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文言文实词教学

文言文实词教学

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记忆文言文中的实词

文言文教学中,实词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在历次的高考中,对文言文的翻译中,实词的准确翻译与否占据了很大的层面,在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将文言文中实词准确生动形象地传达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能够深刻地记忆,并且运用到实践之中呢?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学生如果不能够分析理解实词的含义,文言文的阅读就成为了极大的障碍。因此,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词是必须要掌握的关键所在。

在文言实词的讲述中,必须首先要明白,何为实词?在《古代汉语》中,是这样定义的“凡是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即最明了的解释即为:有实在的意义并且有语法意义的词语即为实词。

实词在具体分类时我们应当明了,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当然在讲述特殊实词如拟声词、叹词时应当注意与虚词具体区分。那么,学生在具体了解了什么是实词,并且对实词有具体的区分意识的时候,对于古代汉语中的实词的讲述就相对容易了。

一:化简为繁 文言文中实词相对较多,一般文言实词较好记忆,即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差不多,只是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转变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因此,词义只是扩充。

如在较多的文言文课文中,许多古代汉语的词语可直接转化为现代汉语,如围,有围困、围剿的含义;无礼,没有礼貌等意思。因此,古代的一个字(词),只需转化为现代汉语的两个字(词)即可。

在一篇文言文中,此类情况出现较多,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偏难的词语需加强讲解,在疑难词语的讲述中,需要化简为繁,即书写出简体字的原本意义,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如“略”字,其篆体文为 像一个人拿着工具种田,又指代侵略的意思。

又如“拊”,捶打的意思,篆文为一个人用手捶打胸口。像这类较为难以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金文、篆文等字体来达到表意的特征。

学生也能够易于理解。因此,在文言文实词的教学中,可以还原字本来的面目,让学生一目了然。

具体的运用可以根据我国的造字法来确定,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类造字法具体讲述疑难字体的讲解,以便让学生能够简单明了地掌握。在众多的字体中,尤以形声字涉及范围较广,因此遇到此类词语时可详细讲述,以便让学生形成遇字即进行研究的心态,此为实词贯穿的第一步。

二:可以根据句子前后意思理解 文言文属于传统文化,在漫长的母语教学中,学生已经有较强的文学语感,因此,在讲述中,可以根据句子词语前后的意思推出疑难实词的意义。如在《荆轲刺秦王》中,“使工以药淬之。

以试人,血濡缕,”在这句话中,“淬”、“濡缕”等词的意思学生较为难以理解,在这里,就可以根据前后词语的意思进行分析:以为用的意思,药为奇毒之药,“淬”有三点水,再加上前后句的意思,就可以推断出“淬”的含义,即为沾染、浸染的意思。而“濡缕”根据前面意思,燕太子丹用人来做试验,毒药沾染在身上会怎样?鲜血会怎样?“濡缕”的意思就很明确了,沾满衣裳。

所以,在文言文实词讲述中,可以根据前后词语的意思推断出疑难词语。达到翻译明了的目的。

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实词必不可少,在具体记忆时,可根据上述方法明显地将实词记牢,当然,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言传身教,自身知识的底蕴应该是深厚的,这样才可以达到文言文实词优化的教导。

2. 怎样学习和积累文言文的实词

旧话说:“之乎者也矣焉哉,学会了便是秀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文言文,只要学会虚词便可以过关了。现在有些同志也认为,文言词汇大部分被现代汉语继承下来了,所以学习文言文,重点是文言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但是,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深深感到,文言文的实词非常重要,特别是初学者,不积累一定的词汇,不能确切地掌握词义,就谈不到阅读和翻译文言文。如《为学》中有这样一句话:“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这里的“恃”字是仗恃、依靠的意思。这个词的词义掌握了,前后文的意思就可以贯下来。

很清楚,这句话的关键是实词,而不是那些“而”、“也”、“其”、“者”之类。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窃计欲亡走燕”一句,没有一个虚词,但是如果不掌握“窃”的用法,不了解“亡”和“走”的词义,就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就是在现代汉语中,一些成语如“虚怀若谷”、“矫枉过正”等,并无一字虚词,但也并非一看就懂。所以说,学习文言文,应当注意虚词、句式, 但也必须注意实词,多做一些实词方面的练 习,以逐步积累词汇。

