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书法的文言文
原文: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译文: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
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离去。 学书为乐 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
然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 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馀。
学书消日 自少所喜事多矣。中年以来,或厌而不为,或好之未厌,力有不能而止者。
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书也。至于学字,为于不倦时,往往可以消日。
乃知昔贤留意于此,不为无意也。 学书作故事 学书勿浪书,事有可记者,他时便为故事。
学真草书 自此已后,只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当得名。
然虚名已得,而真气耗矣,万事莫不皆然。有以寓其意,不知身之为劳也;有以乐其心,不知物之为累也。
然则自古无不累心之物,而有为物所乐之心。 学书工拙 每书字,尝自嫌其不佳,而见者或称其可取。
尝有初不自喜,隔数日视之,颇若有可爱者。然此初欲寓其心以消日,何用较其工拙,而区区于此,遂成一役之劳,岂非人心蔽于好胜邪! 作字要熟 作字要熟,熟则神气完实而有馀,于静坐中,自是一乐事。
然患少暇,岂其于乐处常不足邪? 用笔之法 苏子美常言用笔之法,此乃柳公权之法也。亦尝较之斜正之间,便分工拙。
能知此及虚腕,则羲、献之书可以意得也。因知万事有法。
扬子云:“断木为棋,刓革为鞠,亦皆有法。”岂正得此也。
苏子美论书 苏子美喜论用笔,而书字不迨其所论,岂其力不副其心邪?然“万事以心为本,未有心至而力不能者,”余独以为不然。此所谓非知之难,而行之难者也。
古之人不虚劳其心力,故其学精而无不至。盖其幼也,未有所为时,专其力于学书。
及其渐长,则其所学渐近于用。今人不然,多学书于晚年,所以与古不同也。
苏子美蔡君谟书 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谟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
往年予尝戏谓:“君谟学书如口,用尽气力,不离故处。”君谟颇笑以为能取譬。
今思此语已二十馀年,竟如何哉? 李邕书 余始得李邕书,不甚好之,然疑邕以书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为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笃。
譬犹结交,其始也难,则其合也必久。余虽因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因见邕书,追求钟、王以来字法,皆可以通,然邕书未必独然。
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馀。余偶从邕书而得之耳。
《笔说》 学书静中至乐说 有暇即学书,非以求艺之精,直胜劳心于他事尔。以此知不寓心于物者,直所谓至人也。
寓于有益者,君子也;寓于伐性汨情而为害者,愚惑之人也。学书不能不劳,独不害情性耳。
要得静中之乐,惟此耳。 夏日学书论 夏日之长,饱食难过,不自知愧。
但思所以寓心而销昼暑者,惟据案作字,殊不为劳。当其挥翰若飞,手不能止,虽惊雷疾霆,雨雹交下,有不暇顾也。
古人流爱,信有之矣。字未至于工,尚已如此,使其乐之不厌,未有不至于工者。
使其遂至于工,可以乐而不厌,不必取悦当时之人,垂名于后世,要于自适而已。 《杂题跋.跋李翰林昌武书》 昌武笔画遒峻,盖欲自成一家,宜***见称于当时也。
风雅寂寞久矣,向时苏、梅二子以天下两穷人主张斯道,一时士人倾想其风采,奔走不暇,自其沦亡遂无复继者,岂孟子所谓“折枝之易”第不为耶?览李翰林诗笔,见故时朝廷儒学侍从之臣,未尝不以篇章翰墨为乐也。 善为书者以真楷为难,而真楷又以小字为难。
羲、献以来,遗迹见于今者多矣,小楷惟《乐毅论》一篇而已。今世俗所传,出故高绅学士家最为真本,而断裂之馀仅存者百馀字尔,此外吾家率更所书《温彦博墓铭》亦为绝笔。
率更书世固不少,而小字亦止此而已。以此见前人于小楷难工,而传于世者少而难得也。
君谟小字新出而传者二:《集古录目序》横逸飘发,而《茶录》劲实端严。为体虽殊而各极其妙,盖学之至者,意之所到,必造其精。
予非知书者,以接君谟之论久,故亦粗识其一二焉。治平甲辰。
2. 有哪些适合练字的古文1.陋室铭
2.马说
3.师说
4.爱莲说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鱼我所欲也
8.劝学 《荀子》
9. 赤壁赋
10.卖炭翁
11.木兰诗 《乐府诗集》
12.石钟山记
13.五人墓碑记
14.六国论
15.过秦论
大多都是些高中要求背诵的古文,
既可巩固记忆有可达到练字效果。
3. 求700字左右的古文,写书法作品用700字左右的古文很多,以下仅供参考 《势胜学》[北宋] 薛居正 不知势,无以为人也。
