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是“身份证”,没有“身分证”这个词语。
一、“身份”与“身分”之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份”与“分”之别。
1、先看“份”字。“份”,原读bin,《说文解字》:“份,文质备也。从人,分声。”它是“彬”的古字,《论语·雍也》中的“文质彬彬”,原来就写作“文质份份”。后来,新老交替,“文质备”义专由“彬”字表示,而资格更老的“份”反而只能赋闲在家了。
2、再看“分”字。“分”是个多音多义字。根据《汉语大词典》,“分”有两个读音:fēn和fèn,读fēn的有17个义项,读fèn的也有13个义项,由此可见“分”这个文字符号负担之重,而这显然不利于文字记录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不利于书面交际。
3、在现代汉语中,“身分”主要有“(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和“受人尊重的地位”两个义项。如今,“身分”之所以被迫让位于“身份”,与以下因素有关:
其一,“身分”的“分”的语素义是“名分、位分”之义,如前所述,此义之“分”可写作“份”;
其二,“身分”之义与“人”有关,而“份”字在结构上从人从分,也与人有关,所以“身分”写作“身份”,更有利于人们见字明义;
其三,“中华人民***和国居民身份证”的颁发,是促使“身分”让位于“身份”的催化剂。因为颁发“身份证”是一种政府行为,“身份证”中“身份”这一词形的选用,客观上起了一种引导的作用。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有鉴于此,降“身分”为副条,立“身份”为正条,既照顾了历史,又反映了语言的变化,可谓妥当。
扩展资料:
身份指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在中国,身份制作为意识形态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主要部分和重要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它对中国人的作用是持续的,这种持续作用在他们心理层面的深处也凝成一种情结。
中国人身份情结的主要内容有:名号;名分与面子;阶序和差序;谦卑;主仆。
其具体表现主要有 :
1、功名情结。长期的身份制强化,使中国人的内心认为只有达到高的身份地位才 是人生的最大成功和最大需求,而求得好的功名正是有了高的身份地位的象征。
2、执迷名号及称谓。日常生活中,在有些事情上,即使在利害关系上吃了亏,也要求得名分而不能 弃之。这里的名分是指身份名号本身和附着上面的规则及其符号资源。
3、惟恐别人瞧不起自己。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指出自己的错误或不恰当言行)往往认 为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4、谦恭或谦卑意识。中国人见到比自己高位身 份者的“阿谀奉承”表现,经常是情不自禁的。
5、看重身份关系中的阶序意识。是非、 原则位于次之。身份情结中的阶序意识更为普遍,身处身份制社会,成员在沟通交往过程中 ,总要考虑对方是什么身份(好按身份规则行事,好知道如何与对方说话办事)。
6、身份压力。长期的封建身份制度强化的结果,使中国人的内心有一种对身份地位高的人的敬畏。
7、主仆情结。这是一种身份意识较突出的特征。持有主仆意识情结的人具有 两个特点:一是不能与人做平等的交往 ,二是主仆双重情结。
8、人际关系的定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