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记忆文言文中的实词
文言文教学中,实词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在历次的高考中,对文言文的翻译中,实词的准确翻译与否占据了很大的层面,在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将文言文中实词准确生动形象地传达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能够深刻地记忆,并且运用到实践之中呢?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学生如果不能够分析理解实词的含义,文言文的阅读就成为了极大的障碍。因此,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词是必须要掌握的关键所在。
在文言实词的讲述中,必须首先要明白,何为实词?在《古代汉语》中,是这样定义的“凡是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即最明了的解释即为:有实在的意义并且有语法意义的词语即为实词。
实词在具体分类时我们应当明了,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当然在讲述特殊实词如拟声词、叹词时应当注意与虚词具体区分。那么,学生在具体了解了什么是实词,并且对实词有具体的区分意识的时候,对于古代汉语中的实词的讲述就相对容易了。
一:化简为繁 文言文中实词相对较多,一般文言实词较好记忆,即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差不多,只是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转变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因此,词义只是扩充。
如在较多的文言文课文中,许多古代汉语的词语可直接转化为现代汉语,如围,有围困、围剿的含义;无礼,没有礼貌等意思。因此,古代的一个字(词),只需转化为现代汉语的两个字(词)即可。
在一篇文言文中,此类情况出现较多,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偏难的词语需加强讲解,在疑难词语的讲述中,需要化简为繁,即书写出简体字的原本意义,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如“略”字,其篆体文为 像一个人拿着工具种田,又指代侵略的意思。
又如“拊”,捶打的意思,篆文为一个人用手捶打胸口。像这类较为难以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金文、篆文等字体来达到表意的特征。
学生也能够易于理解。因此,在文言文实词的教学中,可以还原字本来的面目,让学生一目了然。
具体的运用可以根据我国的造字法来确定,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类造字法具体讲述疑难字体的讲解,以便让学生能够简单明了地掌握。在众多的字体中,尤以形声字涉及范围较广,因此遇到此类词语时可详细讲述,以便让学生形成遇字即进行研究的心态,此为实词贯穿的第一步。
二:可以根据句子前后意思理解 文言文属于传统文化,在漫长的母语教学中,学生已经有较强的文学语感,因此,在讲述中,可以根据句子词语前后的意思推出疑难实词的意义。如在《荆轲刺秦王》中,“使工以药淬之。
以试人,血濡缕,”在这句话中,“淬”、“濡缕”等词的意思学生较为难以理解,在这里,就可以根据前后词语的意思进行分析:以为用的意思,药为奇毒之药,“淬”有三点水,再加上前后句的意思,就可以推断出“淬”的含义,即为沾染、浸染的意思。而“濡缕”根据前面意思,燕太子丹用人来做试验,毒药沾染在身上会怎样?鲜血会怎样?“濡缕”的意思就很明确了,沾满衣裳。
所以,在文言文实词讲述中,可以根据前后词语的意思推断出疑难词语。达到翻译明了的目的。
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实词必不可少,在具体记忆时,可根据上述方法明显地将实词记牢,当然,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言传身教,自身知识的底蕴应该是深厚的,这样才可以达到文言文实词优化的教导。
2. 怎样学习和积累文言文的实词旧话说:“之乎者也矣焉哉,学会了便是秀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文言文,只要学会虚词便可以过关了。现在有些同志也认为,文言词汇大部分被现代汉语继承下来了,所以学习文言文,重点是文言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但是,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深深感到,文言文的实词非常重要,特别是初学者,不积累一定的词汇,不能确切地掌握词义,就谈不到阅读和翻译文言文。如《为学》中有这样一句话:“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这里的“恃”字是仗恃、依靠的意思。这个词的词义掌握了,前后文的意思就可以贯下来。
很清楚,这句话的关键是实词,而不是那些“而”、“也”、“其”、“者”之类。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窃计欲亡走燕”一句,没有一个虚词,但是如果不掌握“窃”的用法,不了解“亡”和“走”的词义,就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就是在现代汉语中,一些成语如“虚怀若谷”、“矫枉过正”等,并无一字虚词,但也并非一看就懂。所以说,学习文言文,应当注意虚词、句式, 但也必须注意实词,多做一些实词方面的练 习,以逐步积累词汇。
3. 怎样学习和积累文言文的实词旧话说:“之乎者也矣焉哉,学会了便是秀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文言文,只要学会虚词便可以过关了。现在有些同志也认为,文言词汇大部分被现代汉语继承下来了,所以学习文言文,重点是文言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但是,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深深感到,文言文的实词非常重要,特别是初学者,不积累一定的词汇,不能确切地掌握词义,就谈不到阅读和翻译文言文。如《为学》中有这样一句话:“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这里的“恃”字是仗恃、依靠的意思。这个词的词义掌握了,前后文的意思就可以贯下来。
很清楚,这句话的关键是实词,而不是那些“而”、“也”、“其”、“者”之类。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窃计欲亡走燕”一句,没有一个虚词,但是如果不掌握“窃”的用法,不了解“亡”和“走”的词义,就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就是在现代汉语中,一些成语如“虚怀若谷”、“矫枉过正”等,并无一字虚词,但也并非一看就懂。所以说,学习文言文,应当注意虚词、句式, 但也必须注意实词,多做一些实词方面的练 习,以逐步积累词汇。
4.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记忆文言文中的实词文言文教学中,实词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在历次的高考中,对文言文的翻译中,实词的准确翻译与否占据了很大的层面,在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将文言文中实词准确生动形象地传达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能够深刻地记忆,并且运用到实践之中呢?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学生如果不能够分析理解实词的含义,文言文的阅读就成为了极大的障碍。因此,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词是必须要掌握的关键所在。
