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佛教说:无分别心、无分别智,是指什么?既然无分别,怎么会有分别与无分别之分?这是悖论?

佛教说:无分别心、无分别智,是指什么?既然无分别,怎么会有分别与无分别之分?这是悖论?

无分别智,又称为无分别心,是指舍离主观和客观的相对之相,而达到真正平等的真实智慧。

简单说,无分别智就是离主观、客观相,平等地运作的智慧,也是超越凡夫概念式思维的真实观智。无分别智属于出世间智、无漏智,是佛智的相应心品。

无分别智有三种,分别是:

一、加行无分别智

是寻思的智慧,又称为加行智,是道之因,是地前加行位的菩萨所修的智慧。

简单的说,就是把凡夫的分别心识修成无分别的智慧,也就是从凡入圣的知见跨越。

想要把凡夫的分别识念,转为圣者特有的无分别智,需要的是正见的抉择。

其过程是通过反反复复地听闻思惟佛法,进而起修,把无始劫以来因无明而生的种种我执妄见统统舍弃,解除凡夫心的颠倒妄想,种种疑惑。心中无疑,烦恼已尽,那就可以远离分别了。

玄奘法师把这种无分别翻译为“喜足”无分别。

什么叫喜足无分别:

那是因为无始劫以来的无明之惑都渐渐消除,心中欢喜无量,正见具足,不再为疑惑所烦恼,不需要再去分别妄念。所以称为喜足无分别。

这个修行的过程,古人曾经很形象地譬喻为以楔出楔,也就是把一个木楔打进木头的缝隙中把另一个木楔起出来,最后恢复木头原本的样子。借正见之楔出妄念之楔,恢复本来面目。

二、根本无分别智

这是正证之慧,又称为出世无分别智,根本智,是道之体。

《成唯识论》中说:“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二空所显真理,无境相故,能断随眠。”

《三藏法数》中说:“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境,皆即真如,境智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智能生种种分别,是名根本智。”

根本智,乃是各种智慧的根本,因为它能够契证真如妙理,平等如实,没有差别。

在《摄大乘论释》中运用了譬喻来比较加行智和根本智:

如果一个哑人,知道了境界的义趣,却无法表达出来,这是加行智;如果一个哑人,正在领受境界,而无所言说,这就是根本智。

再简单一点说,就像一个哑子没有吃过蜂蜜,但是知道蜂蜜的味道如何甜美,他无法表述出来,这是加行智;如果一个哑子正在吃蜂蜜,但是安享于静静吃蜜的的状态,却无法把蜜的美味告诉其他人,这就是根本智。

一个是在理上了解,一个是亲证,这是修行阶次的不同。

三、后得无分别智

又称为后得智,是出观起用的智慧,是道的果,是分别一切差别相的智慧。

据《成唯识论》中说,根本智和后得智属于同一种智,只是它们的作用不同,后得智依根本智才能掌握佛法的真理,根本智需要依靠后得智才能在世俗世界的认识中发挥其作用。

《三藏法数》中说:“依止于心,缘于外境,种种分别,境智有异,如人开目,众色显现,以其于根本智后而得此智,是名后得智。”这种状态,就像《金刚经》中所说的:“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如果把根本智比喻为哑子吃蜜,却无法告知别人其中的美味一样,那么后得智就像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吃了蜂蜜之后,把蜂蜜的美味告诉每一个遇到的有缘人。

凡夫众生有分别心:因为有分别心,有了是非人我,善恶美丑。

佛无分别心:因为无分别,所以无烦脑贪爱。无名利缠缚,所以解脱;

佛和众生的分别与无分别根源于迷悟差别;众生迷,所以以假像为真。区分各种幻像;

佛悟道。看各种像皆是幻,皆是无中生有。故为不二法,故为一。

所以有分别与无分别之分这不是悖论。

扩展资料:

无分别心,是佛学术语。此为离情念分别之心识。有二种,一为无漏之无分别心,一为有漏之无分别心。

无漏之无分别心,又云无分别智,正体会真如之智也,有漏之无分别心,如定心之第六识或第八识及眼等之五识,称于境之自相,现量之心是也。分别为随念,计度,自性之三种。

无分别者,无随念计度之二种,非无自性也。注明:无分别心不是不明善恶,而是对善恶之人平等对待,付以真心,无有差别。

无分别智释义

指舍离主观、客观之相,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即菩萨於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断离能取与所取之差别,境智冥合,平等而无分别之智。亦即远离名想概念等虚妄分别之世俗认识,唯对真如之认识能如实而无分别。

此智属于出世间智与无漏智,为佛智之相应心品。此智有加行、根本、後得等三种之别:

(一)寻思之慧,称为加行无分别智,又作加行智,乃道之「因」。

(二)正证之慧,称为根本无分别智,又作出世无分别智、根本智,乃道之「体」。

(三)出观起用之慧,称为後得无分别智,又称後得智,乃道之「果」。

另据成唯识论卷十之说,根本无分别智与後得无分别智属同一种智,惟作用不同,後得智依根本智方能掌握佛教真理,根本智则靠後得智方可於世俗世界之认识中发挥功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无分别心

百度百科-无分别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