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文言文表疑问的语气词

文言文表疑问的语气词

1. 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是那些

文言文常见的语气词有以下几个:

1、也:(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如:夫将者,国之辅也。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矣:(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如: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2)用在句尾,表示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如: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可疾去矣,慎勿留。

3、乎:(1)用在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如:壮士,能复饮乎?

(2)用在句尾,表示感叹、祈使语气。如:天乎!吾无罪。/子其行乎?

(3)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

4、者:(1)表停顿语气。如: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2)用在时间词后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昔者吾舅死于虎。

(3)用在句尾表疑问。如:无差,谁为多与者?(《狱中杂记》)

5、耶:(1)用于句尾表疑问,相当于“吗”“呢”。如: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然则何时而乐耶?(2)用于句尾疑问中略带测度,相当于“吗”。如:得无教我猎虫所耶?(3)用于句尾表反问,相当于“吗”。如:呜呼!州县者真驿耶?(4)用于句尾表感叹,相当于“啊”。时耶,命耶?从古如斯。

6、邪:(1)表疑问,相当于“呢”“吗”。如: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2)表感叹,相当于“耶”。如:乾坤其易之门邪!

2. 文言文中语气词用法

其:本义为簸箕,假借为表示推测的语气词:“今日其雨.”〈助〉用作语助.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又云霏霏其承宇.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句中语气词 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孟子 梁惠文王上》:“始作俑者,~无后乎?” 《左传 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尚书 益稷》:“帝~念哉!” 文言文常见的语气词有以下几个:1、也:(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如:夫将者,国之辅也.(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2、矣:(1)用在句尾表示陈述语气.如:道之不行,已知之矣.(2)用在句尾,表示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如: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可疾去矣,慎勿留.3、乎:(1)用在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如:壮士,能复饮乎?(2)用在句尾,表示感叹、祈使语气.如:天乎!吾无罪./子其行乎?(3)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4、者:(1)表停顿语气.如: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2)用在时间词后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昔者吾舅死于虎.(3)用在句尾表疑问.如:无差,谁为多与者?(《狱中杂记》)5、耶:(1)用于句尾表疑问,相当于“吗”“呢”.如: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然则何时而乐耶?(2)用于句尾疑问中略带测度,相当于“吗”.如:得无教我猎虫所耶?(3)用于句尾表反问,相当于“吗”.如:呜呼!州县者真驿耶?(4)用于句尾表感叹,相当于“啊”.时耶,命耶?从古如斯.6、邪:(1)表疑问,相当于“呢”“吗”.如: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2)表感叹,相当于“耶”.如:乾坤其易之门邪。

3. 表肯定的文言语气词

夫””盖”

固定句式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 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见……于 相当于被动句

以……为…… 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1.不亦……乎

这是古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反问的惯用句型,它是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可译为“不是……吗”或“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天下已经安定,竟然策划叛逆。被夷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2.何以……为(恶用……为、奚以……为)

“何”是疑问代词,“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2)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王刘邦也醒悟了,于是又骂道:“大丈夫安定诸侯,就是真王了,要假王做什么?”

3.何……为

“何”是疑问代词,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可译作“为什么”或“怎么”;“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放在句尾,可译作“呢”。如: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如今人家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这种情势)怎么能告辞呢?

(2)今牛,禽兽耳,更何问为?(马中锡《中山狼传》)

——这牛不过是禽兽而已,又为什么问(它)呢?

(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记》)

——上天让我灭亡,我为什么要渡江呢?

4.何……之有

这是表反问的惯用型,其中的“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的”或“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中心的定语。如:

(1)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宋国有什么罪?

(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好比把肉投给饿虎,有什么功效呢?

5.何……之……

在古汉语中,这是一种常见的惯用型,用来表示反问,这里的疑问代词“何”放在句子的开头,作全句的谓语,为了强调反问的内容而把它提到了主语之前。作主语的“……之……”不是单词,而是词组,其中的“之”是词组中的一个助词。如:

(1)何得车之多?(《庄子·列御寇》)

——得到的车(这么)多是为什么?

