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从“女子无才便是德”到“周游游学”,闺塾师身份如何被认同?

从“女子无才便是德”到“周游游学”,闺塾师身份如何被认同?

听到游学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其中我们所熟知的马可?波罗游历中国,玄奘法师游历日本,他们就是利用游学来学习教育和传播文化的。而闺塾师呢,和外出游学人士的方式不同,它属于周游游学。

明末清初,江南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文化也得到了充分的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种新兴的特殊阶层——“闺塾师”。闺塾师们通常具有优秀的文化水平,小时候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在现实中由于自己的家庭状况出现危机,通过利用自己的知识谋求生活的一批女性。

她们不再受“三从四德”“男尊女卑”以及“饿死事极小,失节事大”封建思想的影响,她们利用她们的知识,在上流女性阶层不断引经据典,传授文艺知识。

同时,她们自己也不断专注知识的储备和更新,根据当时不同人士的需求来教授不同的知识,同样她们的诗歌,音乐造诣也非常之高。

同时,他们在社会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作为闺塾师,她们的工作地点往往在不同高官家里,教授高官的女儿,也因此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但是,由于她们职业本身具有流动性,很多时候由于雇主家庭变故,她们相应的工作也会发生变化。

她们中的一部分人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也改变了现代一些学者对于古代女性的看法,但有些人认为她们并不能改变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的封建体制,也没有对男女性别不平等进行抗争。但也有学者看到了女性游学这一方面,认为女性游学也为我国传播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呼吁人民重视女性游学,并增强女性游学的文化认同感。

什么是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词典把文化认同的解释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而让人们自己有文化身份认同,是个人对于文化有一种肯定的价值认同,那一部分人有了对某种文化的价值认同,就有了群体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也会受到性别种族等方面的影响,受到各类文化的影响,文化身份认同也体现在各个方面。

闺塾师这种职业是文化传播的中介。闺塾师的这种周游,具有流动性,她们的时间和地点都是动态的,所教授的女性人员也不固定,所以流动性就成了她们传播文化的一大特点。她们的这种流动性的教学,使她们并不依附于他人,具有极大的独立性,流动性和独立性也就使她们推动了这种文化身份认同。

一、明末清初闺塾师可以分为迫于生计进行的游学和为交流进行的游学两部分,她们为了自己的目的进行游学,通过传授知识和创作来增强了个人文化身份认同和群体文化身份认同感

迫于生计进行的游学。例如明清时期,闺塾师黄媛介生活窘迫,为了维持生计,通过进行游学的当时传播文化,她迫于生计进行教学,也为当时许多弟子传授了很多知识,增进了师生间的情谊,增强了个人文化身份认同和群体文化身份认同感。

为交流进行的游学。明清时期,闺塾师为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以及自己职业的关系,不断进行社交,并寻求自己的客户和其他才女的***鸣。

当时黄媛介也曾与祁氏和商景兰女性进行了文化交流与创作,她们吟诗作赋,不断交流学习体会,也不断扩展自己的文化圈子,找到一些有志之士,增强文化认同感。她们这种社交进行的游学在当时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晚清时期更甚。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也创作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由于闺塾师职业的特殊性,明清闺塾师的游学特征有很大流动性、而且都是独立的个体。她们身上拥有良好的美德,对传播知识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身份也慢慢开始被认同

她们具有很大流动性是有原因的,因为她们不管是因为生计还是因为交流进行的游学,她们都是具有很大的流动性的,在每个地方所呆的时间较短,也由于客户的需求不同,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不同的文化传播,这是不可避免的。

她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闺塾师的出游并不依附于男性,她们的出游基于交流才学或者传授知识。而当时的闺塾师,她们中有着“女主外,男主内”的黄媛介,她在外奔走教学,丈夫管理家中事务,充分体现出当时闺塾师在外的独立性。

闺塾师的教学都是很主动的,闺塾师的教学并不是被动的,她们通过在外交流,不断展现自己的才华,来寻求客户,获得财力的支持。当然,她们在交游的过程中,寻求和自己有着相同文化素养的人不断的拓展知识,而且,还乐于为女性出版书籍的赞助商交流合作。

闺塾师具有一定的榜样带头作用,由于她们暴露于大众之中,同样需要树立一种榜样的作用,为所教授的学生起着一种示范作用,她们的言谈举止也成为了弟子们学习的主要方面,同时,她们吟诗结社不断交流传播文化也为大众传播知识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然而,闺塾师一种职业也有风险。由于古代交通太不方便,人丁稀少,很多闺塾师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克服路途的险阻,还要忍受天气的寒冷,黄媛介的丈夫也描述过她遇到暴雨时的场景,很是辛苦,闺塾师在传播文化时不仅要忍受痛苦和孤独,还要有不畏困难的决心,她们的身份慢慢开始被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