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文言文莫字的用法

文言文莫字的用法

1. 莫字在古文中的用法

莫字在古文中的用法:一、作副词。

1.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莫敢过其门。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2. 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慎莫留。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 表示揣测。或许;大约;莫非 如:莫不成(难道说); 莫须(也许)4. 没有谁;没有什么(指处所或事物) 莫能守。

——《墨子·公输》二、作名词1. 通“膜”。 搦脑髓,爪荒莫。

——《韩诗外传·卷十》2. 通“漠”。沙漠 狄之广莫,于 晋为都。

——《国语·晋语》3. 通“幕”。 莫府省约文书籍事。

——《史记·李将军列传》4. 通“瘼”。疾苦,病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诗·大雅·皇矣》三、作动词1. 通“谟”。谟划 秩秩大猷,圣人莫之。

——《诗·小雅·巧言》2. 通“劘”。削 而刀可以莫铁,则刃游闲也。

——《管子·制分》3. 通“慕”。思慕,向往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论语·里仁》四、作形容词(1) 通“漠”。广漠 广莫之野。

——《庄子·逍遥游》(2) 通“漠”。寂静 田莫不见禽而后反。

——《管子·小匡》。

2. 文言虚词“莫”的用法

莫作为文言虚词有下面三种用法:

1,用作无指定代词,充当主语。

(一)代人时,相当于"没有人""没有谁"。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

(二)代物时,相当于"没有什么”

2,<;否定副词>;不要,别

例:莫愁前路无知己。——唐·高适《别董大》

又如:闲人莫入;莫怪(不要怪罪);莫教(休教,别让);莫得(休得,不得);莫道(休说,不要说)

3,<;否定副词>;没有,例:莫相知。——唐·柳宗元《三戒》

文言文中“莫”字当否定副词用的多一些

3. 古文中“莫”这个字的所有解释

莫 读音 mò

1. 不要:~哭。

2. 没有,无:~大。~非。~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3. 不,不能:~如。~逆。~须有。~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能助。

4. 古同“漠”,广大。

5. 姓。

--------------------------------------------------------------------------------

莫 读音 mù

◎ 古同“暮”。

4. 文言虚词“莫”的用法

1.用作无指定代词,充当主语。

(一)代人时,相当于"没有人""没有谁"。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

(二)代物时,相当于"没有什么"。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 ……(《庖丁解牛》)

2.用作否定副词。

(一)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今为君计,莫若遗腹心自结于东,以***济世业。(《赤壁之战》)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训俭示康》)

(二)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劝戒或禁止,相当于"不要""不能"。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

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货殖列传序》)

5. 文言文中的莫什么意思

,“莫”兼有代词和副词两种词性。

一、“莫”作代词 “莫”字本来就是一个否定性的无指代词,可以单独充当主语,有 指代人和事物的作用,表示“没有什么人”“没有什么物”“没有什么 事”等等。例: (1)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 (2)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孟子?离娄上》) (3)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上》) (5)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小雅?北山》) (6)三患莫至,身常无殃。

(《庄子?天地》) (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关于例(5)(6)的“莫”字前的先行词,朱振家先生认为: “‘莫’字与其先行词***同作主语, ‘莫’字指代其中的一部分。”

我们 不赞同这一观点。杨树达先生指出“莫”的先行词是“省去介字之状字用 名词”,因为“莫”的先行词并不作主语,而是作限定“莫”字所否定和 指代的范围的状语,为确解。

贾延利(1997年)以“群臣莫对”(《战国 策?楚策》)为证反对“莫”为代词,认为若“莫”为代词,则“莫”代指“群臣”,进而二者构成同位成分,但实际并不具备同位成分的条件。 因为同位成分可以省略,前后意思不变;且二者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 以此矛盾来反对“莫”的代词性。

借着杨树达先生的观点,我们很清楚的 看到,“莫”作代词,语法意义上的确包含“群臣”的指代义;但是语法 结构上,二者并未构成同位成分,因为“群臣”不作主语,而是充当 “莫”的状语,对其指代和否定的范围进行限制。需要强调的是“莫”作代词,同时具备指代和否定两种功能。

这就 可以解释何以“莫”具有使谓词后代词宾语前置的功能了。具体地说: “莫”的指代功能使其可以充当主语,而其否定功能又使“莫”作主语的 句子具有否定句的特点,因而代词宾语可以前置。

这就驳回了周生亚先生 认为“莫”只有作否定副词才能使谓词后代词宾语前置的观点(《“莫” 字词性质疑》中国语文,1964年第4期)。 二、“莫”作副词 “莫”作副词的用法由来已久,“莫”用作副词,金文中已有,崔永 东《两周金文虚词集释》中即举及其例,《国语》《诗经》《礼记》中亦 见之。