(2)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腾文公上》)

4. 文言文的18个语气词是什么

1:第二人称代词。你 你的

2 连词:并列

转折

相承

3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4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或,却 的意思

5如,像

何:

1背,扛

2 疑问代词,什么

3副词。多么

1介词,用法相当于“于”

2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3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

4形容词词尾

1第二人称代词 你 你的

2副词 于是 这才

3副词 却 竟然

4副词 只 仅仅

5是 就是

6语气词

7乃尔如此

1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有。相当于他的 他们的

2指示代词。相当于 那,那些

3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

4句中语气词。表是推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5形容词词头(~的样子)

1连词。而且,并且。

2连词。况且。

3连词。尚且,还。

4副词。暂且,姑且。

5副词。将要,快要。

6且(jū)。语气词

5.

老师说者是表判断,也是语气词,她说的很对者 zhě〈助〉(1) 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2) 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唐· 韩愈《杂说》(3) 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仁者,天下之表也.——《礼记》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语气助词,表提顿.)——《列子·汤问》中有鲁人 冯三保者,精技击.——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间.——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4) 用在句末表示语气完毕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5) 用在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老子》(6) 表示祈使语气琴童接下马者!——《西厢记》(7) 表示商榷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 周之文致,用 夏之忠者.——《汉书》(8) 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史记》(9) “者也”两个语气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也”在这里强调了肯定的语气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梁惠王上》。

6. 文言文中的疑问助词

1、乎 语气词“乎”可以用在疑问句句尾表示疑问语气。

疑问句中的“乎”字表示疑问语气时,按提问的出发点和疑问的性质不同,可分为询问、反问两种情况。 询问 询问是说话人提出问题,要求对方回答,这类疑问多见于是非问句、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

这是一种纯粹的疑问,“乎”可译为“吗”或“呢”。例如: ①(王日)“战乎?”(伯州犁)曰:“未可知也。”

(《左传?成公十六年》) ②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许行》)以上二例是是非问句,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乎”译作“吗”。 ③事齐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下》) ④子以秦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韩策》)以上二例是选择疑问句,说话人把两种可能提出来,要求对方选择一种作答。

“乎”字可译作“呢”。 ⑤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论语?先进》) ⑥我则无礼,何以战乎?(《载流之战》)以上是特指问句,句中有“何”这样的疑问代词特别提出疑点。“乎”字可译作“呢”。

反问 反问是无疑而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毫无疑义的意见,所以不要求对方回答。因为是无疑而问,故在句尾用“乎”字的同时,句中还要用别的反诘语气词等来配合。

这种“乎”字也可以译成“吗”或“呢”。例如: ①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城汉之战》) ②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许行》)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以上三例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的内容。

其中1、3两例与“乎”字呼应的是语气词“其”和副词“宁”。 如果句中使用“不”“无”等否定词,就构成否定形式,表达的也是肯定的内容。

例如: ④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城汉之战》) ⑤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庄子?秋水》) “乎”与“不亦”构成“不亦……乎”,是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其反问语气比带其他反诘词语的反问句要轻缓一些。例如: ①夫子尝与吾言于楚也,必是故也。

不亦识乎?(《左传?成公十六年》) ②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③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2、欤(与) 语气词“欤”先秦多写作“与”,“欤”是后起字。“欤”(与)和“乎”一样,可以表示疑问语气。

“欤”(与)表示疑问语气时,在是非问句句尾一般不表示纯粹的疑问,而是说话人心目中已有了某种看法,但还不能深信不疑,提出来要求证实。这是“欤”(与)和“乎”在表疑问语气时的主要不同之处。

这样的“欤”(与)可译为“吗”或“么”。例如: ①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论语?微子》) ②“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许行》) ③子非三闾大夫欤?(《史记?屈原列传》) “欤”(与)用在特指问句,帮助表达疑问语气,句中也另有疑问词,疑问的重点落在疑问词上。

可译为“呢”。例如: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②谁与,哭者?(《礼记?檀弓》) ③大阉之乱,缙绅而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欤”(与)用在选择问句句尾,是表示无法肯定或否定某项或某几项事情,要求对方选择而发出的疑问语气。

