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解释 - 济渎庙的历史情况介诏

济渎庙的历史情况介诏

踏寻中原古刹之六——济渎庙

时间:2014-05-05 来源:济源市文物管理局 作者:济源市文物管理局

济渎庙,全称济渎北海庙,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是隋唐及其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济水神和北海神的场所。现存济渎庙平面呈“甲”字形,前为济渎庙,后为北海祠,东为御香院,西为天庆宫,占地130余亩,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四渎古建筑群。1996年,济渎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内现存古建筑始自唐,历北宋、元、明、清,绵延千年而不绝,本身就是一座具体而微的中国古建艺术博物馆。这里既有河南省年代最早、形制最大的单体木结构建筑——北宋济渎寝宫,也有世所罕见的“工”字形大殿与回廊,既体现了北方建筑粗犷豪放的恢弘大气,又包容了江南园林精雕细琢的幽微匠心。雕梁画栋与亭台水榭错落有致,淙淙流水与拱桥碑碣相映成趣,在幽幽诉说着一千多年间曾经的奢华与荣耀。

济水在上古时已是名川大河,因而位居四渎而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对济水与北海的祭祀一直被列为国家祀典,为政者“有谨而不敢怠”。自汉代起,朝廷每年派遣重要官员定期致祭渐成定制。唐宋以来,但凡国之大事,如战争、政权更迭、祈雨甚或皇室成员的生死都要向济水神、北海神祭告,民间的祭祀活动更是频繁有加。唐宋间又封济水神为“清源公”,“清源忠护王”,对祭祀活动更是推波助澜。因此,一部济渎庙的兴衰史,也是中国古代水神崇拜史的缩影。

济水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济水源头,滋养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首都原城;济水横贯黄河而自清,历曲折而入海的独特流向,凝铸了中华民族含贞自洁、威武不屈的高贵禀性;历代文人仕子对济水的歌咏之作,也成为中华文学宝库中永不凋零的奇葩。

信步于亭台楼阁间,徜徉于淙淙流水旁,摩挲着斑驳的碑碣,吮吸着芳香的青烟,您将会体味到济水精神的博大,感悟到几千年的辉煌!

济渎庙古建筑群坐北朝南,总体平面布局呈“甲”字形。现存宋、元、明、清古建筑20余座,分为四个区:前为济渎庙,祭祀济水神;后为北海祠,祭祀北海神;东有御香院,为祭水钦差临时休息之所;西有天庆宫,为祭祀玉皇大帝和三清之处。主体建筑排列在三条纵轴线上,在中轴线上有清源洞府门、清源门、渊德门、寝宫、临渊门、龙亭、灵渊阁等;两侧有御香殿、接官楼、玉皇殿和长生阁等。济渎庙古建筑群,被我国古建筑专家誉为古建筑博物馆。

清源洞府门:为济渎庙山门,建于明代中期,系三间四柱挑山造木牌楼,九踩重翘重昂斗栱,比例雄浑,气度非凡。该门是一座原构纯度高,造型奇特,保留古制较多的明代木构建筑,为河南省明代木牌楼之冠。

渊德门:重建于明代中期,清代重修,进入此门,是济渎庙的中心祭祀区。1931-1932年,此门封闭后,曾作为首届中***济源县委办公场所。

清源门:明代中期重建,用材硕大,构件制作规整,是研究明代建筑珍贵的实物资料。

渊德大殿基址:渊德大殿为济渎庙主殿,建于北宋初期,历代重修,规模宏大。据明天顺四年《图志碑》记载,渊德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宏伟壮观。两侧各有配殿三间,东为元君殿,西为三渎殿。渊德大殿与其后的寝宫以覆道回廊相连接,构成“工”字形布局,为宋金元时期建筑的典型做法。清康熙皇帝题写“沇济灵源”,乾隆皇帝题写“流清普惠”,悬于殿前。惜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该殿被捻军焚毁,基址犹存。殿上柱础覆盆表面雕刻卷草花纹,构图精美,刀法圆活。殿前东西二阶为古代礼制“东阼西阶”的遗制。

济渎寝宫:建于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造,为济水神休憩之所。寝宫为河南省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它是济渎庙内唯一逾千年的单体木构建筑,在全国宋代木构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1936年,我国著名古建专家刘敦桢考察时评价说:“此殿檐柱比较粗矮,其上再加雄巨疏朗的斗栱和坡度平缓的屋顶,无一不是宋代初期建筑的特征。在著者知道的河南省木构物中,要算它的年代为最早”。

临渊门:为北海祠的山门,意为“临水之门”。建于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龙亭:重修于明代,因北临济水之源——龙池而得名。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造。檐柱与额枋特别硕大。此亭结构极为奇特,是一座保留有较多宋、元遗构的明代建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灵渊阁:重建于明代,造型古朴典雅,是研究明代建筑珍贵的实物资料。

