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要以提高什么为核心,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几个侧面发展目标
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数量最大、专业水平最高和创新能力最强的一支队伍,是整个人才队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也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最近5年来,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队伍规模日益壮大,政策措施趋于完善,管理服务不断创新,整体素质稳步提高,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已达5550多万人,占我国人才队伍总数的45.6%,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11∶36∶53,大专以上学历占到68.6%,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最近5年来,全国新增专业技术人才860万人,博士后研究人员近6万人,留学回国人员105.57万人,取得专业技术职业资格人员945.15万人,队伍发展的基础不断增强。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坚持高阶引领,吸引、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型领军人才,专家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国***有两院院士1500多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600多人,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专家16.7万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500多人,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从创新能力看,每万名劳动力研发人员达到42.3人/年,已经接近2020年的规划目标。
人社部专技司负责人介绍,在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下,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全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一支规模巨集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一定开拓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创新完善政策措施,人才环境日益优化
5年来,着眼于推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科学发展,国家加大了政策创新和制度改革力度。
围绕贯彻落实人才规划纲要,国家颁布实施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博士后、留学人员回国两个专项工作规划,印发了18个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规划,全国有29个省区市颁布各自专业技术人才规划,上下衔接、左右配套的专业技术人才规划体系不断健全。
同时,国家颁布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在完善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制度方面,国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 特殊津贴制度、博士后制度,加强企业博士后工作,初步建立了以院士制度、“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青年专家制度、 *** 特殊津贴专家制度为主体的国家级专家选拔体系。
人才对企业的发展目标缺乏认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突出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美国《商业周刊》2000年特辑《21世纪的公司》中指出:“21世纪的经济是创造力经济,创造力是财富和成长的源泉。”创造力从何而来?创造力来源于人才。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准确有效地获得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唯其如此,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人才的特点
1.企业人才一般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他们往往有较高的学历和其他方面的能力素养,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掌握较多的企业管理知识,能够很快地吸收最新专业技术,并能运用这些新技术,创造财富。在创造财富中,人才的脑力劳动的价值远远大于体力劳动的价值。人才的劳动特点是在劳动过程呈无形状态,不受时空的限制,没有确定的流程和规则,需要团队合作。劳动成果往往是团队智慧的结晶。
2.企业人才实现自我价值需求高,成就感强。企业人才的就业不再是以满足财富需求为最终目标,他们对工作需求有明确的方向,具有相对优势,他们到企业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高薪,而是为了发挥自已的专长,追求事业的成功,热衷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并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由低层向高层排列。企业才人的需要往往是高层次的,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强列需求表现为:在工作上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任务,而愿意承担挑战性、创造性、具有成就感的劳动,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显著的成就,把攻克难关作为一种挑战,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同时还期望得到高度评价和社会的、政治的、精神方面的荣誉。
二、人才流失的原因
1.人才个人的因素。人才自身一般接受过高等教育,学习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成就欲望高,重视自身知识的获得与提高,重视个人的发展前景。企业中的优秀人才更加重视他们个人的成就和发展。如果员工发现在本企业长期无法实现其职业生涯计划目标,他们就可能通过流动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中去学习新知识提升自身价值,实现其人力资本的增值。这是企业人才自身具有的特点。
