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五峰集文言文答案

五峰集文言文答案

1. 文言文翻译

(原文)五峰常观禅师瑞州五峰常观禅师,僧问:“如何是五峰境?”师曰:“险。”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塞。”僧辞,师曰:“甚么处去?”曰:“台山去。”师竖起一指曰:“若见文殊了,却来这里与汝相见,”僧无语。师问:“僧甚么处来?”曰:“庄上来。”师曰:“汝还见牛么?”曰:“见。”师曰:“见左角,见右角?”僧无语。师代曰:“见无左右。”[仰山别云:“还辨左右么?”]又僧辞,师曰:“汝诸方去,莫谤老僧在这里。”曰:“某甲不道和尚在这里。”师曰:“汝道老僧在甚么处?”僧竖起一指。师曰:“早是谤老僧也。”《五灯会元》卷第四

(译文)

五峰常观禅师瑞州五峰常观禅师,和尚问:

“什么是五峰境?”

老师说:“危险。”他说:

“什么是境中的人?”老师说:

“堵塞。”和尚告辞,老师说:

“什么地方去?”他说:

“台山去。”老师竖起一个手指说:

“如果看到不同了,但来这里与你相见,”和尚无语。老师问:

“我什么地方来?”他说:

“庄上来。”老师说:

“你还看到牛么?”他说:

“见。”老师说:

“见左角,见右角?”和尚无语。老师代说:

“看到没有左右。”〔仰山另说:“还分辨左右么?”〕过会和尚告辞,老师说:

“你到各地方去,别埋汰我在这边。”他说:

“某人不道你还在这里。”老师说:

“你说我在什么地方?“僧竖起一个手指。老师说:“早是诽谤我的。”

《五灯会元》卷第四

2. 赵新年集现代文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1、不满(1分)、羞愧(1分)

2、(1)“只好”是只能够、不得不的意思(1分),写出了“我”当时的不情愿,表现我对父亲的不满(1分)。

(2)“久久地”是持续时间长的意思(1分),写出父亲“我”的疼爱、惦念和对自己不能给儿子美好人生的愧疚之情(1分)

3、欲扬先抑(1分);文章为了突出父亲朴实、无私、伟大的形象,前文先写了自己对父亲的不满、抱怨,父亲似乎是偏私、不公平的(1分)。

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一席话让“我” 的灵魂受到强烈的震撼(1分),使“我” 震惊、自责、愧疚(1分)。

5、“良心”是父亲朴实的做事宗旨(1分),(为了良心,父亲把上学的机会给了别人的孩子,把立孝子棒的机会留给了别人,无视养育多年的孩子对自己的憎恨和不满,把无限的愧疚和自责留给了自己,)以“良心”为题突出了父亲朴实而高大的形象(1分)。同时,父亲的良心也唤醒了“我”的良心和良知,凸显了文章的主题(1分)。

3. 黄伯思传,古文阅读答案

自幼聪颖,日诵书千余言,复述无遗误。少时习作诗词,文采甚丽。青年入太学,成绩屡占上游。元符三年(1100)中进士,授职磁州(今河北磁县)司户参军。不久,改任通州(今江苏南通)司户、河南府户曹参军。任满,留守邓洵辟为右军巡院,崇宁元年(1102),调任祥定九域图志编修官,兼六典检阅文字。不久,监护崇恩太后园陵使司,掌管笺奏。以修书恩,后又擢升为秘书省校书郎,累迁秘书郎。政和八年(1118)病故。[1]

个人成就

黄伯思著《东观余论》二卷

黄伯思学问淹通,自《六经》及历代史书、诸子百家、天官地理、律历卜筮之说,无不精诣。伯思好古文奇字,洛下公卿家商、周、秦、汉彝器款识,研究字画体制,悉能辨正是非,道其本末,遂以古文名家,凡字书讨论备尽。善篆、隶、正、行、章、草、飞白,皆精妙,亦能诗画。曾初,淳化中博求古法书,命待诏王著续正法帖,伯思病其乖伪庞杂,考引载籍,咸有依据。著有《法帖刊误》2卷,此书纠正了《淳化阁帖》不少错误。又著有《东观馀论》,另有《博古图说》11卷及《文集》50卷,已佚。 组合家具图册《燕几图》也是黄伯思所著。

黄伯思,字长睿,其远祖自光州固始徙闽,为邵武人。祖履,资政殿大学士。父应求,饶州司录。伯思体弱,如不胜衣,风韵洒落,飘飘有凌云意。自幼警敏,不好弄,日诵书千余言。每听履讲经史,退与他儿言,无遗误者。尝梦孔雀集于庭,觉而赋之,词采甚丽。以履任为假承务郎。甫冠,入太学,校艺屡占上游。履将以恩例奏增秩,伯思固辞,履益奇之。元符三年,进士高等,调磁州司法参军,久不任,改通州司户。丁内艰,服除,除河南府户曹参军,治剧不劳而办。秩满,留守邓洵武辟知右军巡院。

伯思好古文奇字,洛下公卿家商、周、秦、汉彝器款识,研究字画体制,悉能辨正是非,道其本末,遂以古文名家,凡字书讨论备尽。初,淳化中博求古法书,命待诏王著续正法帖,伯思病其乖伪庞杂,考引载籍,咸有依据,作《刊误》二卷。由是篆、隶、正、行、草、章草、飞白皆至妙绝,得其尺牍者,多藏弆。

