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中外称谓语的区别

中外称谓语的区别

英汉亲属称谓词在区分宗族与非宗族、父系与母系、长幼辈分、姻亲与血亲、派生词的使用、泛化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在社会称谓中, 汉语表达的词汇相对丰富,敬语与谦语的使用也更频繁。造成这种现象的差异是两民族的历史、生育观念、友谊观念和信仰观念结构的不同。从英汉称谓的差异进一步揭示到其背后文化的差异,以便更好地进行英汉跨文化的交际。

关键词:亲属称谓、社会称谓、文化差异

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称谓系统的不同。如果直接把汉语称谓语移植到英语中,往往会引起意想不到的文化困惑甚至震惊。称谓语属于社会语言的范畴,人们的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中大量使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因而不同文化由于历史传统,民族心理等差异导致了称谓语的不同。了解汉英称谓的差异,探究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对于跨文化交际者十分重要。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型。

一 从亲属称谓看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1.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由于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相通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总体来说,汉语称谓语要比英语称谓语繁杂细致得多。

1.1 汉英亲属称谓异同

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傍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而英语里的此类称谓则比较笼统、模糊,一词多义,覆盖面广。除了辈份清楚外,其他关系只能从上下文中仔细推敲或当面询问。如sister姐妹同为一词,年龄大小不分;grandmother既指奶奶也指外婆,父系、母系不分;uncle可指叔、伯、舅、姑父,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英语中的cousin一词更是无所不能,它不但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连性别也不分,囊括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等一系列汉语称谓。要准确地翻译这个词,必须置之于语境中考察。家庭成员之间,中国风俗兄弟姐妹一般按长幼称呼,如大哥、三弟、四妹等。而说英语的国家则习惯于互叫名字。许多人甚至直接用名来称呼父母的兄弟姐妹。对西方人来说,辈份的高低是不十分重要的。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之细密、描述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相比之下,英语亲属称谓则相对贫乏,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除区分辈分外,亲疏、内外、长幼都可忽略不计。

1.2 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

汉民族对亲属称谓系统如此细密的语言分割,与强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宗族制度紧密相关;而英语亲属称谓系统的粗疏模糊,与他们简单的核心家庭结构也不无关系。另外,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使用也极具中国特色,这种称谓亲切温暖,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但如果套用到英语中,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英语的亲属称谓一般只限于家庭内部。在汉语中,出于礼貌,我们常用“爷爷”、“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用“叔叔”、“阿姨”来称呼与父母的朋友或与父母同辈的陌生人,这种用法在国外少见。如果一个外国朋友参观我们幼儿园的时候被小朋友叫“阿姨好”的时候,她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果我们回避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形成以自我民族文化传统为中心的心理定势或偏见,都会造成交际的障碍或失败。

二 英汉社交称谓对比

社交称谓是指除去亲属称谓以外的,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习俗。社交称谓又分为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非亲属称谓是以社会生活中在“人”这个本位上,除去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而外的那些表示人际关系的称呼。

2.1 英语社交称谓的一般准则

单从称谓的多样性来说,英语比汉语略逊一筹。在英语中,几乎都用Mr.+姓称呼男性,Miss+姓或Mrs.+配偶的姓来称呼女性,关系比较亲密的或者是受人之间可以直呼其名,而职称+姓氏或名这种称谓形式一般常用于对皇室成员、政府上层、宗教界、法律界和军界人士的称谓。如President Clinton(克林顿总统),Prince Charles(查尔斯亲王),Pope John(约翰教皇),Judge Jackson(杰克逊法官)。一般常见的职称或职业+姓氏的称谓是Doctor和professor。如Dr. White(怀特博士), Dr. Smith(史密斯大夫)

2.2 汉语社交称谓

汉语中的社会称谓,只要有衔头的,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所有的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职称:工程师、高工、教授、讲师、编审等;学位:博士;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2.3 敬语和谦语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的词和词组。如称自己为“在下、鄙人、小弟、属下、老朽等”,称已方的人为“家父、家慈、家兄、敝东、敝岳、贱内、小儿、犬子等”。以上为谦称。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媛、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这类敬辞和谦辞反映了中国人比较独特的人际态度。英语里几乎没有与此相对应的称谓。如要把这类汉语译成英语,一般多采用较为直接或较为婉转的说法。如:

您,您老人家 you

敝人 I , me

令尊,令兄 your father, your brother

家严,家慈 my father, my mother

师母,伯母,嫂子 you wife, Mrs.