3. 怎样学习和积累文言文的实词

旧话说:“之乎者也矣焉哉,学会了便是秀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文言文,只要学会虚词便可以过关了。现在有些同志也认为,文言词汇大部分被现代汉语继承下来了,所以学习文言文,重点是文言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但是,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深深感到,文言文的实词非常重要,特别是初学者,不积累一定的词汇,不能确切地掌握词义,就谈不到阅读和翻译文言文。如《为学》中有这样一句话:“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这里的“恃”字是仗恃、依靠的意思。这个词的词义掌握了,前后文的意思就可以贯下来。

很清楚,这句话的关键是实词,而不是那些“而”、“也”、“其”、“者”之类。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窃计欲亡走燕”一句,没有一个虚词,但是如果不掌握“窃”的用法,不了解“亡”和“走”的词义,就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就是在现代汉语中,一些成语如“虚怀若谷”、“矫枉过正”等,并无一字虚词,但也并非一看就懂。所以说,学习文言文,应当注意虚词、句式, 但也必须注意实词,多做一些实词方面的练 习,以逐步积累词汇。

4.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记忆文言文中的实词

文言文教学中,实词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在历次的高考中,对文言文的翻译中,实词的准确翻译与否占据了很大的层面,在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将文言文中实词准确生动形象地传达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能够深刻地记忆,并且运用到实践之中呢?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学生如果不能够分析理解实词的含义,文言文的阅读就成为了极大的障碍。因此,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词是必须要掌握的关键所在。

在文言实词的讲述中,必须首先要明白,何为实词?在《古代汉语》中,是这样定义的“凡是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即最明了的解释即为:有实在的意义并且有语法意义的词语即为实词。

实词在具体分类时我们应当明了,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当然在讲述特殊实词如拟声词、叹词时应当注意与虚词具体区分。那么,学生在具体了解了什么是实词,并且对实词有具体的区分意识的时候,对于古代汉语中的实词的讲述就相对容易了。

一:化简为繁 文言文中实词相对较多,一般文言实词较好记忆,即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差不多,只是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转变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因此,词义只是扩充。

如在较多的文言文课文中,许多古代汉语的词语可直接转化为现代汉语,如围,有围困、围剿的含义;无礼,没有礼貌等意思。因此,古代的一个字(词),只需转化为现代汉语的两个字(词)即可。

在一篇文言文中,此类情况出现较多,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偏难的词语需加强讲解,在疑难词语的讲述中,需要化简为繁,即书写出简体字的原本意义,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如“略”字,其篆体文为 像一个人拿着工具种田,又指代侵略的意思。

又如“拊”,捶打的意思,篆文为一个人用手捶打胸口。像这类较为难以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金文、篆文等字体来达到表意的特征。

学生也能够易于理解。因此,在文言文实词的教学中,可以还原字本来的面目,让学生一目了然。

具体的运用可以根据我国的造字法来确定,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类造字法具体讲述疑难字体的讲解,以便让学生能够简单明了地掌握。在众多的字体中,尤以形声字涉及范围较广,因此遇到此类词语时可详细讲述,以便让学生形成遇字即进行研究的心态,此为实词贯穿的第一步。

二:可以根据句子前后意思理解 文言文属于传统文化,在漫长的母语教学中,学生已经有较强的文学语感,因此,在讲述中,可以根据句子词语前后的意思推出疑难实词的意义。如在《荆轲刺秦王》中,“使工以药淬之。

以试人,血濡缕,”在这句话中,“淬”、“濡缕”等词的意思学生较为难以理解,在这里,就可以根据前后词语的意思进行分析:以为用的意思,药为奇毒之药,“淬”有三点水,再加上前后句的意思,就可以推断出“淬”的含义,即为沾染、浸染的意思。而“濡缕”根据前面意思,燕太子丹用人来做试验,毒药沾染在身上会怎样?鲜血会怎样?“濡缕”的意思就很明确了,沾满衣裳。

所以,在文言文实词讲述中,可以根据前后词语的意思推断出疑难词语。达到翻译明了的目的。

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实词必不可少,在具体记忆时,可根据上述方法明显地将实词记牢,当然,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言传身教,自身知识的底蕴应该是深厚的,这样才可以达到文言文实词优化的教导。

