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以为是
成语出处 《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2,杨布打狗(传在文件上的)
3,朝三暮四
成语出处 《庄子·齐物论》:“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从狙皆伏而喜。
4,破釜沉舟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5,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韩非子·喻老》记载这件事说:“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有所暗指的话称‘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韩非子的记载是这则成语最早的典源。
《史记·滑稽列传》也载有楚庄王之后同类事:“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通“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6,三人越谷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
7,如火如茶
出处
《国语·吴语》
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阵,望之如荼。左军 亦如之,皆赤裳、赤旗、赤甲、朱羽之阵,望之如火。
8,螳螂捕蝉
成语典故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典出《战国·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刘向·说苑·第九卷·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槐西杂志十四》:“后数年,闻山东雷击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杀过度,又伏天诛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挟弹者,又在其后,此之谓矣。”
春秋时,吴王欲伐楚,曰:“敢有谏者,死!”。此时,其下有一年少者,自知人微言轻,谏必无用,徒遭横死。惟日怀弹弓,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吴王问之,对曰:“后园有树,上有蝉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势欲扑,竟不知黄雀蹑其旁也!黄雀伸颈仅顾啄螳螂,而不知树下之弹弓也!彼皆欲得前利而不顾后患也!”吴王听后,甚觉有理,乃不出兵。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形容行事仅顾前而不顾后。 或喻目光短浅, 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常用此语。
9,明知故犯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问:‘一切含灵具有佛性,既有佛性,为甚么却撞入驴胎马腹?’师曰:‘知而故犯。’”
10,邪不干正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方正》:“臣闻邪不干正,若使咒臣,必不能行。”
11,狐假虎威
成语出处: 《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2, 盲人瞎马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13,望洋兴叹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年,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之门,则殆矣,吾吾非至于子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4,水滴石穿
成语出处: 《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15,严母教读(这个也找不到)
16,子罕说宝
子罕说宝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①,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
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②也。”
子罕置诸其里③,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左传?襄公十五年》
17,虎怒决蹯
只知道出处是《战国策·赵策三》,就是找不到原文.
18,好书三病
好书之人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美观,牙签锦轴,装潢炫耀,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其一,广收远扩,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涴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其一,博学多识,矻矻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运,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视之肉食面墙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
19,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出处典出(汉?司马迁《史记& #8226;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20,趾高气扬
趾高气扬来自于:《左传·桓公十三年》:“举趾高,心不固矣。”《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21,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22,每变益上(找不到)
23,盲人识日
原文 .盲人识日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24,以教疼子
原文
石碏 ①谏卫庄公曰:“臣闻爱②子,教之以义方③,弗④纳于邪。骄奢淫逸⑤,所自邪也。四者之来⑥,宠禄过也。”自古知爱子不如教,使⑦至于危辱乱亡者,可胜数哉!夫爱之当教之成人。爱之而使陷于危辱乱亡,乌⑧在其能爱子也?人之爱其子者多曰:“儿幼,未有知耳,俟⑨其长而教之。”是犹养恶木之萌芽,曰俟其合抱而伐之,其用力顾⑩不多哉?又如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11)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
25,郑人买屡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_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26,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