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这段文字出自邓晓芒先生翻译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原文在65页。康德在这里主要讨论了逻辑判断表的第一项内容,即判断的量。
康德认为,判断的量分为全称、特称和单称,分别可以用以下例子来表示,如:一切人都有死,有些人有死,苏格拉底有死。这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式逻辑只是区分出两种判断即全称判断和特称判断不同。
为什么在康德那里有此不同,你所引用的这段文字就是其理由。
康德为什么要在全称判断和特称判断之后增加一项单称判断,是因为他认为:通常形式逻辑在使用判断进行推理时,用不着把单称判断和全称判断区分开来,因为单称判断没有外延,它本身就是全部,因而可以当成全称判断看待而不会出错。但如果把单称判断看成知识(即不仅考虑其逻辑形式,还要考虑其经验内容),从其量的方面来与其他知识相比较,就可以见出单称判断与全称判断的区别了。
说得更清楚、明白一点,那就是说,比如在普通形式逻辑中,凡人皆有死,是一个全称判断,有了这个判断作为前提,就可以据此去进行推理,比如下面这个三段论:大前提:凡人皆有死;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苏格拉底有死。在这样一个推理过程中,单称判断完全没有必要出现。但是这仅仅是形式逻辑,形式逻辑不必考虑真假,只须考虑对错。在上面说的三段论中,逻辑形式是对的,因而这个推理仅就其形式而言完全成立。
但是,康德的先验逻辑不但要考虑思维的对错,而且要考虑知识的真假。也就是说,比如在上面的三段论中,思维形式是对的,但如果要作为一种知识就未必是真的了。因为凡人皆有死,作为大前提,并没有先验的必然性,只有经验的或然性。凡人皆有死这个全称判断,其成立实际上反而需要每一个单称判断的支持。也就是说,要知道凡人皆有死是真,实际上需要比如苏格拉底有死、柏拉图有死等每一个单称判断的支持才能成立。(顺便说一下,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枚举归纳没有必然性、只有或然性的真正理由。)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以我们有必要区分出全称判断和单称判断。当然,康德在他的那个时代,实际上还没有认识得这么深刻。但他至少思考到了,如果要考虑到知识,就一定要区分出单称判断和全称判断,也就是说,当先验的逻辑判断要运用到经验的知识内容时,单称判断和全称判断是有区别的。
可见,康德实际上是从这些判断中所表达的量的范畴来进行划分的,而量显然不仅仅属于判断的形式方面,而且也已经考虑到知识的内容和质料了。换言之,这些划分不能单纯看作对传统形式逻辑的照搬或补充,而应看作从先验逻辑立场对逻辑的形式规则的重新理解和重新解释。
参考文献:[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5.
[2]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