势易而未觉,必败焉。察其智,莫如观其势。
信其言,莫如审其心。人无识,难明也。
君子之势,滞而不坠。小人之势,强而必衰。
心不生恶,道未绝也。未明之势,不可臆也。
彰显之势,不可逆耳。无势不尊,无智非达。
迫人匪力,悦人必曲。受于天,人难及也。
求于贤,人难谤也。修于身,人难惑也。
奉上不以势。驱众莫以慈。
正心勿以恕。亲不言疏,忍焉。
疏不言亲,慎焉。贵贱之别,势也。
用势者贵,用奸者贱。势不凌民,民畏其廉。
势不慢士,士畏其诚。势不背友,友畏其情。
下不敬上,上必失焉。上不疑下,下改逊焉。
不为势,在势也。无形无失,势之极也。
无德无名,人之初也。缺者,人难改也。
智者,人难弃也。命者,人难背也。
借于强,谀不可厌。借于弱,予不可吝。
人足自足焉。君子怜弱,不减其德。
小人倚强,不增其盛。时易情不可改,境换心不可恣矣。
天生势,势生杰。人成事,事成名。
奸不主势,讨其罪也。懦不成势,攻其弱也。
恶不长势,避其锋也。善者不怨势劣,尽心也。
不善者无善行,惜力也。察人而明势焉。
不执一端,堪避其险也。不计仇怨,堪谋其事也。
势者,利也。人者,俗也。
世不公,人乃附。上多伪,下乃媚。
义不张,情乃贱。卑者侍尊,莫与其机。
怨者行险,仁人远避。不附一人,其祸少焉。
君子自强,惟患不立也。小人自贱,惟患无依也。
无心则无得也。无谋则无成也。
困久生恨,其情乃振。厄多生智,其性乃和。
无困无厄,后必困厄也。贱者无助,必倚贵也。
士者无逊,必随俗也。勇者无惧,必抑情也。
守礼莫求势,礼束人也。喜躁勿求功,躁乱心矣。
德有失而后势无存也。心有易而后行无善也。
善人善功,恶人恶绩。善念善存,恶念恶运。
以恶敌善,亡焉。人贱不可轻也。
特贵不可重也。神远不可疏也。
势有终,早备也。人有难,不溃也。
《朱子家训》[清]朱用纯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无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隳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解厄学》[宋]晏殊 藏锋卷一 厄者,人之本也。
锋者,厄之厉也。厄欲减,才莫显。
上求贤,毕其功而志易。下求荣,成其事而意满。
不知戒惕,上下难容也。仁者不逐其名,仁贵焉。
明者不恋其位,明弃焉。勇者不争其锋,勇敛焉。
生之惟艰,何足道哉?隐智卷二 用智者利,弄智者弊。暗用无敌,彰显无功。
不为己谋,君子之智也。莫使己亏,小人之奸也。
不怨智寡,忠义失焉。上惟忠,能次之。
下为实,术次之。不明其心,厄之难止。
愚者言智,愚也。智者言智,祸也。
戒欲卷三 欲大无根,心宽无恨。好之莫极,强之有咎。
君子修身,避祸也。小人无忌,授首也。
一念之失,死生之别也。治贪以严,莫以宽。
惩淫以辱,莫以隐。伐恶以尽,莫以慈。
制欲求于德,务求于诫。悟者畅达,迷者困矣。
省身卷四 自知者弗窘也。识世者无求也。
人有异,命不同焉。物有别,哀相近焉。
待己如人,大计不失。智不及事,非察莫中。
人心多易,非思难度。俗不堪亲,非礼无存。
忧身者无邪,正而久焉。忧心者无疚,宁而吉焉。
求实卷五 致远者实,近利者虚。众趋者慎,己悦者进。
不拘于书,则不失于本。不求于全,则不损于实。
人无贱者,惟自弃也。大智无诈,顺乎天也。
小智无德,背乎情也。识察勿忧,忧弗学也。
苦劳而少获,非实之过也。闲逸而多得,乃实之旨焉。
慎言卷六 言之祸,无论优劣也。语之弊,由人取舍也。
君子不道虚言,实则逆耳。小人不表真心,伪则障目。
见言见志,其行亦断也。贵者宜谦不宜傲。
卑者宜恭不宜放。人无信,则言勿听。
不知机而无泄。
4. 找一篇适合书法创作的200字文言文《戒子孙》[宋]邵雍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
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是知善也者,吉之谓也;不善也者,凶之谓也。 吉也者,目不观非礼之色,耳不听非礼之声,口不道非礼之言,足不践非理之地,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亲贤如就芝兰,避恶如畏蛇蝎。
或曰不谓之吉人,则吾不信也。凶也者,语言诡谲,动止阴险,好利饰非,贪滛乐祸,疾良善如雠隙,犯刑宪如饮食,小则殒身灭性,大则覆宗绝嗣。
或曰不谓之凶人,则吾不信也。 传有之曰: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
汝等欲为吉人乎?欲为凶人乎? 《予学》东汉 许劭 得失卷一 大失莫逾亡也,身存则无失焉。大得莫及生也,害命则无得焉。
得失之患,启于不舍。不予之心,兴于愚念。
人皆有图也,先予后取,顺人之愿,智者之智耳。强者不予,得而复失。
弱者不予,失之难测。予非失,乃存也。
得勿喜,失或幸,功不论此也。夺招怨,予生敬,名成于此矣。
顺逆卷二 患死者痴,患生者智。安顺者庸,安逆者泰。
多予不亡,少施必殃。惠人惠己,天不佑凶也。
顺由予生,逆自虐起。君子不责小过,哀人失德焉。
小人不纳大言,恨己无势焉。君子逆而不危,小人顺而弗远。
福祸不侵,心静可也。苦乐不怨,非悟莫及矣。
尊卑卷三 尊者人予也,失之则卑。卑者自强也,恃之则尊。
以金市爵,得而不祥。以势迫人,威而有虞。
金不可滥,权不可纵,极则易也。贫者勿轻,其忠贵也。
贱者莫弃,其义厚也。忠予明主,义施君子,必有报焉。