长生阁:清代高台建筑,道家祈求长生不老之所。台前天然生出的古柏虬枝盘曲、横斜逸出,与藤蔓倒垂、郁郁葱葱的何首乌均寓意长寿。

白虎亭:建于清代,是一座别具风格的砖石结构建筑,檐下砖雕精美绝伦。亭内有泉水一泓,清澈甘洌,可饮可濯,古时传说有眼疾者汲水濯之即愈,俗称“眼光池”。

碑亭:俗称无梁殿,建于明万历年间。亭内存放《邑侯史公重修济渎庙记碑》,记录了济源知县史记言率众重修济渎庙的善举,对研究济渎庙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玉皇殿:重建于清康熙年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是一座保留有明代风格的清初建筑。檐下斗拱雕刻形态各异的龙头,精致灵巧,体现玉皇大帝在道教的尊崇之位。

接官楼:重建于清代,单檐悬山前廊式两层建筑,为历代钦差大臣及随从官员祭祀水神时临时办公、休憩和存放供品的场所。

广生殿:为历代香客求神祈子之所。该殿重建于清代,后人多加修葺,是一座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木结构建筑。

唐代围墙:建于唐代,系糯米汤拌土,层层夯筑而成,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与明中期《济渎北海庙图志碑》所示围墙走向一致,显示了唐宋之际济渎庙的庞大规模。国内遗存较少,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碑刻艺术

济渎庙内现存历代碑刻40余通,记载了自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直到民国1400多年的历史。这些碑刻有皇帝祭祀水神的祭文,有政府、民间修庙碑刻,有文人的游记等等。其中有唐代著名文学家达奚珣撰文、书法家薛希昌“金剪刀”隶书的《有唐济渎之记》,宋徽宗“瘦金体”书写的《灵符碑》,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亲笔书写的《投龙简记》,明太祖朱元璋圣旨、御用书法家詹希元书的《大明诏旨碑》,都是非常珍贵的碑刻精品。碑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反映古代祭祀制度和朝廷政事变动的内容,又有记载济渎庙历史和当地人文等内容,不少碑刻文笔优美、书体美观,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济渎北海庙图志碑:刻立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碑的内容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碑额,双钩楷书“济渎北海庙图志碑”八个大字。中间部分是济渎庙的布局图,以阴刻线条勾绘出一幅规模宏伟的济渎庙建筑、古迹全图,还标注了主要殿宇的名称。图外绘济水源头水系图。庙图两侧小字详细记载了济渎庙土地数目及分布情况,***有“官地五顷二十七亩”,即527亩庙地,规模十分宏大。下半部分是对庙图的说明文字,详细介绍了济渎庙的建筑布局情况。该碑图文并茂,反映了明代中期济渎庙的盛况,是研究济渎庙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保护济渎庙的重要依据。

大明诏旨碑:刊刻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内容为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后,为了统一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等国家祭祀的神灵神号,特颁布的一道圣旨,勒石于庙内以告世人。其中济水被封为“北渎大济之神”,显示了济水崇高的地位。此碑对于研究明代初年政治制度、祭祀制度及社会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碑文是明初御用书法家詹希元(字孟举)亲笔书写,字体工整,笔画遒劲,气度非凡,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目前,曲阜孔庙、北岳恒山庙、东镇沂山庙等古代皇家祭祀庙宇中也保留有内容、书法一样的《大明诏旨碑》。

有唐济渎之记:刊刻于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达奚珣撰文,薛希昌书。碑阴为《宴济渎序》。碑文记述当时济源县令寇公陪同好友新安主簿高侯等人到济渎庙来游玩的情景,对济水的精神品德进行了歌咏,对济渎庙的美景进行了描写,文章辞藻华丽,文笔优美。此碑是薛希昌以“金剪刀”隶书体书写,古朴中透出秀丽之气,是唐隶中的精品。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金石学著作中均有收录,是有名的唐碑。

灵符碑:刻于北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上半部为道教符箓,其中含义至今无人能够破解。下部为道教律令文字,乃宋徽宗以瘦金体亲笔书写,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碑刻四周刊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刻画精细传神。

投龙简记:刊刻于元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周应极撰文,赵孟頫书丹,郭贯篆额。碑文记述元仁宗刚刚登基,派钦差大臣周应极等人,捧黄金龙、玉符简,到济渎庙祭祀济水,到王屋山祭祀山神的过程。赵孟頫书写这通碑刻时,已经年届七旬,书法功力深厚而纯熟,这通碑刻反映了赵孟頫书法的最高水平。碑额“投龙简记”四字为当时的礼部尚书、著名书法家郭贯篆书。该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济渎北海庙祭品碑:刊刻于唐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记载时任济源县令张洗到任后为济渎庙完善祭祀用品一事,碑阴详细开列了新置祭祀名称及数目,碑中还记载了当时祭祀济渎神的礼仪程序,为研究唐代山川祭祀制度及济渎庙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

皇太子祭祀碑:刊刻于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碑文记载当年“蝗妖灭息,年谷丰登”,皇太子燕王真金受皇帝忽必烈之命派遣官员,前来济渎庙向济渎神表示感谢。

