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对话不完整,由叙述补足例:《项羽本纪》:“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立项羽为假上将军。”
按:“今将军诛乱”下,语气未完,应有“固宜为上将军”等字样,但与下面的叙述重复,故而略去,单由叙述补足。
其二,对话不完整,又无任何补救地留着漏洞例:1.《周本纪》:“王怒,将以翟伐郑。富辰谏曰:‘凡我周之东徙,晋、郑焉依。子颓之乱,又郑之由定。今以小怨弃之。’王不听。”
梁玉绳《史记志疑》曰:“据《国语》,‘弃之’下疑脱‘不可’二字。”刘盼遂曰:“《国语》作‘今以小忿弃之,是以小怨置大德也’。下句不可省。”(《史记》眉批)按:两家提出的问题诚是,但这在《史记》中既已成为一种惯例,则应从其总体上来进行分析。
其三,对话时词语当重出而未重出例:《秦本纪》:“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
按:“死不恨矣”上,应重出“(若得)通三川,窥周室”诸字,今语急而略。
其四,对话中当出转折词语而未出例:《外戚世家》:“绛侯、灌将军等曰:‘吾属不死,命且悬此两人。两人所出微,不可不为择师傅宾客,又复效吕氏大事也。’于是乃选长者之士有节行者与居。”
按:“不可不为择师傅宾客”下,应有“不者,将”,或“勿使其”等转折字样,今省去,由语急中见诸大臣之惴恐情状。
其五,同义词叠用,看似词费例:.《平准书》:“自造白金五铢钱后五岁,赦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相杀者,不可胜计。
赦自出者百余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抵无虑皆铸金钱矣。”
王念孙《读书杂志》曰:“‘无’或作‘亡’,《汉书赵充国传》:‘亡虑二千人。’注:‘亡虑,大计也。’”按:王说是。“大抵”、“无虑”义同,于此叠用,以见当时事态之严重。
其六,为突出气氛,用语不嫌重复例:《项羽本纪》:“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吴澄曰:“下三‘无不’字,唤起精神。”吴见思曰:“两‘莫敢’,三‘无不’,淋漓顿挫,妙甚。”按:二说皆是。同时一段中“楚兵”、“楚战士”、“诸侯”、“诸侯将”皆反复出现,看似重叠词费,而紧张气氛正是由此构成。至《汉书项籍传》,则将其删削简化成:“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侯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当十,呼声动天地,诸侯军人人惴恐。”文字的确是简化了,而文章的气势、气氛也随之大大减弱。
其七,两个以上动词***统一个宾语例:《周本纪》:“四年,郑与虢君伐杀王颓,复入惠王。”
按:“伐”、“杀”二字,他书连用者少,意即伐而杀之。
其八,两个以上动词***统一个补语例:
按:“亡走保于莒”,意谓齐湣王败于济西之后,乃逃向莒,并以莒为依托而坚守下来。“亡”、“走”、“保”三动词连用,与《高祖本纪》之“南阳守走保城守宛”字法略同。今中华本断为“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使“于莒”这个补语只属于“保”,而与“亡走”无关,这种断法与史公原意不合。
其九,以动宾结构作动词用,取其形象例:《荆燕世家》:“今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功至大,又亲戚太后之重。太后春秋长,诸吕弱,太后欲立吕产为王,王代。”
按:“推毂”犹今所谓“推动”、“助成”。用“推毂”,取其形象。
其十,夹注句例:古人写字无标点,近二十年来之语法书也不再讲“夹注句”,标点古书者遇到夹注句遂不再特别标出,于是读者初遇类似字句遂坠五里雾中。
按:“民间为人牧羊”六字为“夹注句”,依今时的标点似应作“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总之,此六字如果不加处理,则会造成其前后两个小分句的不连贯,甚至使人觉得莫知所云。
以上十类,从语法上看来,有些是比较生疏、生硬的,古人一般不这么用;有些更是明显的有毛病,但是它们都不影响语意的表达,相反在描写人情、在铺叙事态上,还达到了一种正常语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这是形成《史记》语言特殊风格的诸项因素之一,是司马迁的成功。但这只是一方面,《史记》中还有一些句子是有毛病、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