可译成“呢”,分句中常有“抑”来配合。例如: ①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②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礼记?中庸》) ③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欤”(与)用在反问句,表示不要求对方回答无疑而问的反诘语气,可译为“吗”,有时也跟“也”连用,或跟“岂”、“得非”等配合。

例如: ①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孟子?公孙丑上》) ②得非急于求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韩愈《答吴充秀才书》) ③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3、哉 “哉”字可以跟疑问词配合用于询问句和反问句,句子的询问语气和反问语气由疑问词来表达,“哉”字则给它们带上感叹色彩,可译为“吗”、“呢”。例如: ①此何鸟哉?(《庄子?山木》) ②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③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苏轼《教战守策》)以上诸例是询问句,“哉”译为“呢”或“啊”。 ④晋,吾宗了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 ⑤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以上二例是反问句,“哉”译作“吗”或“呢”。

4、耶(邪)句末语气词,用在疑问句句尾,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或“呢”。例如:①为一郎僮耶。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②史公果死耶。——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③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庄子?齐物论》)④令名不彰邪。

——《世说新语·自新》。

7. 文言文常见18语气词用法和分析

一、两个语气词连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两个陈述语气词连用。例如: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译句:(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人;现在我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例句中的“也已”是限止语气兼论断语气。语气重点在“已”,它同“矣”,可译为“了”。两个陈述语气词连用不算常见,其中较多的是“也已”、“已也”等。

2.陈述语气词和疑问语气词连用。例如:

① 然则夫子既圣矣乎?(《孟子·公孙丑上》)译句:那么您已经是圣人了吗?

②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译句: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韩愈:(《祭十二郎文》)译句:你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例①是疑问语气兼报道语气,语气重点在“乎”,可译作“吗”。例②是委婉的疑问语气兼判断语气,表肯定的反问语气,语气重点在“与”,它同“欤”,可译为“吗”。例③是较舒缓的疑问语气兼判断语气,语气重点在“邪”,它同“耶”,可译为“呢”。三例语气的重心在疑问。

3.陈述或疑问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连用,重心在感叹语气。例如:

子曰:“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译句:孔子说:“没有谁了解我啊!”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译句: 难道不是为了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呀?

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译句:(这个道理)难道只是限于伶人吗?

呜呼,亦盛矣哉!(张溥:《五人墓碑记》)译句:啊!也够盛大隆重了啊!

(齐宣王)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译句:(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凭借德行使人民生活安定吗?”

例①~④均为感叹语气兼陈述语气,语气重点在“夫”或“哉”上,“夫”可译为“啊”,“哉”分别可译为“呀”、“吗”、“啊”。例⑤是感叹语气兼疑问语气,语气重点在“哉”,可译为“吗”。

二、三个语气词连用。感 *** 彩一般比较强烈,各语气词都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但放在后面的一般要比前面的语气重一些。例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论语·泰伯》)译句:孔子说:“(他们)也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译句: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了。

吾罪也乎哉?(《左传·襄公吾罪二十五年》)译句:难道是我的罪过吗?

④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逍遥游(节选)》)译句:鹏鸟在天空看下边,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这样罢了。

例①、②是三个陈述语气词连用,加强肯定语气,语气重点在“矣”,相当于“了”。例③句中三个语气词连用,其中“也”表示陈述语气,“乎”表示疑问语气,“哉”表示感叹语气,语气重点在“哉”,可译为“吗”。三者合用,表达强烈的反诘语气。例④句中语气助词连用,“则已”等于“而已”,表示限止;“矣”表感叹。可译为“罢了”或“而已啊”。

总之,古代汉语中,句尾语气词是可以连用的,有的是两个陈述语气词连用,有的是陈述语气词和疑问语气词连用,有的是疑问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连用,还有的是三个语气词连用。语气词连用,它们各自表达特定的语气,给句子组合成一种复杂的语气,但语气的重心一般都是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面。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学生就能朗读和理解课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