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李白诗歌的意境、作品、意象

李白诗歌的意境、作品、意象

李白诗歌中的花朵意象

关键词:诗人 花朵 意象

内容提要:李白的诗歌中有许多花朵意象。我们在对其作品进行赏析时,不免要对其中所涉及的花朵意象解析。何谓“意象”。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即具体的物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者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的融合。“意”与“象”的关系,就是“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皆成“意象”。所以,了解李白诗歌中的花朵意象是赏析李白诗歌的关键。

引言

李白天性自然。喜好以自然界的客观意象来表达感情。如:鸟类,花朵类。古人以为意是内在上午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作者对外界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地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本文试图以我所接触到的李白诗歌中的花朵意象为考察对象,将表现同一种思想感情的花朵意象分六类作一梳理。

一类是用花朵意象表达对祖国山水,生活的热爱。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挑花带露浓。”桃花一般用来比喻很美或美人。白居易赞道:“闲折两枝握在手,细看不似人们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故又“花中西施”的美名。诗人的“桃花带露浓”则是通过视觉上的感观,用一“浓”字写出了蕴于日常生活中的美。正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朵普通的桃花,由于诗人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便能发掘出它的色“浓”。《望庐山五老峰》:“庐山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芙蓉:荷花的别称。荷花并非五片花瓣,而五老峰也没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环境。二者似乎联系不起来,诗人却能通过自己的感受把连峰际天的五老峰,形容为“青天削出金芙蓉”。形象生动,别具一格。《夜下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莹。”山花:顾名思义,就是山坡上的花,本不应受到注意,诗人却将它比做“绣颊”,正是由于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加上视觉的冲击,才形成这种比中带兴的写法。诗中生动的比喻,流畅的语言,形象的描绘了江中夜景,体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越女词五首》其三):“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荷花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誉为“花中君子”。是美的象征和化身,也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诗人采用“赋”的手法,铺陈叙述,勾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光。风格清新活泼,有浓厚的民歌色彩。《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飘落轩辕台。”这首诗中,诗人用“比”的手法,将雪花比喻成“席”,夸张到了极点,体现了诗人豪迈的风格。是夸张的典范,比喻的佳句。《山中问答》:“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首诗采用“赋”的方式,以问答形式,抒发隐居读书的情意,清新自然。桃花最早成为象征文人隐逸的理想境界,便是晋带陶渊明笔下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里的人与世无争,在自然美景中其乐融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成了世代隐逸文人的精神家园,也成就了“桃花源情结”桃花在历代文人的吟咏中演绎成典型的诗歌意象,它是春天的象征,美人的象征,理想桃源的象征。(《秋浦歌十七》其十一):“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诗人用“兴”抒发对自然的热爱,普遍的山花也有它的芳香,情景交融。(《秋浦歌十七》其十二):“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夜色中,哪里有花迹可寻?这非赋,非比,非兴的手法,将想象与现实结合在一起,生活气息浓厚,富有民歌色彩。《扶风豪士歌》:“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诗人用“赋”,抓住日常生活极普通的事物进行描绘,以景抒情又赋景以情。《荆门浮舟望蜀江》:“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桃花在诗歌意象中是春天的象征。本文运用“赋”的手法,描绘蜀江春水的秀丽景色和乘舟泛游的情趣,形象生动,感情热烈,流露出诗人愉悦的心情。(《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诗人从颜色上着手,强调视觉与味觉。(《少年行二首》其二):“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落花:从草木上掉下来的花瓣。落:本指植物的花,叶往下掉。诗人用“赋”,不表其“残”意,用“笑入”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慷慨给予心花怒放,对人间赏心悦目之事饱含激情。《寻雍尊师隐居》:“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诗人从视觉和温觉(冷和热)出发,赋写花,一个“暖”字饱含无限韵味,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美的境界活脱而出。

李白性格爽朗,率真,所以他的诗歌感情真挚,饱满,他一向反对雕章琢句,所谓“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古风》其一),他努力学习民歌,深得民歌自然天成之风致。他的诗歌语言,平易真实,毫无矫揉造作之处,就象他自己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另一类是用花朵意象比托羁旅行役,作客他乡的愁苦心绪。如《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诗人用赋,兴,描写了五月天山的寒冷,一个“寒”字不仅写出了诗人的温觉,也显示了客观环境的冷酷。《塞下曲六首》其五:“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月光伴随着弓影,霜花拂着剑锋。”这首诗中,描写战士夜行军的情状。将胡霜比做剑花,抒发了行疫之苦。《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扬花似雪何!”扬花:农作物开花后飘散花粉。诗人用“比,兴”手法将往日的情节一一浮现。(《秋浦歌十七》其六):“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诗人用“兴”,抒发作客他乡的愁苦心绪。《宣城还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月三春忆三巴。”杜鹃:①鸟类,也称“杜宇”,“布谷”,“子规”等,②一种植物,也称“映山红”。历来是对思乡的寓意象征。此诗赋,兴结合,描写诗人在宣城见杜鹃花,触景生情,联想到在蜀常见的杜鹃鸟,引起了他对蜀中故地的回忆和眷恋。此诗歌音节之美妙自然,犹如天籁。诗人强烈的思乡情,也只有通过这种婉转缠绵的音节才能表达出来。《鹦鹉洲》:“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挑花锦浪生。”这首诗赋写鹦鹉洲的艳丽春景,以桃花象征很美的春天。却抒发了自己饱经颠沛流离之苦的孤寂心情。

