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海洋水的洋流

海洋水的洋流

洋流 又称海流。这里所说的洋流指的是表层水平流。海洋中大规模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相对稳定的流速的水流,称为洋流。暖流通常自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其温度高于流经海域水温为暖流,在海流图上以红色表示;由通常自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其温度低于流经海域的水温为寒流,在海流图上以蓝色表示。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如下:

1.风海流 大气环流和行星风系的存在,成为大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稳定的盛行风对海水产生摩擦和压力,迫使海水沿着风向移动。由盛行风引起的洋流,称为风海流或漂流。例如,南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风力较强,风向稳定,形成西风漂流,其规模大、流程远。

2.密度流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异也可以形成洋流。例如,地中海因蒸发旺盛,盐度高、密度大,海水面降低,而大西洋的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水面比地中海高。于是,大西洋表面海水经由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的海水由底部流入大西洋。这种因海水密度差异而形成的洋流,称为密度流。

3.补偿流 水是流动性的液体,它总是力图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洋流既然客观存在,当一股海水从某一海区流到另一个海区,流出海区将产生减水,流入海区将产生增水,这样,流出海区必然由另外海区海水来补偿。这种一个海区的海水流出后,由另一海区海水来补偿而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它是风海流构成的洋流系统的重要部分,并形成洋流运动循环。例如,太平洋东部赤道海水在赤道东风吹送下向西流,形成赤道流,此时,北太平洋加利福尼亚洋流和南太平洋的秘鲁洋流前来补充,而赤道流则参加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洋流系统循环(见图1—64)。

此外,地转偏向力以及大陆形状、陆地分布也参与洋流系统的形成。例如,北半球海水运动产生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大陆形状突出,如南美洲临大西洋海岸的突出部位,迫使大西洋赤道流产生分支,使洋流的方向发生改变。 1.在热带与副热带海区,北半球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相反。南半球东南信风和北半球东北信风在赤道带形成东风,驱使赤道带海水由东向西流,称为赤道洋流。在太平洋,赤道流把中美洲的海水带到菲律宾东岸,受阻后分为两支:向南一支在赤道附近折向东流,成为赤道逆流的一部分,大部分向澳大利亚东岸流去,叫东澳大利亚暖流,再向高纬流去,加入西风漂流;向北一支,除一部分形成赤道逆流外,大部分沿亚洲边缘岛屿流至日本岛,称日本暖流,又称为黑潮;再向高纬流去,加入北太平洋西风漂流称为北太平洋暖流。同样,大西洋也自成一个大洋环流系统。北半球洋流系统中,以北太平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流、北大西洋暖流势力最强,影响最大。

2.北半球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例如,北太平洋西风漂流,自西向东流,至北美大陆海岸,受大陆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向南一支是加利福尼亚寒流(补偿流),向北一支就是阿留申暖流。而千岛寒流(亲潮)则由北向南流,***同形成反时针方向环流。北大西洋高纬度海

区的洋流也类似这种环流。

3.印度洋北部海区,受季风影响显著。夏季盛行西南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盛行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4.南极大陆外围,海面辽阔。在南纬40°以南广大海域,终年受强劲的西风影响,形成规模巨大的西风漂流。 全球性大洋环流系统,通过寒流与暖流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起着巨大的作用。寒流流经的海域,低层大气变冷,气层稳定,降水稀少。南美洲秘鲁海岸的阿塔卡马沙漠、澳大利亚西岸荒漠的形成都与寒流有重要关系;暖流流经的海域,低层大气变暖,气层不稳定,降水增多。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使地处北纬约69°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冬季不结冰,都与北大西洋暖流起着巨大作用有关。陆地上的污染物通过河流带到海洋,洋流运动可将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加速稀释、净化,但别的海域同时也受到一定的污染。

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有显著影响。寒暖流交汇海域,浮游生物增多,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纽芬兰、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与寒暖流交汇有密切关系。秘鲁附近海域水产也相当丰富,这同本海区上升流将海水深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海水上层,提供浮游生物需要,而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饵料有关。

洋流既然有一定的流向与流速,根据洋流分布规律,洋流的特点,为航海业利用,顺其流向而行。例如,北美西岸加利福尼亚洋流由北而南流,南美西岸秘鲁洋流由南往北流。但是,同样对航运又有不利的一面,迫使航船逆流而行。例如,由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是顺向流;反之,是逆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