在文言实词的讲述中,必须首先要明白,何为实词?在《古代汉语》中,是这样定义的“凡是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即最明了的解释即为:有实在的意义并且有语法意义的词语即为实词。
实词在具体分类时我们应当明了,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当然在讲述特殊实词如拟声词、叹词时应当注意与虚词具体区分。那么,学生在具体了解了什么是实词,并且对实词有具体的区分意识的时候,对于古代汉语中的实词的讲述就相对容易了。
一:化简为繁 文言文中实词相对较多,一般文言实词较好记忆,即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差不多,只是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转变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因此,词义只是扩充。
如在较多的文言文课文中,许多古代汉语的词语可直接转化为现代汉语,如围,有围困、围剿的含义;无礼,没有礼貌等意思。因此,古代的一个字(词),只需转化为现代汉语的两个字(词)即可。
在一篇文言文中,此类情况出现较多,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偏难的词语需加强讲解,在疑难词语的讲述中,需要化简为繁,即书写出简体字的原本意义,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如“略”字,其篆体文为 像一个人拿着工具种田,又指代侵略的意思。
又如“拊”,捶打的意思,篆文为一个人用手捶打胸口。像这类较为难以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金文、篆文等字体来达到表意的特征。
学生也能够易于理解。因此,在文言文实词的教学中,可以还原字本来的面目,让学生一目了然。
具体的运用可以根据我国的造字法来确定,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类造字法具体讲述疑难字体的讲解,以便让学生能够简单明了地掌握。在众多的字体中,尤以形声字涉及范围较广,因此遇到此类词语时可详细讲述,以便让学生形成遇字即进行研究的心态,此为实词贯穿的第一步。
二:可以根据句子前后意思理解 文言文属于传统文化,在漫长的母语教学中,学生已经有较强的文学语感,因此,在讲述中,可以根据句子词语前后的意思推出疑难实词的意义。如在《荆轲刺秦王》中,“使工以药淬之。
以试人,血濡缕,”在这句话中,“淬”、“濡缕”等词的意思学生较为难以理解,在这里,就可以根据前后词语的意思进行分析:以为用的意思,药为奇毒之药,“淬”有三点水,再加上前后句的意思,就可以推断出“淬”的含义,即为沾染、浸染的意思。而“濡缕”根据前面意思,燕太子丹用人来做试验,毒药沾染在身上会怎样?鲜血会怎样?“濡缕”的意思就很明确了,沾满衣裳。
所以,在文言文实词讲述中,可以根据前后词语的意思推断出疑难词语。达到翻译明了的目的。
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实词必不可少,在具体记忆时,可根据上述方法明显地将实词记牢,当然,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言传身教,自身知识的底蕴应该是深厚的,这样才可以达到文言文实词优化的教导。
5. 关于文言文实词~~高手请进来`150个文言文实词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附录了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词,其中实词150个,为便于学生能够有系统的进行学习, 特将此150个实词的一词多义进行系统的整理,每个词的义项基本上以《辞海》的解释为依据,尽量以本义、引申义的顺序排列,同时也收入课本中出现的解释。
对于个别不常用的解释,为减轻学生的负担,就不予收入。 1、爱 2、安 3、伯 4、被 5、倍 6、本 7、鄙 8、兵 9、病 10、察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61、举 62、绝 63、堪 64、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1、爱(1)名词。
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2)动词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②喜爱,爱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④怜惜。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
(《左传》)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⑤通"",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3)形容词。
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2、安(1)形容词。①舒适,安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琵琶行》)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安全。谢庄遂安。
(《冯婉贞》)④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2)动词。①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3)代词。
哪里,怎麽。沛公安在。
(《鸿门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3、被(1)名词。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2)动词。
①覆盖。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②遭受,遇到。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③施加,施及。去乱而被之以治。
(《荀子?不苟》)(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4)pi ,通"披",动词。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②披散,披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4、倍(1)动词。①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一人倍之,伤肤。
(《狱中杂记》)②增加。焉用亡邻以倍郑。
(《烛之武退秦师》)③通"背",背向。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
(《管子?中匡》)右背山陵。(《淮阴侯列传》)④通"背",违背。
倍道而行,则天下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⑤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2)量词。
照原数加一次。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治平篇》)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3)副词。
越发,更加,倍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本(1)名词。①草木的根。
芙蕖与草木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芙蕖》)②草木的干茎。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③根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然墨之道,兼爱为本。
(《中山狼传》)④本业,指农桑。强本而节用。