细分下来,又有否定副词、禁止副词以及表测度的疑问副词。如: (8)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诗?召南?殷其靁》) (9)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诗?魏风? 硕鼠》) (10)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诗?小雅?小旻》) (11)早图之莫如尽灭之。

(《左传?哀公六年》) (12)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诗?邶风?谷风》) (13)莫为盗!莫为杀人。

(《庄子?则阳》) (14)***去刚卯,莫以为佩;除刀钱,勿以为利。(《汉书?王莽 传》,中) (15)文,莫吾犹人也?(《论语?述而》) (16)阳不克,莫将积聚也?(《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17)莫朕无天分?(《汉将王陵变,敦煌变文集36页》) 以上例(8)~(11)“莫”表否定,用在动词前,同“不”。

例(12)~(13)“莫”分别用在“违”“为”的前面,表示禁止或劝阻, 同“勿”。例(14)“莫”与“勿”对举出现,更能说明其为否定副词。

例(15)~(17)中“莫”表测度的用法在先秦文献中并不多见,只有 零星用例。 三、关于“莫”作动词 “莫”为动词由韩学重先生提出,有两组文句为证: (18)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孟子? 告子上》) (19)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孟子?公孙丑上》) (20)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 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告子上》) (2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 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告子上》) 从字面上看,例(18)(19)“莫”与“未有”相对应,但实际上 不构成对应关系。

因为我们知道“未”字句中, “有……者”是古汉语 的一种固定结构,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不能拆开。“未”是副词,对其 后的结构起否定作用。

同样,例(20)“有……者”用法与例(19)同。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莫”在古汉语中,最初作为否定性的无指代词,可以作主语, 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物”“没有什么事”之意。

2.“莫”还可以作副词,表示否定、禁止或测度,作状语。 3.“莫”的前面有时有先行词,但一般不作主语,而是作“莫”的 状语,限定“莫”的否定范围。

4.“莫”不能作动词。 (杨 惠,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6. 文言文中的莫什么意思

莫 mò

副词义:

1、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莫相知。——唐·柳宗元《三戒》

莫敢过其门。——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故莫能知。——宋·苏轼《石钟山记》

莫能得。——《史记·魏公子列传》

2、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慎莫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高适《别董大》

莫用众人之议。——《资治通鉴》

代词义:

1、没有谁;没有什么(指处所或事物)。

莫能守。——《墨子·公输》

莫之许。——《三国志·诸葛亮传》

莫敢违。——《资治通鉴·唐纪》

莫不然。——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名词义:

1、通“膜”。生物体内部的薄皮组织。

搦脑髓,爪荒莫。——《韩诗外传·卷十》

2、通“漠”。沙漠。

狄之广莫,于晋为都。——《国语·晋语》

3、通“幕”。幕府。

莫府省约文书籍事。——《史记·李将军列传》

4、通“瘼”。疾苦;病。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大雅·皇矣》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诗·大雅·板》

动词义:

1、通“谟”。谟划。

秩秩大猷,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2、通“劘”。削。

而刀可以莫铁,则刃游间也。——《管子·制分》

3、通“慕”。思慕;向往。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论语·里仁》

形容词义:

1、通“漠”。广漠。

广莫之野。——《庄子·逍遥游》

2、通“漠”。寂静。

田莫不见禽而后反。——《管子·小匡》

莫 mù

名词义:

1、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mǎng)。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莫,日且冥也。——《说文》

莫,夜也。——《广雅》

不夙则莫。——《诗·齐风·东方未明》

谁夙知而莫成?——《诗·大雅·抑》

维莫之春。——《诗·周颂·臣工》

及莫又圣。——《礼记·文王世子》

旦莫日进食。——《战国策·齐策》

星辰莫同。——《书·洪范》

莫夜月明。——宋·苏轼《石钟山记》

莫春者。——《论语·先进》

2、通“幕”。如莫府:即幕府。

3、姓

7. 文言文中“之”字的所有用法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

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享。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

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

8. 文言文里“而”字的用法

“舍生而取义”中的“而”表并列。从语法角度看,“而”连接前后两个动宾结构“舍生”“取义”,无轻重之分,更无递进,转折关系。“舍生而取义”解释为舍弃生命选择道义。

下面是“而”用法总结!

(1) 第二人称代词,(2) 一般作定语

某所,而母立于兹。

( 2 ) 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3)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⑧表比喻,译为“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9. 文言文“之”字的用法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他们”“它”

例1.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例2.人非生而知之者。(《劝学》)

(2)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

例3.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指示代词,相当于“这”“这个”。

例4.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1)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

例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2)结构助词,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之间,相当于“得”。

例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8.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劝学》)

(5)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9.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例10.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6)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不及物动词或三字之间,凑足音节。

例11.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例12.公子勉之矣。(《信陵君窃符就赵》)

例13.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过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