2.企业的因素。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创造价值,而人才要求企业提供发展的平台,使人才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目标,实现企业发展和人才发展的双赢。如果人才发现企业没有提供适合的发展平台,就可能因不满而跳槽。企业存在的不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各种问题,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
(1)一味注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企业招聘人才过分强调工作经验,很少考虑应聘者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取向是否统一,缺乏科学的人才甄选程式,这样甄选人才使企业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所急需的人才,但从长期来看,却增大了企业员工的流失率。
(2)盲目追求人才的高学历。企业拥有一批高学历人才,对企业来说具有战略意义,但如果高学历人才过多,人才积压,企业就不能提供更多适合岗位与人才匹配,不利于员工发挥自己的专长,造成企业人才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还是留不住人才。
(3)企业培训管理失误。企业培训目的不明确,企业没有系统地分析培训需求,不清楚培训专案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作用,以及培训专案对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的提升程度,企业没能够根据当前及未来的任务,对员工素质与能力的差异设计培训专案,其结果是:一方面导致培训不足,没有使员工能力培训到应有的高度,造成企业培训无效支出;另一方面导致培训过高,员工接受培训后,企业无法提供能发挥其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职位,以至于员工没有施展的平台,从而产生离开公司的念头。
(4)企业缺乏人才职业生涯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落后,没有将人才职业生涯规划纳入企业人才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处于较低层次的档案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主管没有人才职业生涯管理意识,企业高层领导看不到人才职业生源管理投资的价值,担心企业开展人才职业生源管理,人才技能提高,增强了企业人才的受应聘能力会加剧人才的流失,企业承担风险大。而企业人才又看不到自身的发展前途和晋升的机会,渐渐失去工作的兴趣与 *** ,企业的吸引力剧减,人才流失了。可见,缺乏对人才的职业生源管理导致员工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分离。
(5)薪酬制度不合理。企业分配不合理缺乏公平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内部不公平,即员工收入不能体现个人岗位、能力和贡献的大小,企业内部收入差距不能反映劳动差距、劳动成果大小。企业优秀人才的绝对、相对收入不能体现其价值,缺乏优秀人才长期工作的激励机制,使大量的未能享受倾斜政策的人才丧失积极性。另一方面,外部不公平,即企业员工同其他行业或企业比较,在付出同等努力的情况下,物质待遇偏低。当人才的经济收入很低或者经济收入无法体现个人价值时,人才流失便成为必然。
(6)缺乏良好的工作氛围、工作环境。若企业一味强调效率、效益,为调动员工积极性,采用单一的、传统的办法,即效益与酬劳挂钩,或以所谓高薪留住人才的举措,这种举措的功效就会越来越显得乏力。当今的人才渴求企业的价值取向和自身观点的统一,期望企业建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员工间彼此关心,交往融洽,利于发挥人才聪明才智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被视为积聚人才和留住人才的一条生命线。
另外,企业的激励机制、发展前景以及企业领导者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领导风格、工作能力等因素,也是人才是否流失的因素。
3.企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大于社会供给。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市场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在拥有充足的资金,物质资源的同时,若拥有一批专业知识人才,经管管理人才,尤其是拥有一些优秀战略管理人才,非程式化决策人才,企业将会持续经营,长期稳定地保持较高的速度发展。可见,人才的竞争,将是本世纪企业间的根本竞争,人才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否的关键性因素,这样,必然导致企业间对人才的争夺,这就为他们提供了比一般员工多得多的职业机会。
三、人才流失的对策
1.从人才流入埠着手,把好人才招聘关。人才的选聘是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资讯沟通,为尽量减少资讯不对称,要在各方面进行匹配。企业为了招聘到适宜的人才,要求做到:一是制定全面准确的职位说明书;二是招聘要多渠道、多形式、公开化、社会化,以增加成功匹配机率。企业人才成功招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1)成功招聘,不能一味强调人才的工作经验,从事本项工作的年限,而应该将经验与潜能,学历与能力、职位与才干等方面综合考虑,将不同层次的人才招聘到不同层次的工作岗位上,以免大材小用,高才低用,造成人才浪费,导致人才流失。
(2)从招聘入手,重视“人才”与“企业”的匹配,避免盲目追求高学历。首先,应注重录用员工的价值观念、职业兴趣、综合素质、潜能、道德责任感等因素与公司的文化价值观,企业发展需要相互契合;其次,公司的薪酬制度、培训机会、个人发展前景、职位的挑战性与被录用人才的预期要匹配,这决定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2.做好人才与岗位的合理匹配。企业在做好人才招聘的同时,为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挖掘人才的潜能为企业服务,应注重人才与岗位的合理匹配,用不同层次的人才来完成不同层次的工作任务。合理科学的人才匹配,既可以做到人尽其用,又使人才发挥专长,激发人才工作兴趣,增强人才工作信心,使其以积极和热情的态度投入工作,以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实现企业目标,也满足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另外,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人才自身也在成长。企业应将人才与岗位进行静态匹配与动态匹配相结合,有计划地进行调整,如果人才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通过工作,学习得到提升,企业则应及时将其匹配到更高层次的工作岗位上,以更好地发挥人才作用。