(《天论》)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论积贮疏》)⑤稿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⑥版本。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⑦奏本。
别具本章。(《狱中杂记》)(2)量词。
①草木花卉一株称一本。新松郁郁三千本。
(陆游诗。
6. 如何让学生掌握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1、对于实词,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以下几类实词:①古今异义的实词,②一词多义现象,③偏义复词,④常见通假字,⑤单音词和复音词,⑥异读词,⑦活用词。
2、对于虚词,学习时要特别注意一些特殊现象。⑴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⑵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⑶双音异义。文言中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而二者的意义有很大差异。
7. 120个文言实词全解1、爱 2、安 3、伯 4、被 5、倍 6、本 7、鄙 8、兵 9、病 10、察 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 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 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 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 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 61、举 62、绝 63、堪 64、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 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 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 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 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 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 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 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 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 1、爱 (1)名词。
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 (2)动词 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 ②喜爱,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④怜惜。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
(《左传》)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⑤通"",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 (3)形容词。
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 2、安 (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 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琵琶行》)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安全。 谢庄遂安。
(《冯婉贞》) ④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 (2)动词。 ①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3)代词。
哪里,怎麽。 沛公安在。
(《鸿门宴》)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3、被 (1)名词。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②遭受,遇到。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 ③施加,施及。 去乱而被之以治。
(《荀子?不苟》) (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4)pi ,通"披",动词。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 ②披散,披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 4、倍 (1)动词。 ①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一人倍之,伤肤。
(《狱中杂记》) ②增加。 焉用亡邻以倍郑。
(《烛之武退秦师》) ③通"背",背向。 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
(《管子?中匡》) 右背山陵。(《淮阴侯列传》) ④通"背",违背。
倍道而行,则天下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⑤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2)量词。
照原数加一次。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治平篇》)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 (3)副词。
越发,更加,倍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本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芙蕖与草木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芙蕖》) ②草木的干茎。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 ③根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
(《中山狼传》) ④本业,指农桑。 强本而节用。
(《天论》)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论积贮疏》) ⑤稿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⑥版本。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 ⑦奏本。
别具本章。(《狱中杂记》) (2)量词。
①草木花卉一株称一本。 新松郁郁三千本。
(陆游诗) ②书籍一册称一本。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活板》) (3)动词。推究本原,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4)形容词。
原来的。 刘媪本姓实存。
(《汉书》) (5)副词。本来,原来。
本在冀州之南。(《愚公移山》)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刘敬亭传》) (6)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