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成语出自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违是违背、不遵守的意思。《汉语成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不误耕种季节。
要全面理解这则成语,最好读一下孟子中有关段落。从文章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是魏惠王问孟子,怎样才能治好国家?孟子回答的一个方面。孟子回答的全文是:只要不去剥夺农民耕种的时间,粮食就吃不完;不拿过密的鱼网去捕鱼,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木材有定时,木材就用不尽。这样老百姓就感到满足了。他还说: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上了50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棉袄。鸡和猪、狗一类家畜不要耽误繁殖饲养的时间,上了70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耕种,数口的家庭就不会闹饥荒。办好教育,孝顺父母,尊敬长者,老人就不必再为自己的生活操劳。这样,君王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戴。总之,孟子劝说魏惠王要“施仁政,行王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梁惠王也就是魏惠王。魏惠王也就是魏国的国王,因为他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南),因此在《孟子》一书中又称他为梁惠王。
大家知道,钦定历法,敬授民时是帝尧时候的事了。这就是说,在距今4000多年前,按照农时节令播种、耕作、收获已成定论。那为什么孟子还要对魏惠王提及不违农时的浅显道理?查考历史,魏惠王所处的年代是公 元 前369——公元前319年,离尧时期也2000年了,为什么先祖解决了的疑难还会被提出来?其实,动脑筋一想也就明白了。不是他们不懂农时节令,而是那时处在战国时期,突发的战事屡屡搅扰农人正常的耕作。
再看看魏惠王的做派,就会明白这个猜测不会有错。可以说,魏惠王主政期间,战事不断,而且不断失败。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魏两军在马陵道(今山东范县西南)进行了一场闻名于历史的大战,也就是孙膑和庞涓斗智的那场战斗。结果魏军大败,主帅庞涓身亡,太子申也做了俘虏。第二年,魏国又受到齐、秦、赵三国联合进攻。再过一年,魏国和秦国交战,魏军又被打败。
如此频繁的战事,如此频繁的败仗,岂有还能关注农事的道理?其实,即使不关注农事也无妨,关键是抓夫抽丁,强壮男子都被迫上了战场,老弱妇孺如何能搞好农耕?
所以,孟子提出不违农时是很有道理的,实际是对君王的指正。由此也可看出,为什么后世子孙对帝尧特别尊崇,那就是因为他仁爱百姓,为他们探究天地间的自然规律。而后来的君主皇帝,别说揭示自然秘密,连子民的死活也不顾了,历史进入了混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