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人文素质”?它对一个大学生会有怎样的影响?
“人文”一词,是近年来在学术界、教育界和社会上广为流行的一个词汇: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人文传统……不一而足。“人文”在1993年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想它的反义词应该是“天文”吧。《周易》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里的“化”是指“教化”。只有那些优秀的、能够提升人的精神,提高人的价值的“文化”才能列入“人文”的内涵。
那什么又是素质呢?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素质是人生来所固有的品质。后来,素质的概念被泛化了。有很多人认为,一个人有个知识就有了素质,其实不然,素质和知识是有很大区别的,我认为,知识不等于素质。知识是外在于一个人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须让知识“内化”到人的认知本体,渗透到他的生活和行为,才能称之为素质。
我虽然未能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但我经常地去思考教育这个命题。有两句话给我的启示很大,第一句是孟子说的:“大学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第二句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劳厄说的:“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素质就是把所学的知识忘掉以后剩下的东西”。
一个人最高境界的素质是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内化为人格、修养和气质,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它会教给一个人怎样做人、怎样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农业经济的核心是土地,工业经济的核心是资本,如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其核心要素是综合素养。农业经济对人的要求是以经验为主,工业经济则以专业技术为主,知识经济要求的人才必须是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相结合的立体式人才。
一个人无论他是学什么专业的,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人文素质才能称之为“文化人”。我不喜欢“知识分子”这个词,“知识分子”是我非常气愤的一个说法。“知识分子”这个词本身就很有意思,在中国,什么人被称为“分子”,大多数不是好人,“恐怖分子”、“反革命分子”、“右派分子”,或者更干脆、更直接的“坏分子”,反过来就特别的别扭,听说过“革命分子”、“先进分子”的吗?至于“好分子”就有些不合中文的语法了。怎么到了“知识”这儿就与“分子”联系起来了呢?是否一开始就意味着什么?我们时常对文化人产生误解或偏见,那是因为我们见的真正的文化人并不多。
首先,文化人的知识不是以读书的多少、学历的高低来衡量的。读书万卷的一般人多得很,文化人该是用心读书的那种人,读出来的知识不是留在言语和表情里,而是渗透到骨子里。当知识犹如一股暖流涌遍全身的时候,他的做人和做事便有了格调。我们靠近真正的文化人的时候,他们会很普通、很平凡,但又是无以名状的与众不同,哪怕他是在做一件俗事,也会在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得卓然不群。
另外,真正的文化人能将分寸和尺度把握得恰倒好处,能骄傲时绝不谦卑、该表达时绝不沉默,游刃有余、浑然天成,绝无造作之感。
有人说未来的时代是原子的时代,有人书是电子的时代。前苏联的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了几十年的书,后来当了校长,很多观点都是掷地有声的,他在上世纪的中叶就说预言未来的时代是“人的时代”。
有人曾问我,读了《红楼梦》到底能有什么用处呢?我真还回答不上来,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一个读过《红楼梦》的人和一个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是不一样的。说一个人聪明,很难说是学数学聪明,还是写文章聪明。有人学新技术、新知识,三天就学会了,有的三个月才学会,有的人一辈子也学不会,这就是素质的区别。
那么,人文素养会怎样影响一个人的人生呢?
首先,它可以帮助一个人提升学养,陶冶情操。
“学识不等于学养”,这是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中文系德高望重的徐得仁教授说过的一句名言。
一个人的人文背景越宽,视野也就会越宽,融会贯通的能力就会越强,创造力也就会越强,也就越可能进入学科的前沿,取得成就。
经常听到的一些说法,比如说学理的就比较古板、比较严谨,学文的就比较浪漫、比较前卫。其实,这种说法是欠妥当的。1948年,我国建筑学的奠基人、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作了一个演讲,题目是《“半个人”的时代》,谈的文理分家导致的人才片面化问题。他认为将文科和理科分离的结果将导致两种畸形人的出现——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而奢谈人文的“边缘人”。如今看来,梁先生真有先见之明啊!
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确有不同的一面,但不是对立的、不能相容的,相反是互为促进、互为启发的!我曾听一位学者说过,所有的学科、领域在到达顶峰的时候会发现都是融会贯通的,无论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科学家、数学家、医学家……当他们站在自己领域的最高峰的时候,会相视而笑,热情相拥,原来他们的境界是如此的接近。
中国的第一首小提琴曲的作者不是马思聪,而是李四光写的《行路难》,而我们大家都知道,李四光是学地质的,早年搞的还是建筑。梁思成是研究建筑的,可他写的学术论文都快成优美的散文了。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一个人只被自己所研究的课题局限,而对其他任何领域的知识都不屑一顾、不以为然,那他在自己的领域也难有大的成就!
