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古籍记载,中国音乐史上第一支有伴奏的歌曲名叫《公毋渡河》,伴奏的乐器是古七弦琴。《公毋渡河》的歌词只有四句∶“公毋渡河,公竟渡河。公竟渡河,其奈公何?”其曲已佚,明清有人写谱,皆伪。
《公毋渡河》的歌词译成现代汉语也很简单∶“丈夫你不要过河,你还是竟然去过河。你还是竟然去过河,真是拿你没奈何!”短短的四句词完全是古时的口语。这支歌的来由是这样的∶在还没有舟桥的古代,一条大河边上住着一对老夫妻。有一天,老头子走进河水里,向一辈子都没有到过的对岸走去。老太婆在后面千呼万唤,但老头始终没有回头,直到被滔滔河水淹没。老太婆在岸边嚎啕大哭,反复说着这四句话。
我猜想,这支歌的旋律一定是很悲伤的。这和宋代以后的琴曲讲究“中正平和”的标准大相径庭。其实这才真正符合“歌以咏志”的音乐趣旨。
不过令我对这支琴曲发生兴趣的不只是对它原创音乐的想象,而是这支琴曲的创作动机。歌词既然以一个老妇的口吻道出,可见老妇的伤心是怎样的震撼了创作者的心灵。老妇的悲伤决非一般人丧夫的悲伤,那么,真正引起作者***鸣的东西是什么呢?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我们想得到而又永远无法得到的东西,面对这种无奈,我们往往只能黯然神伤。而一对古代老夫妇的无奈,最具体的莫过于对身边这条无法逾越的大河,河对面有什么?是人间仙境,还是苦海炼狱?那边的泥土是怎样的颜色?是否也有人在居住耕作?这些猜测很可能在他们的一生之中从未停止过。
所以到最后,老头毅然走到了水中,用生命徒劳地走向彼岸,一了此生夙愿。老妇的哭泣,不仅止是为失去亲人,也是对人类永远不可能到达的另一时空的悲哀。
琼瑶电影里那首《在水一方》的插曲想必并不陌生,“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顺流逆流折腾到最终,那位佳人还是在水中伫立。反正你永远别想找到她。其实这支歌的歌词,只是祖先几千年前写的《诗经》里《蒹葭》一诗的白话翻译。但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无可奈何就这样一直伴随着整部人类历史。空间的距离,心理的距离、感情的距离在艺术作品成为交替表现的意象。所以《公毋渡河》就这样被记入了史籍。也许,它并非真的是第一支古琴歌,但正是因为它创作它的作者心里存在着对距离的喟叹,引起了后人的***呜,它就流传了下来。
有意思的是在欧洲的一些古典音乐作品里,对空间距离的咏叹却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作者绕过无法到达目的地的无奈,而是把对彼岸的想象直接表现出来。莫扎特没有到过土耳其,但他的《土耳其进行曲》却令人神往,而格里格在《彼尔.金特》里对摩洛哥清晨的音乐描写堪称登峰造极。柴可夫斯基在《胡桃夹子》里一段茶之舞的音乐则是大师想象里的中国。这也正是时常所说的“距离产生美”吧?
无论用什么方式,距离如同爱情一样,在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站有重要的位置。但我更喜欢中国式的距离感,或许因为它的忧郁,它的无可奈何更接近人生的真像,从而让人思考。
我听过后人谱写的《公毋渡河》曲,但总觉得它缺少了些什么。倒令我联想起时下的一些流行歌曲――尽管这些流行歌曲的寿命更为短暂。一个艺术家,如果缺乏一种对人生的终极关怀,没有一个悲天悯人的广阔胸襟。它的作品注定是肤浅的。也许一段取巧的旋律可以像口香糖一般暂时让人挂在嘴边,最终还是跳不掉成为垃圾的宿命!
《公毋渡河》的年代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今天的宇宙飞船已经到了比河流彼岸更为遥远的太空。正如在西藏流行的那首对飞机的赞歌《向往神鹰》(我个人认为这支歌是流行音乐的精品,它表达了人们在初步征服了自然距离后的快慰之情)里唱的“祖先们一生也没走完的路┅┅父辈们朝圣的脚步还在回响,神鹰啊,转眼就改变了大地的模样”但是许许多多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里对时空的感叹还时时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也许有一天人类可以到达任何一个地方,可是我们心里的那条河,它的对岸又会是什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