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解释古文和字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里的:有叫颜回的,好学 ,不指责别人,同样的错不犯第二次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笔下禽也。--史记里的,应该是高祖篇:陛下(指的是刘邦)不能带兵,却善于带将领(前个将是动词带领的意思,后个将是名字,就是将领,或者带兵的人)这就是为什么韩信(信就是韩信)成了您的手下(这个笔应该是个通假字,是麾下,麾下禽的意思就是别人的手下)
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这个不知道出处,应该说的是唐朝的贾岛,鸟宿池边夜,僧推月下门。好像是这么写的,据说当时贾岛为了用“推”还是“敲”曾经思思考很久。这句的意思是:常常抬手做推和敲的姿势
引手的引是抬的意思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知道出处|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把墙淋坏了
暮而果大亡其财。--这句没有上文,最后果然丧失了很多财产
螳螂委身曲附 附( ) 如我,能将几何 将( 把的意思,能把它怎么样)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尝(曾经 )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雨( 下雨) 不筑,必将有盗 盗( 贼)
其邻人之父亦云 云(说 亦云:也这样说的意思) 其家甚智其子 智(这个是个意动词,以其子为智,就是以为儿子很聪明的意思 )
暮而果大亡其财 暮( 字面上应该是最后,终了的意思) 亡(这里应该做丧失讲 )
说说我的见解,古文读的是个意境,很多东西是翻译不出来的,我们翻出来的东西会丧失了古文真正的味道,建议读古文的时候能少翻译多体会,告别这样教条的教育方式
2. 语文文言文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和解释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有时可译可是不译.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例如: ① 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 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 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水中、陆上各种的花. ④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不必译出.例如: ①虽我之死,有子成焉.(列子《愚公移山》)——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啊. ②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③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蒲松龄《狼》) ——骨头已丢完了,然而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柳宗元《捕蛇者说》) ——还比不上恢复我缴纳租税的不幸更厉害啊! 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 ——时间长了,面前这只狼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的很. 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呢? 注:动词“有”,宾语“陋”,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例如: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您是可怜我想让我活下来吗? ②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亲戚背叛反对他. ③彼竭我盈,鼓立之.(左秋明《曹刿论战》) ——他们的勇气已耗尽,而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④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又连砍几刀把它(狼)杀死了. ⑤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驴子忍不住发怒,就用蹄子踢老虎. ⑥其始太医以亡命聚之.(柳宗元《捕蛇者说》) ——当初,皇帝的医生奉皇帝的命令征集它(蛇).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告之于帝.(列子《愚公移山》)——就把移山这件事报告给天帝.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③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晏子春秋》)——晏子将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 ④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沈括《活板》) ——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拌上纸灰,这些东西都覆盖在上面.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例如: ①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杜少府之任蜀州——杜少府到蜀州上任.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又暗中指使吴广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3. 高考文言文中“与”字有哪些用法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时,“与”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虚词,也是高频考点。大家一定要集中一个时间段把18个高考虚词的用法仔细咀嚼,真正弄懂各词性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在各个义项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样系统复习既不容易忘记,又能把书读薄,效率也高。
1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2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3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4.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十几个. 下面我把首选的古汉语工具书——《辞源》上的解释作依据,补充一些中学课本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作例句.一并打给你. 而 一、ér 一颊毛,象毛之形.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二代词.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 三连词.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⒍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⒏ 如果.例如:《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四助词,跟“上”、“下”、“来”、“往”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或范围等,可译为“以”.例如:《图画》:“古中国之画,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构.” ⒈相当于“之”.例如:《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⒉表语气.略近于“兮”.例如:《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五 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二、néng ㄋㄥ 六通“能”. ⒈能够.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 ⒉能力.例如:《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参考文献:《辞源》《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 回答:2007-10-18 16:22修改:2007-10-18 21:50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0条评论。
其他回答 ***2条回答评论 ┆ 举报 红红[智者]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舍生而取义”中的“而”表并列.从语法角度看,“而”连接前后两个动宾结构“舍生”“取义”,无轻重之分,更无递进,转折关系.“舍生而取义”解释为舍弃生命选择道义. 下面是“而”用法总结! 而 (1) 第二人称代词,(2) 一般作定语 某所,而母立于兹. ( 2 ) 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3)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⑧表比喻,译为“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本文***用25个“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修饰、转折等关系,想一想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探究“而”轻重音朗读的规律.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递进、重读) (2)、若夫……岩穴暝 (承接、轻读) (3)、朝而往,暮而归 (修饰、轻读) (4)、溪深而鱼肥 (并列、轻读) (5)、禽鸟……而不知人之乐 (转折、重读) 小结:凡是表转折或递进意味,都需重读,凡连接词与词,有调节作用的则应轻读.学生齐读,体会“也”和“而”的读法.。
5. 文言文中带有“和”字,“或”字的句子有哪些一、或
1 有时,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或长烟一空
2 有的,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文言文的"或"字不解释为"或者",解释为"有的(人或物)"
解释:
1 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许.~者(a.也许;b.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均亦单用“或”).~然.~则.
2 某人,有的人:~告之曰.
3 稍微:不可~缓.不可~忽.不可~缺.
二、和
1 音乐和谐;协调。《察传》:“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
又协和;和睦。《季氏将伐颛臾》:“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2 和好;交好。《屈原列传》:“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议和。”
3 温和;暖和。《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4 和悦;谦和。《信陵君窃符求赵》:“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5 连带;连同。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
6 与;跟。《陈州粜米》:“和那害民的贼徒折证。”
7 与;和。岳飞《满江红》:“八千里路云和月。”
文言文的"或"字不解释为"或者",解释为"有的(人或物)"
1 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许.~者(a.也许;b.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均亦单用“或”).~然.~则.
2 某人,有的人:~告之曰.
3 稍微:不可~缓.不可~忽.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