大学时代是开阔一个人思想最好的时期。只有视野开阔,才能站的高、看的远。理工科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技术,训练缜密、求实的的思维品质,人文学科则可以帮助我们训练一种认识问题的宽度、高度和深度,可以帮助一个人养成一种“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豪迈胸襟。
其次,人文知识能够提高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成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提高非智力素质同一个人所受到的人文教育和熏陶有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提高人文素质即提高了一个人的非智力素质。
大家也许已经或将会意识到这样一个现象:不少在学校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步入社会后并不出色,甚至有的“泯然众人矣”。许多调查也表明,事业上的成功与在学校时的学习成绩相关程度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就成功、成才而言,在一个大致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非智力的因素通常要比智力的因素重要的多。当然,我这样说不是要大家不好好学习、不要去考研。
美国的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对政界、军界、演艺界、学术界等一批成功人士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水平,而另外的85%要靠他的人格魅力和处世技巧。哈佛大学一位著名的脑科学专家,名字叫丹尼尔·戈尔曼,写了一本《情感智商》的专著,全球纸贵、风行一时,该书译成中文的时候,作者特别撰写了一篇《致中文版读者》的前言,他在前言中将情感智商概括为五点:①提高自觉意识;②控制情绪低潮;③保持乐观的心态;④不断地自我激励;⑤增强移情和同情心。他还进一步将这五点概括为两点:自我管理和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
人生的确犹如考场,但人生毕竟不同于考场。决定一个人命运的除了业务技术、工作能力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习惯和品格。赫拉克利特说:“性格决定命运”,心理学上更有一个经典的排比句——“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而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形成要大量地依赖人文知识来打造和培养。
另外,它可以教会一个人怎样面对人事和人世。(略)
二、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既然如此之重要,那我们该怎样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呢?
1、要有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学术生态环境”这个说法的是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校长杨叔子教授提出来的。一所高校好的自然环境固然重要,但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尤其重要。建立一个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会使每一个身处其间的人受益无穷,不过这也是需要所有的人来参与的一项浩大的工程。
学校的课堂教给一个人的是知识和技术,而学校的文化将会整体提升一个人的素质。前者教给我们的是走出校园以后如何地生存,后者却会教育我们如何地生活,而且活得很好。相对来说,后者更重要、更难。
现在我最羡慕的就是在校学生,最怀念的就是自己曾经的那些岁月,如果从头来过,我一定会过得与众不同。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们现在是怎么想的,我记得当年我和我的很多同窗学友们都为自己没有能考到外省的一所重点大学而痛心疾首,有不少人整天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大有一副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架势,到毕业的那年更是迫不及待地想离开校园以投入社会。现在,我想给诸位一句实实在在的忠告:你们一定要抓住在校的点点滴滴的时间充实自己的学养、丰富自己的阅历,完善自己的人格、历练自己的意志,不要被一时的情绪和情感所蛊惑。
生活有时就是这样,有些人在你离开以后才发现离开的是自己一生的最爱,有些地方当你离去了才发现离去的是自己生命中一个幸福的所在。因此,如果你能将自己的梦想从飘渺的天空回到坚实的大地,如果你能够将你的思绪从遥远的他乡回到自己的故乡,如果你能够锲而不舍地在人生的田野上耕耘跋涉,那么,你总有一天会发现,你成为了这个社会上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我们的学校也成了三晋乃至中华大地上的一所名校!
当年的西南联大根本谈不上什么办学条件,而且随时都有可能再度漂泊,他们吃的米饭里尽是沙土,而且还有飞机前来轰炸。在这样的环境里,西南联大总***办了8年,先后毕业了大约5000名学生,就在这5000名学生里,为中国乃至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有多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谈到在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我还想多说几句。在走入社会之后,有很多学生愤愤不平,觉得就业条件、工作待遇或个人发展不尽如人意,不少人将之归于社会、归于时代、归于政府。今天,不少学生在考上大学时便以为自己已经登上了人生的诺亚方舟,可以平安地抵达彼岸,以为自己就可以凭借一张大学的文凭安身立命,就可以依仗在大学里所学到的知识一辈子安居乐业。其实是不行的。学习带来的意义其实不仅仅在于学到的知识,更大的作用是一种学习的精神、学习的习惯以及学习的能力。人生不是100米冲刺,而是一个长跑项目,需要不停的跑下去。在一个百米落后一些不怕,只要冲刺的时候不落后,就是成功的!就像一个走上赌桌的人,人们不在乎他来的时候带了多少钞票,也不在乎他什么时候的输赢,只看重他走出赌场的时候能带走多少筹码。
2、开拓视野,全面接受文、史、哲方面的人文知识。
人文领域浩瀚广袤,包括历史、哲学、文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等,但我今天只讲文、史、哲。
▲文学——认识别样的世界
了解和接近文学,对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有什么作用呢?