5. 关于文言文实词~~高手请进来`

150个文言文实词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附录了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词,其中实词150个,为便于学生能够有系统的进行学习, 特将此150个实词的一词多义进行系统的整理,每个词的义项基本上以《辞海》的解释为依据,尽量以本义、引申义的顺序排列,同时也收入课本中出现的解释。

对于个别不常用的解释,为减轻学生的负担,就不予收入。 1、爱 2、安 3、伯 4、被 5、倍 6、本 7、鄙 8、兵 9、病 10、察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61、举 62、绝 63、堪 64、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1、爱(1)名词。

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2)动词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②喜爱,爱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④怜惜。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

(《左传》)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⑤通"",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3)形容词。

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2、安(1)形容词。①舒适,安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琵琶行》)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安全。谢庄遂安。

(《冯婉贞》)④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2)动词。①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3)代词。

哪里,怎麽。沛公安在。

(《鸿门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3、被(1)名词。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2)动词。

①覆盖。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②遭受,遇到。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③施加,施及。去乱而被之以治。

(《荀子?不苟》)(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4)pi ,通"披",动词。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②披散,披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4、倍(1)动词。①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一人倍之,伤肤。

(《狱中杂记》)②增加。焉用亡邻以倍郑。

(《烛之武退秦师》)③通"背",背向。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

(《管子?中匡》)右背山陵。(《淮阴侯列传》)④通"背",违背。

倍道而行,则天下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⑤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2)量词。

照原数加一次。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治平篇》)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3)副词。

越发,更加,倍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本(1)名词。①草木的根。

芙蕖与草木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芙蕖》)②草木的干茎。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③根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然墨之道,兼爱为本。

(《中山狼传》)④本业,指农桑。强本而节用。

(《天论》)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论积贮疏》)⑤稿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⑥版本。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⑦奏本。

别具本章。(《狱中杂记》)(2)量词。

①草木花卉一株称一本。新松郁郁三千本。

(陆游诗。

6. 如何让学生掌握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

1、对于实词,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以下几类实词:①古今异义的实词,②一词多义现象,③偏义复词,④常见通假字,⑤单音词和复音词,⑥异读词,⑦活用词。

2、对于虚词,学习时要特别注意一些特殊现象。⑴兼词。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⑵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⑶双音异义。文言中原为两个单音词(有的两个都是虚词,有的一个是虚词,一个是实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变为一个双音虚词,而二者的意义有很大差异。

7. 120个文言实词全解

1、爱 2、安 3、伯 4、被 5、倍 6、本 7、鄙 8、兵 9、病 10、察 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 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 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 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 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 61、举 62、绝 63、堪 64、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 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 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 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 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 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 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 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 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 1、爱 (1)名词。

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 (2)动词 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 ②喜爱,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④怜惜。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

(《左传》)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⑤通"",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 (3)形容词。

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 2、安 (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 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琵琶行》)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安全。 谢庄遂安。

(《冯婉贞》) ④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 (2)动词。 ①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3)代词。

哪里,怎麽。 沛公安在。

(《鸿门宴》)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3、被 (1)名词。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②遭受,遇到。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 ③施加,施及。 去乱而被之以治。

(《荀子?不苟》) (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4)pi ,通"披",动词。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 ②披散,披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 4、倍 (1)动词。 ①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一人倍之,伤肤。

(《狱中杂记》) ②增加。 焉用亡邻以倍郑。

(《烛之武退秦师》) ③通"背",背向。 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

(《管子?中匡》) 右背山陵。(《淮阴侯列传》) ④通"背",违背。

倍道而行,则天下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⑤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2)量词。

照原数加一次。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治平篇》)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 (3)副词。

越发,更加,倍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本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芙蕖与草木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芙蕖》) ②草木的干茎。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 ③根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

(《中山狼传》) ④本业,指农桑。 强本而节用。

(《天论》)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论积贮疏》) ⑤稿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⑥版本。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 ⑦奏本。

别具本章。(《狱中杂记》) (2)量词。

①草木花卉一株称一本。 新松郁郁三千本。

(陆游诗) ②书籍一册称一本。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活板》) (3)动词。推究本原,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4)形容词。

原来的。 刘媪本姓实存。

(《汉书》) (5)副词。本来,原来。

本在冀州之南。(《愚公移山》)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刘敬亭传》) (6)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