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有很多的。
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一、中部方言区(以晋语为主)
晋语大包片(即西路晋语):大包片,顾名思义,是指大同至包头这一片,包括包头、巴彦淖尔、鄂尔多斯等地。这是内蒙古当地应用地域最广的晋语语种。音调变化比较复杂,动态助词特别丰富,常常借助“个”、“兰”是其最大的特点。由于前几年鄂尔多斯经济迅猛发展,很多人一度以操这种口音为荣。
晋语张呼片(即东路晋语):张呼片,就是张家口至呼和浩特一带。包括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锡林郭勒南部等地区。由于此地靠近北京官话的影响范围,所以有很明显的过渡特征,音调变化没有“大包片”多,也没有那么多的“个”、“兰”作为动态助词。
不论是“大包片”,还是“张呼片”,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两种方言都是按照西北——东南的走向分布的。早年间我曾去大同出差,当时还不知道有“晋语大包片”这种说法,本以为大同距呼和浩特较近,口音应该一致,可当地人一张嘴说话,我顿时懵了,还以为上错了高速公路,来到了鄂尔多斯呢。而有一次去北京,顺道在张家口买了一个烤红薯,我用普通话和对方交流,对方回敬了我一句当地方言,我又懵了,这不是离北京近在咫尺的张家口么?怎么给我一种到了集宁郊区的感觉。也正因为发生了这两件事情,使我对内蒙古方言的分布产生了兴趣。后来发现,当年走西口的路径恰恰就是东南—西北方向,所以不同晋语的分布范围和走西口的路径是高度一致的。
除了“大包片”、“张呼片”,内蒙古其实还有一种晋语分支,那就是“晋语五台片”,只在乌海周边和鄂尔多斯南部少量分布。发音和“大包片”有区别,但不是非常大。
二、东部方言区(东北官话及北京官话为主)
在学术上,呼伦贝尔被划入东北官话黑松片,兴安盟和通辽被划入东北官话哈阜片,赤峰和锡林郭勒东部被划入北京官话朝峰片,锡林郭勒西部被划入了北京官话京承片。大家是不是被绕晕了?那我就给大家翻译成大白话:内蒙古东部地区主要讲东北话,赤峰和锡林郭勒靠近河北的那几个旗县主要讲北京远郊话,就是这样。
三、西部方言区(以兰银官话为主)
其中,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讲兰银官话河西片,鄂尔多斯市西部和阿拉善左旗讲兰银官话银吴片。说白了,就是内蒙古的最西边讲甘肃话。
内蒙古的方言既然如此多种多样,为何没有杂交出一种新方言?这主要是因为内蒙古地域广阔,人员交流并不频繁所致。但小规模的语种杂交是存在的,比如在鄂尔多斯就有这样一种说法:北部地区讲“滩套话”,中部地区讲“梁外话”,西南地区讲“西旗话”,这些都是和周边地区其他方言杂交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