我从不认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学生时代的我认为它是以美好的文字来表现和发现心灵和世界的艺术,因此,靠近文学不应是中文系的专业,而应该是所有继承着真、向往着美、追求着善的人的追求。不过,今天我要用另外的表述——“文学可以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假如有一个湖,湖的岸边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一个实体的世界,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现实世界,但事实上有另外的一个世界,甚至我们不注意到它的存在。水边的白杨树必然会在湖里投下自己的倒影,而这个倒影是一个虚幻无常的。但是,你能说,只有岸上的白杨树或只有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存在吗?可在生活里,我们通常只生活在一个现实里,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的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而往往忽略水中的那个千变万化的、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层面。
有一篇小说,大家一定非常熟悉——莫泊桑的《项链》,小说使我们看到了社会最低层的小人物和弱势阶层的悲苦生活,从而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同情。不过,我们的老师不是这样来教育的,老师说那是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在作怪、是享乐主义在使坏。这样一来,那个女主人公简直是活该倒霉。但我们再想想,虚荣心谁没有,为什么虚荣心就要被我们鄙夷,一个贫家妇女,为了一条项链就要付出多少年的奔波劳碌。我们无法去体味小人物的辛酸处境,无法理解社会弱势群体被命运捉弄的悲哀,反倒连起码的同情心也丧失殆尽,这是何等的可悲呀!小说不是要反映人世的的残酷,人心的卑劣,它是想告诉我们,命运是多么的难以捉摸,人是多么的脆弱,人还是多么的善良和诚信。
在座的将来大多数是中小学的语文教员,责任重大!你们不仅仅要传授的是一些文字的知识或对付考试的技巧,更要打造别人的灵魂或人格,从而影响着别人的前程或命运。你教给他的不是一个字的读音、一个字的写法、一个抽象的语法结构,一种作文技巧,而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认识世界的视角。
▲哲学——人生路上指路的星辰
哲学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哲学?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处境往往就像是一个迷宫,充满了迷惘和彷徨,没有人可以告诉我们出路在哪里。如果能够看懂满天的星座,当我们在错综复杂的迷宫里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就会不乱方寸,不为眼前的障碍所迷惑,并最终走出人生的迷宫。其实,哲学就是我们人生中指点迷津的星辰,有了它,即使我们四顾茫然,也不会迷失太久。
在这里,我要插入一个读书的话题,英文中有一句格言叫You are what you read,“读什么书成为什么样的人”。书会潜移默化一个人的内心,因此,一个人对书的选择一定要慎重。而我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是文科的学生也是不愿去读一些理论或抽象的书,而只是非常喜欢读一些故事性或抒情性的小说或散文,读杂志也是一些很大众化、通俗化的读物,我绝对无意对这些读物有批评之意,但你不妨在读《读者》、《青年文摘》、《意林》之余去读读《读书》、《天涯》等杂志。
一个人要尽量将自己的品位从娱乐的层次上解脱出来,当然,谁也不能彻底除去娱乐的因素,但这个比例不能占得太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沉静下来去研究问题,才能获得聪慧和机智,有时甚至应该故意去寻找枯燥无味的书来读,锻炼一下自己的韧性和耐性,一本这样的书也许要好长时间才能读下来,当有一天把他读下来的时候,就会大有收获。上大学时我曾将张承志的《金牧场》和《心灵史》推荐给很多的同学,但只有一个人读完,其余的人最多的看30页,更多的人很愿意去看的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或者是李敖那些口无遮拦的慷慨陈词。
我所指的那些枯燥的书是指难懂的书,比如说一些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的书籍。即使是文学,也还有文艺理论和文学评论的书嘛!另外,我们还有必要认真地读一些学术著作,真正的学者的书是十分严谨的,有一种科学的、彻底的、质朴的精神,他不仅会教给我们知识,还会教给我们为人治学的方法和态度,我每一次去读这样的学术性的著作总会被深深地打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兴起,印刷垃圾越来越多,每个读者在铅字叠成的浪潮面前都会不知所措。在这样的时候,选择成了一个大问题,要找本好书读,简直是沙里淘金。回忆一下一年里读的书,有几本是我们真正喜欢和佩服的,有几本能经得住岁月和心灵的挑剔。
我个人认为,书店里的图书有90%的书是可以扔掉的,而另外的10%才是真正的好书。因此,人的一生被消磨在杂七杂八的印刷品中是很容易的,这样,阅读倒是勤奋了,只可惜这种勤奋除了无意义的消磨外,还有侵蚀。长时间地与一些低劣的读物打交道,就会养成不良的阅读嗜好,就会习惯于接受平庸的事物。做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来说,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是走向平庸的开端。
