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阶段,它既有除旧革新、再造辉煌的勇气与决心,同时也有其挥之不去的弊端与陋习。
在这种特殊社会以及文化背景影响之下,生活在民国社会中林林总总的各色人等,都被印刻上了独具历史特色的烙印。
由于民国存续时间相对来说较短,而且当时社会环境也比较换乱,所以很多人对它的印象并不是特别深刻。如果非要用几个关键词去定义民国,笔者认为非长衫旗袍、中西合璧、新旧融合莫属。
虽然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满清封建统治,但清朝遗民的思想观念却并未完全转变。在这种形势之下就会出现新旧思想交替,旧风俗与新文化相互排斥与融合的现象。高雅文化与低俗习气、西方洋气与古老传统,形成了极为明显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争。
同时,因当时特殊国情所致西方意识形态大量输入。这就使得很多民国人出现了崇洋媚外的思想,他们虽然披着黄色人种外表但内心却早已西化。
社会地位较高、家世显赫的贵公子与名媛开始涌现,并酝酿出了中西合璧形式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意识。
民国上流社会“名媛”的生活方式
大多数人对民国历史的了解与认知,基本上都源于民国或现代作家所著述的书籍,亦或是以民国人物或事件为背景的创作影视剧。如果从客观角度来讲这些途径,其实都无法真正体现出独具特色的民国历史全貌。
民国历史距离现代社会比较近所以从大方面来讲,民国人的生活方法应该与现代社会差不多。但由于社会环境、意识形态迥然不同,所以如果从细枝末节上去探究就可以发现,生活在民国时期上流社会中的“名媛”,早已经随民国没入了历史尘埃。
1.名媛出处及其涵义
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名媛”一词出自民国,但笔者查阅史料后发现早在先秦时期,《诗经·国风》中就曾用“媛”字赞美过倾国倾城的佳人。从这一点来看“名媛”应该是指有名的美女,或者是才貌双全的女中极品。
《国风·鄘风·君子偕老》曰:“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大意为服饰绚丽、明眸善昧、眉眼秀长,形容女子容貌艳丽仪态妩媚并大有倾城倾国之美色。
《说文》中对“媛”的解释为“美女也,人所援也”, 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就是大家都青睐、爱慕美女,但从实质上去分析却是对古代女性美的赞扬。“媛”可以单独解释为美女、美玉,这种含义正切和“邦之媛也”与“人所援也”之意。
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记载“美女为媛”,这部词典对“媛”的解释更为直白。说明在古代社会人们对美女,以及其他美好的食物也都十分青睐。
虽然当时并未出现“名媛”一词,但“媛”一般都指代王公贵族的年轻夫人,或者他们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儿。
在古代社会虽然女性的地位比较低,但是在文人的诗歌无不赞赏其美丽或夸耀其聪慧。西汉宫廷音乐家李延年曾创作《佳人歌》,其中有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虽然仅有寥寥数语但却描绘出了,一位倾国倾城的北方佳人形象。
2.民国时期的“名媛”
(1)民国名媛即名门闺秀
民国时期上流社会的生活基本上都与西方接轨,脱离封建束缚的女子不仅可以抛头露面,而且还能随意出入各种时尚社交场合。“名媛”
历经几千年的传承与演化之后,在民国时期“名媛”一次不仅被赋予了新意,同时也变成了高不可攀的“绝世珍品”。
如果从“名媛”的实际意义上去分析,可以发现“名媛”就是指,有名、有才、有姿色的女人。但是在上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却专指,出身名门、才貌双全、有名多金的名门闺秀。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名媛”,其实就是身处上流社会的女子。
民国时期的上流社会构成其实也非常复杂,主要是由手握军政大权的官僚,以及富可敌国的财阀集团构成。出身于上流社会家庭的女子或太太们,其实才是当时社会中“名媛”群体的主要成员。
她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拥有风姿绰约的外在美,以及满腹经纶、出口成章的内在美。甚至有很多人都曾经有过留洋经历,不仅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文、法语,而且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态度等方面,也基本上都印刻上了挥之不去的西方烙印。
笔者认为民国时期的“名媛”群体,不仅是当时社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也是传统思想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忠实实践者。一方面是因为她们出生于时代特色特别浓郁的家庭,另一方面又与其自身留洋海外的经历息息相关。
(2)民国名媛是社会必然产物
当中式教育与西方思想相互碰撞之后,所产生的结果往往都是雅俗***赏之美。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民国“名媛”既是时代产物,同时也是当时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必然产物。她们虽然长着一张极具东方古典美的脸蛋,但是穿着打扮以及思想和灵魂却早已西化。
