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注对象不同:
“民本”思想中所提及的“民”,实际上是属于“类的群体”的概念,阶级性和阶层性是民的实然属性。如黄宗曦所言,“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此语境中所提及的“民”一般是指相对于“君”而言的普天之下的民众,具有较宽泛的群体性意义。
人本思想是以“类的个体”为关注焦点的,并以此为理论基点和逻辑起点衍生出对人类普遍价值的颂扬。基于对个体利益和权利的重视,人本思想才为更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其理论才得以逐渐传播、发展和完善。
2、目标追求不同:
统治者遵循民本思想的根本目的是欲通过整合民意,以维护、巩固和强化特定的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进而谋求特定的阶级利益和实现特定的政治目标。
如唐太宗云:“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人本”的根本目标主要是对人的个性解放及利益权利的追求,价值多元、个性差异及利益多样是其必然逻辑。
3、价值理念不同:
“民本”的基本价值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重民贵民。“敬天保民”、“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立君为民”等古训表现出对民众的重视。
《左传》从国家兴亡的高度阐述了“民”的重要性,其中曰:“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其二,爱民仁民。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的爱民思想。
其三,安民保民。“人本”主要坚持“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根本”的价值准则。一则,推崇人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人格。
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二则,颂扬人的自由,呼唤个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人是生而自由的”。三则,称颂人的能力和品德,歌颂人的理性和理智。
人本思想的提出可以上溯到孔孟,“仁者爱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西方文艺复兴时启蒙运动把人本主义提高到空前高度,这都说明人本思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如今人本思想已成为社会一种主流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人本思想经历了两次大的演变。一次是由人本到民本的演变,一次是由民本到人本的演变。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它发端于商周交替之时。古代民本思想经历了从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再从重民轻天到民贵君轻这样发展历程。
自国家产生之后,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会性质也从原始社会转入阶级社会,表现为后来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中央集权的专制社会等。民本思想在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及变更之中一直存在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扩展资料:
人本到民本:
对于这次演变,中国学术界现在有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其主要依据是:
(1)中国历史上的人本实质上是民本,准确地讲是君本。人本源自欧洲,是西方舶来品。因此,无所谓由人本向民本演变。
(2)“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只有人民生活好了,才能巩固邦国。同时只有巩固国家安宁,人民才能得以幸福。”中国在夏代就有民本思想,而人本思想则产生于西周以后。因此,即使演变,也是由民本向人本演变,而不是由人本向民本演变。
首先,如同欧洲人冲破神权和王权创立了人本主义一样,春秋时期,中国人打破“天”的权威,对人的力量以及人在社会和宇宙中的地位作了一次反省。
从此不再盯着外在的神秘力量——天,从自己身上寻找社会变化原因,并在此过程中萌发了人本思想,人不仅成了“神之主”“国之主”,甚至国君也要“忠于民”、“利于民”。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在漫长的封建专制时代,诸如“天下为公”、“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等史不绝书,人本思想很活跃,中国并非只有民本思想。
况且夏处于原始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民”的力量还没有显现出来,不存在“民惟邦本”的思想基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民本思想
百度百科-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