一般讲,越是一个资质优异的人,他对读物就越是挑剔,在有限的时间里,他读到的东西比较而言总是最好的,生活中,这样身怀绝技的人很少。因此,读书的人很多,但真正能通过读书受益的人其实并不是很多。谁能够在茫茫书海中找到最优秀的东西,谁就能够不断地接受到真正的知识和经验、谁就能够对人生和社会有一个独特的、科学的评判,谁就会成为生活的赢家。
▲史学——认识事物的全程
在文、史、哲三个方面,我最后讲历史,是因为我对这门学科情有独钟。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就像人们常说的“鉴往知来”、“察往而彰来”,不过我想用另外的方式来作出解释。
有一位朋友在遥远的边陲工作,一次他为我寄来一个小盒子,里面是一把干干的草,很是难看。在他的附信中说,这种植物很奇妙,不要看它是一把干草,可是如果你将它在水里泡上三个星期,它就能复活,再过十来天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我的确照此去做了,用一个盆子盛满了清水,每天上班前、下班后都要去看一看。第一个星期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第二个星期的时候,便看到它渐渐地舒展开来,而且有了点绿意;当到了第三周的时候,那一堆干干的杂草已完全变成了一片松散的绿色,散发出潮湿的气息。后来又过了大约半个月后,它果然开出了一种白色的小花,“看上去很美”。我将它放到我的外面的窗台上,听着动听的音乐,搬了一把椅子坐在那里静静地欣赏,我的房东和邻居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指给他们看,可他们很是吃惊地看着我,而且我总觉得他们一定认为我出了什么问题。
是啊!在他们的眼中,那是一堆杂草,草能美到哪里去呢?一堆杂草放到一个盆里,无论如何也没有一株插在花瓶里的康乃馨美丽吧!我想要说的是,他们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格在的那一刻,是孤立的,而我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的一点一滴的过去和过程。于是这个东西在我的价值判断里是惊天动地的美,它是经过了时间和空间之后的一种舒展和开放。我能读懂它并喜欢它只有一个原因:我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我知道它是怎么走过来的。知道了这个起点、了解了这个过程就形成了我和房东老太太和邻居价值判断之间的南辕北辙。
不必讲那些堂而皇之的大道理和大理论,有这个故事就足够了。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和事件,如果不去认识它的过去,你怎么能理解它的现在所代表的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怎么能判断它的未来呢?
懂得了历史、懂得了历史的思维方法,你就会对一些事不仅仅是随便的赞成或批评。你给我一个东西、一个事件、一个现象、我希望知道这个事件在更大的横的和纵的坐标系里处在什么位置。在我还不知道这个横的和纵的坐标之前,很抱歉,我不敢对这个事情进行判断。
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对于我们国家的教育,社会上的新闻媒体所提供给我们的许许多多的所谓的知识和真理,恐怕最少有60%都是假的或半真半假的。
当下常常听到人们的一些义愤填膺的抱怨,说什么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说过去怎么样,现在怎么样,中国怎么样、外国怎么样。如果你真正去研究一番中外古今的历史,会发现很多不理解的会被理解、很多惊讶的其实一点也不必惊讶,也会发现这个社会改变的只是皮毛,而非根本。
大约在四年前的时候,我同时接受了两个非常伟大的历史观,一个是意大利的克罗奇的——“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另一个是英国的科林伍德的——“所有的历史都是心灵史”。在这两个观点的指导下,我对生活中的很多人、很多事的判断和把握有了极大的改观。如今,我对于发生在别人身上和自己身上的很多事总是要全面、周全地考虑一番然后作出评判和理解。一门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不是用来背诵的、不是用来吓唬人的,也不是仅仅用来写在纸上的,它是要融入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习惯甚至性格特征,知识只有实现了对人的改变和指导,才算是有意义的,否则,它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前人走过的路,但我们对于过去的路有所认识,至少是个追求。在座的不少的是中文系的学生,我想将艾略特在谈到个人才气与传统的时候说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每个人的创作必须放在文学的谱系里去评判才有意义。所说的谱系就是历史。”大体同样的话,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里也说过。
综上所述,文学让你看见水里的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能够在迷路的时刻找到天上指点迷津的星辰;历史又会让你知道,一堆干草开放的美丽花朵自有它的起点,人世间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在与人的交往当中,文学可以教会你怎样去感动别人;哲学则会教给你怎样去解释人与人之间的感动与被感动;而历史会教给你记住人世间的这些美好的情感和情怀。哪怕在我们的爱情生活中也是如此,文学的功夫可以让你写出荡气回肠的情书,说出感天动地情话;哲学可以教会你在热恋或失恋的时候,做出正确的评判去选择正确的路途;历史会让你记住你曾走过的路,明白你和你的爱是怎么得到的、怎么丢失的,然后珍惜每一个过去、今天和未来。
最后祝愿各位学习进步、爱情顺利,走向一个开阔而成功的人生天地!
在母校面前的我们,已经是匆匆过客;在我们面前的母校,必将会日新月异、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