3.开展企业内部培训。企业人才内部培养,内部提升,会比直接外聘人才支付的人才战略成本低,效果显著。如恰克·卢西尔(博思艾伦荣誉高阶副总裁)、罗伯·斯奎特(博思艾伦驻阿姆斯特丹的全球副总裁)、谢祖墀(博思艾伦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等人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5年第9期发表《股东行动主义在蔓延——全球CEO离任问题调查报告》中指出“2004年上任的CEO中,外部招聘的人才在加入公司的一年内带来的股权收益,平均比公司内部选拨的CEO带来的股权收益低后2个百分点”,可见,企业内部培养的人才与外部招聘的人才相比,具有优势的一面。企业内部人才培养途径之一是企业培训,企业培训预计支付高额费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明确培训的目的,选择恰当的、可塑性强的员工进行培训,使企业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与员工培训的工作岗位要求相适应,并为员工设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以免员工接受培训后,能力迅速提高,取得的资历远远招出原工作岗位能力要求,以至于员工不再安心在原单位,甚至被竞争对手以高待遇聘用。途径之二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培养人才,选拨人才,员工内部实行应聘制等,使员工在工作中成长,丰富经验,提高技能。
4.设计人才个人发展计划,即人才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对人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留住人才,保持人才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人才职业生涯设计是指员工进入企业后,根据个人条件、教育背景、资历,由员工和企业***同协商,设立职业生涯目标,为员工制定发展计划,协助员工开发各种知识、技能,可以使员工清楚地看到,个人职业生涯设计能兼顾员工自身的发展要求,明确员工在企业的发展方向,向员工提供实现个人专长的契机,形成员工与企业的互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因此,管理者应把员工发展规划作为公司生存及成长的必要投资,认识到“人才”个人的发展和满意,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5.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薪水和福利待遇是企业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物质利益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工作的基本动力,对多数人才来说,薪酬是最有效的激励手段,合理地运用好薪酬制度可有效地留住人才。企业应该根据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人才的市场价值为依据,确定人才的薪酬。薪酬制度往往与企业的绩效管理紧密相连,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挂钩,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它既要体现劳动质量、劳动成果的差距,又要使这种差距保持适度的范围,以发挥企业人才长期积极工作的 *** 、意志。薪酬制度的设计要广泛听取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其合理性和员工的参与感,让员工了解自己所得的依据。另外,企业采用多种薪酬激励手段是企业吸纳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方式。
6.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组织环境。首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内聚力的基础,内聚力是群体工作效率发挥的前提。人际关系对员工的行为会经常性地发生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员工之间相互尊重、信任、支援、谅解,使群体中的个人得到情感上和道义上的满足而产生积极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这种积极性随着情感和道义的增进而增进。其次,实现无缝沟通,增加企业员工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动力,增加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动力,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关心,使企业呈现融洽的气氛,鼓励员工通过社交,接触来加深联络,以增强信心和合作,增加工作的乐趣,为人才创造压力小,关系轻松的环境,增加人才的工作满意感,使人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以积极的态度享受工作的乐趣,其工作效率也会不断提高。再次,要让企业人才有机会参与各种重大问题的讨论,参与企业重大事情的决策、使其感到自己是企业的核心成员,是企业的主人,对企业的核心价值和经营理念,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激发其更大的工作热情。
防止企业人才流失,降低人才流失率,除做好上述工作外,企业还可以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1)要做好人才备份,如关键技术不会被一两个员工独占;尖端技术岗位至少有二、三个人称职,个才备份企业可以内部备份和外部各份两方面着手,人才的合理储备,适度的制衡机制,可以培养企业人才的合作精神,并能降低企业雇佣人才支付成本,增强人才储备能力,降低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
(2)对人员进行声誉管理,诚信约束,良好的职业声誉是人才在市场上讨价还价的资本,促使员工为维护良好的职业声誉,即使离职,也会保守企业密秘;
(3)企业内部建立良好内部竞争机制,破除论资排辈的思想,建立通畅的内部选聘渠道,营造良好的公司内部环境,有效沟通员工的思想、感情、融合员工的理想、信念、情操。总之,企业人才管理机构要不断深入探寻抑制人才流失的对策,以资源开发型的现代人才管理方式替代传统的劳动契约型人事管理制度,营造人才工作、生活、发展的良好环境,使企业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构,层次匹配,人才稳定的队伍。
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企业的发展目标肯定是赚钱了
不赚钱的企业就是要倒闭的
老板又不是什么慈善家的
公司发展战略?
