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人的潜意识中,有这样一种观念,一个事物,用汉字描述,就比较正规、严肃,反之,用假名描述,就比较不正规、不严肃。比如公司里面的董事,日语是“取缔役”,其实严格地说,这样写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写法应当是“取り缔り役”,也就是还包括两个假名。但日本人觉得,这个名称,由于夹杂这两个假名,给人感觉不正规,不严肃,不能产生董事的职务感与责任感,因而最后省略了这两个假名。
每年年末,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汉检)都要在古寺清水宫宣布年度汉字,至今已保持了13年。
“汉检”于1975年创立,当年第一次检定考试的参加者只有670人,到2007年,报名应试人数已达271万,猛增4000倍以上。应试者由3岁到90岁,超过了参加英语能力检定的人数。
汉字能力检定***分12级,考试的费用从1500日元起,逐级递增到最高的一级5000日元。
日本不少大学和高中将是否拥有“汉检”资格证书作为入学选拔标准之一。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也会不时来上一段《列子·汤问》或王安石变法一类的古文题目。
日语中的全部汉字约有几万个,常用的有几千个。日本人常读错汉字,是因为日语中每个汉字一般都会有两种读法:“音读”和“训读”。“音读”即模仿这个汉字从中国传入时的读音来发音,“音读”的词汇多是汉语的固有词汇。根据汉字传入的时代和来源地的不同,大致分为“唐音”、“宋音”和“吴音”等几种。“训读”则是按照日本固有语言来读这个汉字,“训读”的词汇多表达日本固有事物。
不少汉字有两种以上的“音读”音和“训读”音,比如“一”字,在日语中竟然有七种读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日语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的活化石。
日本人把汉字作为一个艰难又崇高的课题,写汉字时都很认真,一笔一画很规整,这是一种发自内心对汉字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