誉非予莫取,取之非誉也。功不争乃获,获之则功也。
休戚卷四 物有异也,理自通焉。命有别也,情自同焉。
悦可悦人,哀可哀人,休戚堪予也。福不可继,祸不可养,福祸莫受也。
不省之人,事无功耳。同欢者寡,贵而远离也。
***难者众,卑而无间也。苦乐由人,非苦乐也。
至乐乃予,生之崇焉。至苦乃亏,死之惶焉。
荣辱卷五 人强不辱,气傲无荣。荣辱莫改,其人惟贤。
予人荣者,自荣也。予人辱者,自辱也。
君子不长衰,小人无久运,道之故也。饥以食,莫逾困以怜。
寒以暖,无及厄以诫。予人至缺,其可立也。
荣极则辱,惟德可存焉。辱极则荣,惟善勿失焉。
成败卷六 成无定式,利己利人乃成焉。败有定法,害人害己乃败焉。
君子之名,胜于小人之实。小人之祸,烈于君子之难。
观其人也,可知成败矣。敌者,予之可制也。
友者,予之可久也。亲者,予之可安也。
功高未可言胜,功不为胜也。人愚未可言败,愚不为败矣。
兴亡卷七 无不亡之身,存不灭之理。春秋易逝,宏业可留。
薄敛 *** 富,兴焉。政苛 *** 怨,亡焉。
人主兴亡,非为天也。君子兴家,不用奇计。
小人败业,坏于奸谋。正不予贿,邪不予济,察之无误也。
天降之喜,莫径取焉。不测之灾,勿相欺焉。
《诫子书二篇》[三国蜀]诸葛亮 题解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琅玡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人,官至蜀国丞相。他在信中,教导儿子该如何治学立身。
其中“澹泊明志”、“宁静致远”,颇为后人传诵。 原文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③,非澹泊无以明志④,非宁静无以致远⑤。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⑥,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⑦,险躁则不能治性⑧。
年与时驰⑨,意与曰去⑩,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夫:句首语气词,表示将发议论。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行:做。 ②修身:修养身心。
③养德:陶冶德行。 ④澹(dan)泊:恬淡寡欲。
⑤宁静:安定清静。远:高远,远大。
⑥广:扩大。这里是增加的意思。
⑦淫:放纵,无节制。慢:懈怠。
励:激励。 ⑧险:疾。
治:修养。 ⑨驰:跑得很快。
此指时间过得快。 ⑩去:去掉,消失。
?遂:终于。枯落:干枯衰落。
此指年老体衰,精力枯竭,学识无成。 ?多:表示大约。
又诫子书 题解 诸葛亮在这封信中,教导儿子如何运用酒宴交际,并掌握饮酒分寸。 原文: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①,适体归性②,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③。
主意未殚④,宾有余豪⑤,可以至醉,无致迷乱⑥。 注释①致:表达。
②归:符合。 ③至:达到顶点。
④意:情趣。殚:尽。
⑤豪:酒量大的意思。 ⑥致:达到。
迷乱:分辨不清,丧失理智。 诫外生书① 题解 这封信是诸葛亮写给外甥庞涣的家训。
庞涣,字世文,诸葛亮二姐的儿子,曾官至郡太守。诸葛亮在这封信中,教导外甥该如何立志、修身、成材。
原文 夫志当存高远②,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③,使庶几之志④,揭然有所存⑤,恻然有所感⑥;忍屈伸⑦,去细碎⑧,广咨问,除嫌吝⑨,虽有淹留⑩,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注释①外生:外甥。
生,同“甥”。 ②存:有。
③滞:拘泥。 ④庶几:指圣贤。
⑤揭:显露。存:保存。
⑥恻:恳切。 ⑦忍:容忍。
屈:委屈;挫折。伸:舒展,顺利。
⑧细碎:细小烦杂。 ⑨嫌:埋怨,不满。
吝:悔恨,遗憾。 ⑩淹:停留。
淹留:停留。
5. 谁有用文言文写的关于书法理论的书籍六一论书《试笔》[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学书为乐
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
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馀。
学书消日
自少所喜事多矣。中年以来,或厌而不为,或好之未厌,力有不能而止者。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书也。至于学字,为于不倦时,往往可以消日。乃知昔贤留意于此,不为无意也。
学书作故事
学书勿浪书,事有可记者,他时便为故事。
学真草书
自此已后,只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当得名。然虚名已得,而真气耗矣,万事莫不皆然。有以寓其意,不知身之为劳也;有以乐其心,不知物之为累也。然则自古无不累心之物,而有为物所乐之心。
学书工拙
每书字,尝自嫌其不佳,而见者或称其可取。尝有初不自喜,隔数日视之,颇若有可爱者。然此初欲寓其心以消日,何用较其工拙,而区区于此,遂成一役之劳,岂非人心蔽于好胜邪!