本公司始终坚持“人文、技术、学习”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以诚实守信为根本准则,不断提高技术实力,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电源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电源供应商。?
发扬“追求卓越、创造完美”的企业精神,秉承“以人为本,永续经营”的经营理念,坚持“团结和谐、***同发展”的人才战略,通过提高生产研发技术水平、完善管理体系形成成本领先的战略优势;通过清晰的产品市场定位、稳定的营销渠道、独特高效的销售管理体系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
公司发展规划 ?
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公司在未来三年内将一直以全球化战略为核心,以品牌战略、精细化营销战略、技术创新和人才战略、资讯化战略为支撑,实现如下目标:优化客户结构,争取融入跨国企业的全球产业链;公司将继续采用积极的进取式的市场营销战略专注于市场开拓,形成覆盖全国的销售网路;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对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预计未来三年公司能拥有10余项发明专利,申请中的发明专利20余项,研发投入较目前增长一倍,且达到销售收入的5%。 ?
1、总体目标?
坚持做中高阶产品,走高阶品牌发展路线,继续提升行业地位,扩大营销网路规模,建立大集团网路、连锁店网路、国际贸易网路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综合营销网路体系,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地位,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渠道效益的最大化,将公司发展成为我国电源行业的龙头企业,世界电源行业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企业。?
2、品牌目标?
以现有公司品牌为基础,做中高阶产品,树高阶品牌。长期品牌战略目标是,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源企业。争取每一年都有新突破,每一年都有新发展,每一年都为行业带来新贡献,最终达到长期品牌战略目标。?
3、营销网路目标?
建立三大板块(大集团网路、连锁店网路、国际网路)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综合营销网路体系。?
4、管理目标?
分阶段汇入并实施以量化管理为基础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现有的考核手段,建成覆盖品牌管理、渠道管理、终端(服务)管理、组织管理、产品研发和人力资源管理在内的六大标准量化管理系统。
枣庄旅游的发展目标开发山亭区,和龙床水库,抱犊崮也在进一步的完善中
金丘实业的发展目标定的什么?目标是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供应链服务商”。
《专技人才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有哪些突出特点总体上看,有三个突出特点:
——体现引导性,鼓舞人心。规划提出,到2015年,要打造一批在优势领域具有世界水平的创新人才团队,培养造就一支活跃在世界科技前沿,跻身国际一流的专家队伍;到2020年,要“涌现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一目标的设定充分体现了规划对队伍建设的导向和引领意义,非常鼓舞人心。
——突出前瞻性,适度超前。规划一***提出了8组资料,从多个角度和侧面对整个队伍的发展进行了设计,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比如,提出到2020年人才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而目前这一指标在我国只有40%。能否在10年间实现人才对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跨越式进步,是需要各方面***同努力、奋力争取的。但既然是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在目标设定上就应该突出前瞻性,适度超前。
——具备合理性,切实可行。规划提出,到2015年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达到250万人。据统计,我国这一高层次专技人才队伍的规模在2000年是69万人,到2008年猛增到159万人。综合人才发展势头和内外部环境因素,到2015年、2020年分别实现200万人和250万人的目标是有把握的。我们在队伍建设规模等主要指标上坚持合理设定目标,反复测算论证,没有一味追高,确保能够实现。
小企业的发展目标怎么定一、小企业也需要企业战略
有了目标才会产生动力。网站使用者“学以为师”认为,战略是具有指导性的和可行性的,结合小企业现在所处的市场环境,制定可行性的战略方案。风险性和稳定性也是战略的特性之一,但是可以根椐外部环境及内部能力的变化,做出小部分调整。
制定发展战略是必须的。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小企业,需要站在一个企业发展的战略战备的高度看问题,而不仅仅是正常运营而已,而是要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目标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和考虑。