笔者认为民国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意识、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其实一直都处于传统与西化对立融合的尴尬境地。
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之下所产生的“名媛”群体,其实也是充斥着优雅高贵与低俗放荡之间的矛盾。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名媛”群体逐渐壮大,并且开始在当时上流社会大肆流行。如果从民国“名媛”所表现出的特征去分析,可以发现当时社会中的“名媛”,其实就是指那些出身名门、有才有貌又频繁社交的美女。
笔者认为即使是在现代社会“名媛”,其实也从未离开过大家的视线。只不过现代“名媛”的意义更为广泛,除了与民国名媛有交叉或重合点之外,其实还专指时尚界、名人界以及社会中有地位、有品味的有钱人。
但是相比较于民国时期的“名媛”来说,现代社会中的“名媛”总会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浮躁感。或者说现代“名媛”总是令人感觉缺少一种内涵,而这种所谓的内涵就是才华与修养。而民国时期大多数“名媛”在身份、地位无人可及之时,其美貌与智慧也同样可以与之相匹配。
民国时期的“名媛”虽才貌双全但也挥金如土
生于清末长于民国的文学大师巴金,曾在其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第二部《雨》中写道:“在大赌场里……绅士和名媛们正在一掷千金地纵欲狂欢”。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绅士、名媛,仰仗其出身名门的社会地位,都在过着挥金如土的奢靡生活。
民国时期不仅出才子而且也诞生了无数名媛,被后人熟知的“宋氏三姐妹”、“南唐北陆”,王玉龄、蒋英、唐瑛等人都是民国时期数一数二的名媛代表。
据《春申旧闻》所写:“上海名媛以交际著称者,自唐瑛,陆小曼始,继之者为周叔苹,陈皓明”。
当然,民国时期的很多女作家其实也都称得上名媛。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张爱玲、林徽因等人,在民国文学界中都是备受推崇的名媛。她们或出身显赫或出生于书香门第,在当时社会中都拥有令人羡艳的社会地位与名气。
这些家世显赫、才貌双全的民国名媛,不仅在生活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而且在当时的大上海也都是比较闻名“交际名媛”,相信很多人一听到“交际”二字,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交际花”的形象。事实上民国时期的“交际名媛”与“交际花”有本质区别。
“交际花”泛指在社交场合中活跃而有名气的女子,这些女子大都身世卑微为了讨生活而不得不进行交际。虽然在“交际花”群体中也有一类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女子,但由于她们并非出身名门而且也无法成名,所以都无法与“名媛”相提并论。
民国时期名媛“南唐北陆”
1.北方有佳人陆小曼
相信一提起陆小曼很多人都会想当然的认为,她只是民国时期的一位普通画家。她的名字之所以会流传后世主要是因为,她的继任丈夫是近代最为著名的文学家徐志摩。事实上这位集权力与气质于一身的女人,她自己就是民国时期的一道风景线。
出生于1903年的陆小曼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父陆定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回国后经多方辗转成为民国赋税司长。由于陆定的医学成就特别高所以专为当时的名门望族瞧病。这使得他在当时的北平有相当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民国时期,陆小曼的家庭绝对是处于上流社会的巨富之家。她本人曾在法国学校读书长大,并且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与法语。
陆小曼的生活可以用穷奢极欲来形容,后来嫁给徐志摩之后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所以徐志摩才会奔波于各地捞金,并最终在再一次空难中死于非命。
2.上海名媛唐瑛
相比较于陆小曼来说唐瑛的奢侈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说为了能够让她在生活上无忧无虑。其父专门为其聘请了四位厨师以及多位仆人,每天都需要根据唐瑛的实际需求搭配营养套餐,而且每一餐的食物都多种多样并搭配合理。
平时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都有仆人和保镖陪护,这位贵为千金的大小姐简直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作为民国时期上海滩著名的“交际名媛”,唐瑛的社会地位以及个人名气都要比陆小曼高很多。
结 语
笔者认为从古至今“名媛”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古代社会“名媛”是王公贵族的女儿或妻子。而在民国时期“名媛”也大都是家世显赫的千金大小姐,从这一点来看“名媛”不仅有资格过穷奢极欲的生活,而且也有能力为自己的奢侈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