又二年,除详定《九域图志》所编修官兼《六典》检阅文字,改京秩。寻监护崇恩太后园陵使司,掌管笺奏。以修书恩,升朝列,擢秘书省校书郎。未几,迁秘书郎。纵观册府藏书,至忘寝食,自《六经》及历代史书、诸子百家、天官地理、律历卜筮之说无不精诣。凡诏讲明前世典章文物、集古器考定真赝,以素学与闻,议论发明居多,馆阁诸公自以为不及也。逾再考,丁外艰,宿抱羸瘵,因丧尤甚。服除,复旧职。

伯思颇好道家,自号云林子,别字霄宾。及至京,梦人告曰:"子非久人间,上帝有命典司文翰。"觉而书之。不逾月,以政和八年卒,年四十。伯思学问慕扬雄,诗慕李白,文慕柳宗元。有文集五十卷、《翼骚》一卷。

二子:诏,右宣教郎、荆湖南路安抚司书写机宜文字;讠乃,右从事郎、福州怀安尉,裒伯思平日议论题跋为《东观余论》三卷。

4. 鲁直之字文言文阅读答案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络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⑤《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暴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已⑥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⑦,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义父不及见也。(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元枯:来哲宗赵煦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场休”都是人名。③绍圣:宋皙宗赵煦年号。④涪陵:地名。⑤怀素:唐代大书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⑥已:同“以”。⑦不诬:不假。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2.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1)罢:( )

(2)从:( )

3.说说“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谷草书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1.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2.(1)结束(完了,停止);(2)跟随

3.所以山谷曾经自己认为是在涪陵深得草书的真谛,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

4.疑;信;异乡孤征(意思相同即可)

5.(1)钱穆父的批评、指点;(2)得到了怀素的《自叙》帖;(3)自身的努力

5. 陶渊明集的文言文的答案

《〈陶渊明集〉序》阅读训练

萧统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①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②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③。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④志,与道污隆⑤,孰能如此乎!

(萧统《〈陶渊明集〉序》)

注:①迹:心迹,内心的真实情况。②跌宕:文章富于变化。③莫之与京:没有人能超过他。京,大。④笃:坚定。⑤污隆:沉浮。污,下降。隆,上升。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跌宕昭彰( )

②不以躬耕为耻( )

11.萧统高度赞扬了陶渊明的创作和为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选文和你的读书积累,从其诗、其文或其人的任一角度发表见解。

《〈陶渊明集〉序》阅读训练参考答案

10.①显著 ②亲自

11.从 陶渊明的诗歌、散文或人品的任一角度来谈均可,但必须体现平日读书积累。观点可与萧统相同,也可另有创见,但要做到自圆其说和不偏激。

答案举例:

①其诗语 言朴素,意境深远,开创田园诗派。如《饮酒》这首诗,名为饮酒,实则表达自己清静淡泊的人生态度。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耐人寻味的佳句。

②其 文语言晓畅,主题深刻。代表作《桃花源记》,其中虚构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豁然开朗”,“乃不知有汉”,“无人问 津”等句均具有恒久的魅力。

③其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慕荣利”,不为五斗米折腰,气节高洁傲岸,令人敬仰。

:逸风飞扬资源网整理

望采纳 谢谢!

6. 古文阅读及答案

[湖北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日:“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

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

既而各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以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

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

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

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

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

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

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异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

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 1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B.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乏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C.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D.幸先以我名告之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

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 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

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1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3分) 译文: (2)众相顾,迄无应者。

(2分) 译文: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1.A 12.B 13.D 14.C 15.(8分) ⑴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

(3分) ⑵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2分) ⑶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3分 [上海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16分) 冷泉亭记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

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洁澈,粹冷柔滑。

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①,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②,有相里君造③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最后作此亭。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①四封:四边疆界。②领郡者:担任州刺史的人。

③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 18.白居易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1分)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地搜胜概 概( ) (2)物无遁形 遁( ) (3)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甲( ) (4)佳境殚矣 殚( ) 20.下列对句中加括号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7. 四季读书法的阅读答案

很严肃的告诉大家:以下答案不是复制的,希望大家能给个好评,谢谢了。

1.为什么春季宜读"诸集"?

答:"诸集"是以肯定生命,启发希望,确定方向为主,读之能使人充满了乐观奋斗的信心,足以消解一切疑虑。

2.题目。。..

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夏季读《庄子》的寓言有什么作用?

答:有醍醐灌顶、恍然开怀、寒意逼人的作用,可以消暑。

4.秋季有什么特点?秋日省思宜读什么书?

答:既有肃杀之气,又有淡淡哀愁。宜读惊醒妄念、学会宽容的《老子》《宽容》之类的书。

5.冬季读《孟子》有何作用?

答:读通《孟子》,真力充塞、圆满具足,道德油然而生的作用。

8. 戴名世戴南山集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1.(2分)面对不断出现的雾霾天气,正视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所有人都必须有所作为,这已成为无可回避的时代课题。

2.(3分) 伤害了人的健康(1分),严重影响了交通系统的运行(1分),制约了经济的发展(1 3. (2分)通过引用论证(1分),有力地论证了要通过达成环保***识来促进所有人为治理污染担起责任。(1分)

4.(3分)不能。虽然两段文字都论述了面临挑战要有所作为,但第⑥段是从 *** 的角度来说的,第⑦段是从个人和企业的角度来讲的(1分), *** 环境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是个人与企业的环境行为的首要前提(1分),另外第⑦段和下文第⑧段 “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也在警告所谓汽车时代的沉重代价。”的论述相衔接。(1分),因此⑥⑦两段文字不能调换顺序。

5.(2分)参考答案:(1)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2)莫让雾霾天气如雾里看花,环境保护似水中望月(3)十面“霾”伏,四面楚歌(4)仙境楼阁把我绕,满街满眼是口罩(每句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