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高中文言文虚词用法“的论文例文
高中文言虚词教法探究陈柬 摘要: 文言文教学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的重要使命。
通向这座文化宝库,不能不越过阅读障碍——文言字词。而文言文作为古代通行的书面语体,跟现在日常交际的口语相去甚远。
因此,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成为不容回避的文言教学重要内容。 但目前的文言教学中,要么弱化文言词语教学,甚至耻谈词语教学;要么把文言词语教学当作第二门外语进行教授,其目的在于准确理解词义,传递知识,“形成学习知识的技能、技巧,把教学过程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以记忆和练习为主的被动接受过程。”
“它忽视了文化知识与人类及儿童经验世界的丰富关联。”这一点,在文言虚词教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新课程改革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其实质就是关注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而文言虚词教学中,无论是品鉴作用,还是系统归纳、推断用法,学生都被剥夺了参与的权力。
学生内心需要被忽视甚至被漠视,情感的缺席必然导致情感的缺失。 只有把文言虚词教学放到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前提之下,优化教学方法,才能还原文言虚词教学的本来目的。
本文试图从挖掘文言虚词情感意蕴和指导序列化整理、应用虚词用法的角度探究文言虚词的新教法。 优化文言虚词教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解用法人性化,通过美读、比读,体味虚词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二是掌握词义宏观化,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三是整理归纳序列化,分解杂乱的词语学习任务,动态生成知识框架,便于灵活运用;四是迁移方式多样化,关注学生心理需要,使迁移适时适量。
2. 古代汉语虚词研究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一开头就给虚实正名,并批评了前人的说法。其实,前人的论虚实,与其说是语法上的界说,不如说是修辞方面的论述。一些诗话中所谓虚字,几乎包括名词之外的各类词,但是范围因人而异。《经传释词》、《助字辨略》等字书,说法也不尽一致。马氏提出“有解者为实字,无解者为虚字”的主张,学者对“有解”、“无解”可以各执己见,因而遭到责难。这样看来,我们对于虚和实这两个概念还缺乏统一的认识。
有人认为虚与实之间存在矛盾关系。目前通行的一些现代汉语教材把词区分为虚实两大类,就是这种认识的表现。有人认为虚与实是对立关系,两个相反的概念之间有当中现象。具体地说,即认为有半虚或半实的词存在。王力和张志公曾持这种看法,不过王力认为半实的(副词),张志公认为属于半虚一类;王力认为半虚的(指代词),张志公认为属于半实一类。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虚实之间存在嬗变关系。正如大和小、高和低,从一端到另一端是逐渐演变的。在演变的轨迹中取其一点作为标准,就可以分出大小或高低的界限。标准改变,大可以成为小,低可以成为高。持这种观点,认定从名词到助词有一条由实而虚的轨迹,可以根据需要划定虚词,如果认定名词是实,则非名词是虚;认定名词、动词、形容词是实,则介词、连词、助词是虚,如此等等。
不以意义为依据,着眼于结构功能,虚实问题也很难解决。最难处理的是副词,把它列入实词或虚词都可以说出一大堆理由。其实它的内部情况很不一致,如语气副词“也许”、“难道”、“究竟”等不充当句法成分,十分接近语气助词;情态副词“猛然”、“渐渐”、“特地”等很接近形容词。
吕叔湘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说:“看来光在‘虚、实’二字上琢磨,不会有明确的结论;虚、实二类的分别,实用意义也不很大。”他又说:“倒是可列举的词类(又叫封闭的类)和不能列举的词类(又叫开放的类)的分别,它的用处还大些。”
我们这部词典的收词范围正是可列举的词类,目的在于实用。然而我们仍旧使用了虚词这一术语,一则为了从俗,再则含有承袭传统的意思。当然,所谓封闭的类与开放的类也非绝对对立,不免有当中现象。量词和情态副词属于这一类,我们把它们列为附录。如果较起真来,数词也该划入封闭的类。数目是无穷的,而数词却只有十来个。我们只收了“一”,但它不是数词,而是副词。不收数词,是认定它是一个见词明义的类。当然,有些数词可以表示“多”,不过都是用在固定组合之中。不妨说,我们的收词范围是除数词以外的封闭性词类。
3. 古汉语中的虚词及其用法毕业论文,求研究对象和参考文献二)、之 1、用作代词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①问所从来,俱答之(《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②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③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2、用作助词① 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如: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③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④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3、用作动词 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去” 练习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到,往)2、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主谓之间,无实义)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三)而 用作连词,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例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又,表并列关系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就”,“然后”,表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却,但是,表转折关系面山而居(《愚公移山》—着,也可不译,表修饰 一、之 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 例: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称之曰能 肉食者谋之 公与之乘 名之者谁 天下顺之 固以怪之矣 始指异之 故为之文以志 名之者谁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下顺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 2、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这一类最多):如,宫中之事 以伤先帝之明 穷山之高而止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其高下之势 山间之四时也 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三里之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览物之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2)用在主谓词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镜之新开 冷光之乍出于 人之学也不知日之入 (3)补充音节(这一类很少):如,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3、动词(这一类初中课本中极少) 如: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4、语法作用(这一类涉及到文言语法,初中生不要求掌握):如, 何陋之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宋何罪之有 二、其 1、代词(这一类较多):代人 代物 代事 也可表远指相当于“那” 如,以彰其咎 百姓多闻其贤 苦其心志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乡人曰望其旗靡 故其文疏荡 今观其文章 听其议论之宏辩 日与其徒上高山 2、表语气(这一类较少) 如,其真不知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三、以 1、作介词,可解释为:用、靠、凭、凭借、因为、拿、把等等 例,醒能述以文者(用) 以天下之所顺(凭、凭借) 不以物喜(因为) 悉以咨之(拿) 必以分人(把) 