二、生存之后再谈发展
小企业其实不存在真正的务虚,毕竟小企业意味着人少、层级少、关系平等、职位和分工壁垒没有形成,所以大部分的工作交流和发展探讨都是直接完成的,很少存在纯粹的理念、远景、使命的交流。
当然,这并不是小企业不需要关注发展方向。小企业对未来的关注一定要投以一定的精力,至少要在行业中寻找标杆企业,不断关注他的动向和语言,以此判断和检验本企业的方向。
怎样建设核心人才队伍在一个组织中大概也就占10%的比例。组织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投资于人不能平均用力,应该集中在核心人才的管理上,包括选拔、使用、培养、激励和留任等。对于那些人才驱动的企业来说,和竞争对手相比,在核心人才建设上走在前边,占据了优势,也就为业务上的竞争奠定了根基。 和国际上最佳实践相比,中国的多数企业在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没有系统化、制度化,更多是比较零散的行动或者理念层面的引导。比方说,有的单位应用了评价中心技术选拔后备干部,但选出来之后,缺乏系统地培养,只使用不培养。还有的单位,花了很多咨询费用做领导力模型,但束之高阁,很少把模型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 核心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是能力行为化 在核心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最基础的一项工作是能力行为化。也就是说,核心人才的能力标准要用具体、明确的行为指标描述出来,而不是抽象化、笼统化。假如一个企业将诚信视为核心人才必备的素质的话,就需要告诉大家什么是诚信的行为。每个人脑子里都有自己的心理词典,对什么是诚信行为其实有着不同的认识,另外对于什么是高水平的诚信行为也有不相同的理解。因此,企业需要对自己所建设的能力进行界定,界定能力的最好方法不是下定义,而是进行行为化。 能力行为化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最基本的,就是用5-6个行为指标对能力进行描述。第二个层次是比较细化和深入的界定,在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已经进入了这个阶段。下面分别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两个层次的差异。 能力行为化(第一层次)举例: 计划和组织能力: 做好必要的预先准备工作 准确地优先考虑关键任务 确保有效地利用所有资源 合理安排时间,应急时进行灵活调整 提前规划和安排各项任务 监控程序,确保任务和目标的达成 提前预测并提出资源配置问题 过于依赖规则、程式和结构 可能会忽视工作中人性化的考虑 可能会不够灵活,不适应快速的变化 能力行为化与核心人才选拔 核心人才的选拔工作非常重要。有些能力素质很难通过培养提升,更加依赖于选拔时的科学评价,比方说系统思维,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培养出来的。再比方说,以乐观心态看待困难,对有些人来说,这种状态不容易获得,是一种特质性的东西,可以循序渐进地改善,但很难有本质上变化。 在选拔核心人才时,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模型,而不是一个统一的选人模型。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大家达不成一致的认识,或者按照某个人的主观标准选错了人。经过工作分析之后,对人选所需要的核心能力进行清晰地界定,这才是选准人的关键环节。 对所需要的核心能力进行清晰界定,就需要像前文所描述的那样,对不同等级的行为指标进行描述。惟有此,评价人在评价候选人是否胜任时,才能够有一个清晰的尺度作为参照。同时,只有对照行为指标,才能够对候选人在面试或者情景模拟测试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归类,推断出候选人的能力达到了哪个水平。 能力行为化与核心人才发展 核心人才的选拔工作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培养人。相反,培养人和发展人是核心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选拔上的人才可能具备了从事某项工作的潜力,但并不是说十全十美了,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变了。随着环境的变化,对人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对自己的行为模式进行审视和相应地改变,是很难适应环境要求的。因此,组织应该在培养核心人才方面下大力气。 对能力进行行为化,就会使核心人才对照行为描述来反观自己,并对照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来选择自己行为努力的方向。比方说,就诚信而言,在没有分层次的行为描述之前,有的人以为自己已经做得够好了,但是,对照四级描述,他会看到,自己只是达到了二级水平。三级和四级的描述就为其指明了努力方向,当他达到了时,也会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估。 对能力进行行为化,组织才能够设计有针对性地体验式培训,让学员在情景模拟的练习中展示其能力水平所达到的等级。培训师的目标也会因此明晰,就是使学员意识到自己的水平,并确定新的目标。 能力行为化的出发点是组织的战略和文化 一个组织的文化,表明了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必然对诸多能力行为化产生影响。一个崇尚学习和创新的组织,一定会鼓励经过计算的冒险,这些行为就是组织所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