第三类是以花朵意象影射黑暗势力,比拟奸佞之徒,庸碌无能之辈,或通过反衬来比喻贤能。如(《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一):“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本诗以芳兰比做贤才,对唐玄宗的宠信奸佞,谗害贤能,作了有力揭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扬花落尽,杜鹃正在悲鸣。这首诗用比兴手法,对王昌龄的不幸遭遇,表深切的关注和同情。《桃花开东园》(《古风》其四十七):“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这首诗用比兴体,借鲜艳妩媚,华而不实的桃花,巧妙地讽刺那些逢迎拍马,一时得宠的达贵。《西上莲花山》(《古风》其十九):“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芙蓉:荷花的别称。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中,地下茎称藕,子实称莲子,花叶供人观赏。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美的化身。这首诗以芙蓉为中心虚构一虚无仙境,安宁,美好。衬托中原地带叛军横行,人民遭难的惨酷景象,对安史之乱的强烈谴责。

第四类是以花朵意象拟指爱情欢合与朋情友谊。如(《长相思》其一):“美人如花隔云端。”诗人用“比”的手法,将美人比做花,这是一首刻划相思之苦的抒情诗,形容与所念之人如隔云端,相思而不能想见,反映了诗人被迫离京后的心情。(《相思》其二):“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诗人用“赋”描绘了黄昏时刻花的景貌,抒发了相思劳苦之状。景愈美而心愈衰,反衬同陪衬一样能起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清平调词三首》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褴露华浓。”,诗人用比拟,将“云”,“花”赋以鲜活的生命。(《清平调词三首》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用“一枝红艳”借代作花,从视觉上来看,花红。从嗅觉上,花香。(《清平调词三首》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这组诗歌前两首写名花美人,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时而花喻美人,时而美人比花。第三首总明所咏“名花倾国”,写花写人都极其传神,堪称生花妙笔。《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这诗以赋的手法,直接描写生活场景。这是李白离金陵东游扬州是留赠友人的一首话别诗。杨柳在诗歌意象中象征惜别,离别。本诗也借柳花一表惜别之意。《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诗采用比的手法,将烟花象征春天艳丽的景色。表达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心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这首诗用比兴手法,对王昌龄的不幸遭遇,表深切的关注和同情。

第五类是以花朵意象比拟对时光易逝的思索。如《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绿珠楼下花满园,今日曾无一枝在!”这首诗亦赋亦兴,先以普通的口吻叙述一代美女绿珠楼下的花园。而后抒发时光易逝的感伤。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人生哲理的思索。时光流逝,名淑的青春,都随岁月消逝了。对于绝代名淑光彩沉埋的感慨,隐含着对于一切美好生命无法永存的叹息与思索。《醉后赠从甥高镇》:“江东风光不借人,枉杀落花空自春。”落花:形容残春的景象,这首诗赋写江东此时风光明媚,可惜即将消逝,以落花象征残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哀伤。《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这首诗中,赋,兴结合,诗人抒发兴废盛衰之叹,人世无常,逝者如斯。

第六类是以花朵意象表现诗人豪放洒脱的性格与崇高的理想。如(《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二):“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这首诗以赋的方式描写诗人月夜泛舟的情趣,概括了许多自然物独特的形态,反映了诗人豪迈洒脱的风貌。《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以赋的方式叙写在山间与幽人对酌的事件。短短四句诗,把一个天真,倜傥不羁的诗人形象给活画了出来。《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郁金香:一种多年生的名贵观赏植物,花朵非常艳丽,唐代传入中国。(郁金香是无魂之花,而蔷薇和百合仿佛能见其精神。),在这首诗中,郁金香是美酒的代称。诗人采用“赋”法,铺陈叙事,却将诗人洒脱的情怀,忘掉人生忧戚的境界,流于字里行间。《下途归石门旧居》:“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本诗以桃花暗喻“桃花源”,整首诗也流露出一种隐逸的思想,表明诗人已认识到求仙访道和追求富贵荣华的虚无。《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本诗以芙蓉象征美,神圣贞节的风貌,表明诗人在湖光山色的描绘中,寄托经历挫折后希望超脱现实的精神。《梦有天姆吟留别》:“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依石忽已瞑。”这首诗用赋,写千岩万转的山路,及忽明忽暗,若隐若现的花,刻画出想象中的天姥山奇丽明媚的景象,也隐喻了自己追求光明,摆脱困境的愿望。构思奇特,语言夸张多变,通过梦境的描绘。

结束语

由于作者的处境,心情,视角不同,不同的色调的花也可以表示同一意思。也就是说,“意”同而“象”异,“意象”就不相同。即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可以寄托于不同的物象,构成具有独创性的意象。例如,那些同样是写“花”的名句,选取的物象就可以各不相同,诗人将自己感受感悟到的情思投射于天地万物间所有宜于投射的客观物象,将自己获得的审美经验寄托于天地万物间所宜于寄托的客观物象。这就是意象。换句话说,意象就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我们鉴赏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的。另外,还必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总之,意象是诗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理解诗意,诗的结构和效果的重要线索。同样,我们赏析李白诗歌时,领会其诗歌中的花朵意象的意境也是必要的。

参考书目:《唐诗的美学阐释》,李浩著,安徽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词典》南方出版社 2003

《李白诗》,(唐)李白著,商务印书馆1928。

《李太白全集》,李白著,中华书局1977;

《李白诗选》,(唐)李白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李白诗选注》,(唐)李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