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质不同:炙黄芪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直径0.8~3.5cm,厚0.1~0.4cm。生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
2、形态特征不同:生黄芪外质土黄色或棕红色。羽状复叶,小叶13~27。炙黄芪切面皮部浅黄色,木质部黄色。
3、味道不同:炙黄芪甘,温,归肺,脾经。生黄芪主要是制成饮片,调剂于中药剂中。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用户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2、阴虚的表现: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阴虚用户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等。
3、黄芪性温而药力向上升(补气升阳),相同剂量时补气的力量又比党参大,临床上药力和药势不易监控,配伍上难以充分协调,使得它在内科使用上有较大的局限性。
百度百科-生黄芪
百度百科-炙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