令郎,令爱 your son, your daughter

令侄,令亲 my nephew, my aunt

与汉语中的自谦语和敬语相比,英语中的这类称谓语远不如汉语普遍。英语中没有谦语,但也有一些尊称和敬语,如对国王或女王可直接用敬语 “Your Majesty”( 陛下、国王、陛下或女王陛下),对亲王则说 “Your Highness”( 殿下),对法官称“Your Honor”(先生或阁下),对红衣主教称 “Your Excellency”( 阁下)。

三 英汉称谓语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3.1 历史原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亲属称谓语之所以如此繁琐,是缘于汉文化的礼教传统。

华夏民族在公元10几世纪就有了“周公制礼”,“出礼则入刑”,强调“礼法并用”,“礼”是统治阶级赖以维护其统治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制度,其作用较之法律有过之而无不及。及至后来礼教与作为国教的儒教融为一体时,更是成为历朝历代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有礼才能“进限有度,左右有局”。“礼”是是非对错的标准甚至是定罪量刑的准绳。其作用如此之重要,也必然十分详尽明确了。而礼教的核心就是“正名定分”,给人定名称位置。名位不同则职分各异。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前者为后者之纲,前者有发号施令的特权,而后者只有服从前者的义务。封建礼教深入人心,礼节严格繁琐,也必然有详繁的称谓。

英语源自西方文化。其礼俗文化的形成比中国晚了2000多年。文艺复兴开始之后,西方才出现礼仪方面的书籍。与中国不同,西方强调法制,没有繁琐的礼教传统和名分观念。西方人崇尚平等,自我尊严与自由,那些礼貌规则仅仅是上层社会的一种文明装饰与点缀。

3.2 生育观念与家庭生活方式的差异

汉语亲属称谓中“内外有别,长幼序”。这也反映了汉民族传统的家庭宗法文化,根据父系血缘,围绕家长,确定他们在家族或宗族中的身份。在长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人们大多同宗同族而居,宗族、家族组织具有经济、教育、政治和武力自卫的职能作用。宗族内的亲属关系严格按等级区分,汉语的亲属称谓便隐含着宗族内部的不平等关系。

与中国大家庭生活方式恰好相反,在西方人们偏爱小家庭生活方式,儿女到成年便要独立,较为多变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流动性较大,没有那么强烈的宗姓家族观念。相对而言,称谓也体现了父系血统亲属与母系血统亲属的平等。西方人强调人格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因此英语中亲属称谓远没有汉语这么多,使用频率也没有这么高。

3.3 不同的社会追求和价值取向

英语中虽然同样有敬称,但绝少有谦称,因为西方人崇尚和提倡自信,对人有礼但不称的使用。“同等关系”作用不断扩大,“贵贱上下关系”作用逐渐缩小。中国人喜欢用亲属称谓称呼亲属和非亲属,而西方人则喜欢以姓名相称。前者多存在封建宗法成分,反映出儒教传统文化的特质和魅力。而后者则存在许多人文成分,其本质在于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独立性与自由的尊重。

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英语文化中,长期以来在经济上重视商业,加之经常移民和殖民,人们早已摆脱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而代之以财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契约制,社会组织结构不再以等级身份为核心,取而代之的是人人平等。1776年美国政府颁布的“ 独立宣言”,官方保证了每个社会成员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富兰克林指出:“ 上帝帮助自助者。”在价值观念上,人们崇 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强调“ 平等”(Equality),“自信心”(Self- confidence),“ 独立”(Self- dependence)等。因此,英语中有较多赞美对方的话语,而较少贬损自己的自谦语与客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