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鸟画在近30多年的发展中,有两个最为突出的现象:一是“节点”——发展的瓶颈;二是“结点”——创新的基石。如何突破“节点”与融合“结点”将是未来花鸟画发展的两大主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节点”的解释是:“电路中联接三个或三个以上支路的点”。由此可见,“节点”是一个起着相当关键作用的点,可谓承上启下;而“结点”则是“结合”、“融合”之意。如何在花鸟画的创作中,继承传统并大胆吸收姊妹艺术如雕塑、戏剧、舞蹈、电影电视等,抑或是西方近现代艺术如印象派的色彩与光感等方面的表现技巧,融会贯通,并在构图、光影上等加以突破是值得每一位画家思考的。
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花鸟画要超越“节点”,画出新意来很难,因为“年年岁岁花相似”;更有部分人认为花鸟画要画出大格局来,必须借助于工笔、依靠制作才能完成。因此,各大展览上,工笔花鸟作品占绝大多数比例,且大多是恢宏巨制,而真正的写意花鸟作品尤其是大写意花鸟作品却难觅踪影。即使有出现,也往往不尽人意,要么用笔草率,内容空洞;要么乱涂乱泼,没有法度。其实大写意作品是在对“形”的精准把握、高度概括基础上的洒脱与放开,看似无形,实则形藏其中;近看抽象,远看则具象毕现。这种在各大展览上出现工笔花鸟作品一边倒的倾向,实际上就已经昭示出了花鸟画存在的“节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