气可以养而致(凭、凭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凭)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 2、连词 (1)表目的:译为 来 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杀之以应陈涉 以光先帝遗德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彰其咎 以告先帝之灵 故为之文以志 以激怒其众 以知天地之广大 将以攻宋 (2)表结果:译为 以致 例、以伤先帝之明 以塞忠谏之路也(此类较少) 3、其它 (1)以为:译为 认为 例,或以为死 (2)所以: a、用来之意,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动心忍性 b、……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 (4)通假字:如,固以怪之矣(通“已”)(初中课本中只此一个) 四、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例,死国可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间也 颓然乎其间者 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作词尾(一般用在形容词后):例,悠悠乎与灏气俱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相当于“……的样子”) 五、虽 1、即使之意。
例,虽有千里之能 虽不能察 虽多何为 虽杀臣,不能绝也 2、虽然之意。例,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 风力虽尚劲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六、然 1、代词:这样的意思。
例,吴广以为然 然,胡不已乎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作词尾:表……的样子。 例,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满目萧然 3、连词:表转折。
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七、或 1、有的人:如,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2、有时候:如,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或许:如,或异二者之为 八、为 1、介词(相当于“被”“替”):如,士卒多为用者 山峦为睛雪所洗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动词:如,为坛而盟(筑) 酿泉为酒(酿造)。
4. 关于语文文言文虚词的常见文言虚词 :安/而/尔/夫/盖/故/何/乎/或/莫/乃/其/且/然/若/所/焉/也/以/矣/因/于/哉/则/者/之 安 ⑴怎么,哪里。
例尔安敢轻吾射! (2)哪里,什么。 沛公安在?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朝而往,暮而归。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余闻而愈悲。 (6)通“尔”,你,你的。
例: 而翁归。 尔 ⑴同“耳”,罢了。
例: 无他,但手熟尔。 ⑵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 尔安敢轻吾射! 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与尔三矢。
⑶那。例: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尔来:从那时以来。) ⑷作助词。
例: ①始尔未为久 ②呼尔而与之 ③子路率尔而对曰 ④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⑸如此,这样。例: 君尔妾亦然。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夫 (1)作语助,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
例: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夫战,勇气也。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这,那。 例: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3)作语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盖 (1) 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
例: 盖以诱敌。(这里有“原来”的意思。)
盖借寨墙为蔽也。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
盖追先帝这殊遇。⑤盖音谬也。
(盖:这里含“大概是由于”的意思。)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 大概,大约。例: 斯二者盖皆有之。
(盖:这里有“想来是”的意思。) 盖五六百人也。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3) 发语词。
:例: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4) 胜过,超过。
例:英才盖世。 (5) 通“盍”,何。
例:技盖至此乎?(盖:这里可译作“怎么”。) (6) 通“盍”,何不。
例:盖亦反其本矣。(亦:这里是用以加强反问语气的助词。)
故 ⑴原因,缘故。 例:马无故亡而入故。
⑵本来,原来。 例:两狼并驱如故。
此物故非西产。
⑶旧的。 例:①温故而知新。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这里指旧交情。)
暮去朝去颜色故。(故:这里有衰老的意思。)
故垒西边。(故:这时有古老的意思。)
故国神游。(故国:旧地,这里指赤壁古战场。)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故业:这里指原有的先人的基业。)
⑷特意。 例: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⑸所以,因此。
例:故尝与过宋将军。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⑹故意。
例:广故数言欲亡。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⑺仍然。
例: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故人) 指前夫 例外:知是故人来。 (故事)先例,前例。
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何 ⑴什么。
例:子恃何而往? 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⑵怎么样。 例:如太行、王屋何? 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
例: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却看妻子愁何在? 豫州今欲何至? ⑷多么。
例: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⑸为什么。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⑹怎么。 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何如」怎么样,怎样。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 今日之事何如? 君谓皇上何如人也?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求,尔何如? 「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何加」有什么益处。
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乎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孰为汝多知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例:忽乎吾将行兮 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例:日食饮得无衰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⑸同“于”。
例: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吾尝疑乎是。(乎:对。)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或 ⑴有的人,有人。
例:或以钱币乞之。 或说处杀虎斩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⑵有时。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