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的典故:
西汉时期,有个叫赵禹的人,是太尉周亚夫的属官司。
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到了他写的文章文笔犀利,寓意深刻,认为在当时很少有人及得上他。
汉武帝大为赏识,便让赵禹担任御史,后又升至太中大夫,让他同太中大夫张汤一同负责制定国家法律。
为了用严密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办事的官吏;他们根据汉武帝的旨意,对原有的法律条文重新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当时许多官员都希望赵禹能手下留情,把法律条文修订得有个回旋的余地,便纷纷请他和张汤一起作客赴宴,但赵禹从来不答谢回请。
几次以后,不少人说他官架子大;看不起人。过了一些时候,赵禹和张汤经过周密的考虑和研究,决定制定?知罪不举发?和?官吏犯罪上下连坐?等律法,用来限制在职官吏,不让他们胡作非为。
消息一传出,官员们纷纷请公卿们去劝说一下赵禹,不要把律法订得太苛刻了。
公卿们带了重礼来到赵禹家,谁知赵禹见了公卿,只是天南海北地闲聊。丝毫不理会公卿们请他修改律法的暗示,过了一会,公卿们见实在说不下去了,便起身告辞。谁知临走前,赵禹硬是把他们带来的重礼退还。
这样一来,人们才真正感到赵禹是个极为廉洁正直的人,有人问赵禹,难道不考虑周围的人因此对他有什么看法吗?
他说:?我这样断绝好友或宾客的请托,就是为了自己能独立地决定、处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受别人的干扰。?
成语一意孤行便出自这个典故,是指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现在用来形容独断专行,不听他人劝告。。
一意孤行的汉语词典解释:
指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后汉书二?东汉尚名节》:「自战国豫让、聂政、荆轲、侯嬴之徒,以意气相尚,一意孤行,能为人所不敢为,世竞慕之。」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盖一意孤行之士,细行不矜,孔子所谓?观过知仁?,正此类也。」
●茅盾《子夜》十:「说不定他一片好心劝杜竹斋抑制着吴荪甫的一意孤行那番话,杜竹斋竟也已经告诉了荪甫!」
一意孤行的近义词/反义词如下:
近义词:执迷不悟、独断独行、以意为之、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不可理喻、独行其是、孤行己见、死心塌地、固执己见
反义词:顺风转舵、博采众长、虚怀若谷、从善如流、清夜扪心、迷途知返、弃旧图新、言听计从、死心踏地、群策群力、回心转意、集思广益
用一意孤行造句:
1 谁不曾一意孤行,怒发冲冠过怕只怕少了那份执着。
2 坚持做自己,不是一意孤行,而是在市场竞争中,随缘而不变,稳定的贯彻自己的棋风、棋路,非达目标,绝不中止。
3 你这样一意孤行地错下去简直就是自掘坟墓!造 句 网
4 执迷不悟的固执是一意孤行的固执。不如正视现实咬咬牙勇敢地放弃那力不从心却又苦撑硬撑的执着,在清醒的选择之后,明白了自己意志的支点。一切就会变得单纯而明朗般地宁静了。
5 半壁江山就因他的一意孤行而断送了。
6 成功的人做事总是留有分寸,失败的人总是一意孤行。记住: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一些回旋的空间。
7 他从不肯听别人的劝告,总是一意孤行!
8 他对大家的好言相劝不理不顾,依然一意孤行。
9 他一意孤行,不听别人的劝告,最终铸成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