大朝济渎投龙简记:刊刻于元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怀孟路总管杨果撰文并书丹,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派遣官员及著名道士来济渎庙祭祀,投沉金龙玉简,祈求“国祚延长,五谷丰登,边境宁谧”。

御制祝文碑:立于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记载当时天下大旱,民不聊生,明代宗派都察院左副都御使马谨前来济渎庙祭祀求雨之事。

御制祭文碑:立于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记载当时多方发生严重旱灾,明孝宗派遣巡抚河南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赵文博来济渎庙祭祀求雨之事。

“天下第一洞天”石刻:元代大学士许有壬书,原存王屋山,明嘉靖四十一年蔡汝楠重置于此。“天下第一洞天”即王屋山,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号“小有清虚之天”。

北宋玉简:“投龙简”是古代祭祀山川的最高礼仪。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宋神宗赵顼登基之后派遣使者祭告济水神时投送。在此次祭祀活动中,专门开启了“金録道场”向神灵祈愿,并在济水源头投入金龙玉简进行祭祀。简文有所残缺,大致如下:“大宋嗣天子”、“三七人开启同天节金録道场”、“水府投送金龙玉简,愿神愿仙,三元同存,九府水帝……奏上闻,九天谨指水府金龙驿传。熙宁元年太岁戊申四月……”。该玉简于2003年7月济渎庙抢救整修工程中被发现,现藏于济源市博物馆。

北宋石勾栏:位于济渎池北灵渊阁前,其盆唇、地栿之间雕有镂空“万“字纹,其上镂刻卷草、宝瓶雕饰等极其精细。该石勾栏为目前全国唯一现存的宋代《营造法式》所记的单勾栏,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将军柏:东汉时所栽植,树龄2000余年。相传唐代大将军尉迟敬德奉命监修济渎庙时,曾将其钢鞭挂于此树,故名。明代茶陵人尹安写诗赞颂“夜来明月枝头动,疑是将军宝剑光”。

古汉柏:为东汉时栽植,相传王母娘娘在天上看到济水源头美景,高兴之际竟然将口中桃核吐于此处,吸收济水精气长成这株参天古柏。清代诗人沈荣昌诗云:“汉家何人留此柏,王母桃核生磐石。伏流千里养根株,脊土百年长寸尺。”

济水之源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595页写着:“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济源因是济水的发源地而得名。济水是我国古代一条著名的河流,她发源于济源,流经河南、山东两省,最后注入渤海。古时,她和黄河、长江、淮河一起并称“四渎”,与“五岳”齐名,受到历代朝廷的隆重祭祀,并对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济水下游的济南、济阳、济宁,都以它们特有的名称,无可争议地记录着济水曾经流过的广阔地域。济水源头的济渎庙,是奉帝诏而建的祭祀济水之圣殿,其建筑规模之宏大,内涵之丰富,超过了长江、黄河沿岸所有祭祀庙宇。《太平寰宇记》中记载“济水在县西北三里平地而出,有二源:其东源周回七百步,其深莫测;西源周回六百八十步,深一丈,皆缭以围墙,源出王屋山。”如今济渎庙院内济渎池正是济水的发源地。这里风景秀丽,万泉喷涌,亭台楼阁与潺潺流水相映成趣,正在向世人展示着济水博大精深的历史和文化。

济渎祀典

古代山川祭祀,是封建统治者“有谨而不敢怠”的历史使命。周代,天子已经正式把四渎列入了国家祀典。秦代,秦始皇将经常奉祀的山川鬼神列出,自崤山以东,祭祀两条大河,一条是淮水,另一条就是济水。秦的统一,将无序的时兴时废的祭祀完全固定下来,并修建了祭祀专用的祠庙。至西汉宣帝时,四渎的祭祀地点非常明确,即“河于临晋(冯翔),江于江都(广陵),淮于平氏(南阳),济于临邑(东郡)界中皆使者持节侍祠”,并且形成了派专人前往的祭祀制度。至此,对济水的祭祀已被视为国家常礼。经过了东汉、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与战乱,至隋代统一,济水的祭祀自此而后,一直以济渎庙为中心,成为国家祭典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除定期不定期的祭祀外,自唐代起,历代帝王多对济渎神加以封赠。唐天宝六年唐玄宗封济水为清源公,宋徵宗又封济水为清源忠护王,元仁宗封其为清源善济王,至明代,明太祖诏正其历代的名号,改封为北渎大济之神,清雍正皇帝封其为北渎永惠大济之神。

连绵不断的封赠都在无形中提高了对济渎祭祀的规格与等级,但凡国之大事,诸如战争、政权更迭,甚或皇室成员的生死都要向济水神祭告。明清两代,对济水祭祀达到高峰,明代自朱元璋至朱由检,17代皇帝,几乎没有一个不派钦差来济致祭。清代英才盖世的圣祖康熙皇帝,在自己六十大寿、平定准喀尔及漠北时都向济渎神报告。且康熙、乾隆两次赐匾“沇济灵源”、“流清普惠”颁悬济渎庙渊德大殿。济渎祀典之隆盛,在历朝历代都得到维护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