作字要熟
作字要熟,熟则神气完实而有馀,于静坐中,自是一乐事。然患少暇,岂其于乐处常不足邪?
用笔之法
苏子美常言用笔之法,此乃柳公权之法也。亦尝较之斜正之间,便分工拙。能知此及虚腕,则羲、献之书可以意得也。因知万事有法。扬子云:“断木为棋,刓革为鞠,亦皆有法。”岂正得此也。
苏子美论书
苏子美喜论用笔,而书字不迨其所论,岂其力不副其心邪?然“万事以心为本,未有心至而力不能者,”余独以为不然。此所谓非知之难,而行之难者也。古之人不虚劳其心力,故其学精而无不至。盖其幼也,未有所为时,专其力于学书。及其渐长,则其所学渐近于用。今人不然,多学书于晚年,所以与古不同也。
苏子美蔡君谟书
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谟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往年予尝戏谓:“君谟学书如口,用尽气力,不离故处。”君谟颇笑以为能取譬。今思此语已二十馀年,竟如何哉?
李邕书
余始得李邕书,不甚好之,然疑邕以书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为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笃。譬犹结交,其始也难,则其合也必久。余虽因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因见邕书,追求钟、王以来字法,皆可以通,然邕书未必独然。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馀。余偶从邕书而得之耳。
《笔说》
学书静中至乐说
有暇即学书,非以求艺之精,直胜劳心于他事尔。以此知不寓心于物者,直所谓至人也。寓于有益者,君子也;寓于伐性汨情而为害者,愚惑之人也。学书不能不劳,独不害情性耳。要得静中之乐,惟此耳。
夏日学书论
夏日之长,饱食难过,不自知愧。但思所以寓心而销昼暑者,惟据案作字,殊不为劳。当其挥翰若飞,手不能止,虽惊雷疾霆,雨雹交下,有不暇顾也。古人流爱,信有之矣。字未至于工,尚已如此,使其乐之不厌,未有不至于工者。使其遂至于工,可以乐而不厌,不必取悦当时之人,垂名于后世,要于自适而已。
《杂题跋.跋李翰林昌武书》
昌武笔画遒峻,盖欲自成一家,宜***见称于当时也。风雅寂寞久矣,向时苏、梅二子以天下两穷人主张斯道,一时士人倾想其风采,奔走不暇,自其沦亡遂无复继者,岂孟子所谓“折枝之易”第不为耶?览李翰林诗笔,见故时朝廷儒学侍从之臣,未尝不以篇章翰墨为乐也。
善为书者以真楷为难,而真楷又以小字为难。羲、献以来,遗迹见于今者多矣,小楷惟《乐毅论》一篇而已。今世俗所传,出故高绅学士家最为真本,而断裂之馀仅存者百馀字尔,此外吾家率更所书《温彦博墓铭》亦为绝笔。率更书世固不少,而小字亦止此而已。以此见前人于小楷难工,而传于世者少而难得也。君谟小字新出而传者二:《集古录目序》横逸飘发,而《茶录》劲实端严。为体虽殊而各极其妙,盖学之至者,意之所到,必造其精。予非知书者,以接君谟之论久,故亦粗识其一二焉。治平甲辰。
6. 纸有260格,求一些差不多字数的古文,用来写书法里面有几幅挺不错的
《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欧阳询(唐)
7. 求一篇短小古文,做书法用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满江红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洞仙歌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
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③流年暗中偷换。
西江月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婵娟。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