅语族
壮侗语族
苗瑶语族
20世纪后期,多数西方学者从汉藏语中排除了侗台语和苗瑶语,但是保留了汉语和藏缅语的二分法,例如马蒂索夫(Matisoff)、布拉德利(Bradley 1997)、杜冠名(Thurgood 2003)的分类:
汉语
藏缅语族
有学者不认同这种二分法。更有人认为汉语在汉藏谱系树的地位可能比较接近藏语,反而汉语和缅甸语或者羌语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