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库建设工作流程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是从单矿业权成果数据出发,经过数据规范化整理、数据采集、数据检查与验收、数据转换、数据集成与汇总等一系列过程形成的,囊括全国所有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数据库建设工作流程如图10-1所示。
为了保证入库的核查成果数据质量,需对各省提交的所有矿业权数据进行全面清理。主要内容包括:检查各省(区、市)登记数据库与核查数据库数据的一致性;对属性数据库内的采矿权实地核查对照表、探矿权实地核查对照表逐条、逐个数据项检查,对项目名称、发证类别、矿种、日期值、法定代表人等进行严格的有效性或存在性检查;对属性表与单矿业权成果数据(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对应关系进行检查;对各种空间要素进行全面检查等。
(二)数据模型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由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和相关基础数据组成。属性数据库包括单矿业权属性表、登记信息与核查信息对照表、单矿业权基本情况说明等数据;核查空间数据库包括AutoCAD或MapGIS、ArcGIS、PDF等格式数据和W ord格式的图件基本说明信息。相关基础数据包括基础地理、地质底图、词表、辅助规则库等。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空间数据库是由各省(区、市)的单个矿业权成果数据聚合而成(图10-2)。单矿业权成果数据包括采矿权、探矿权两种核查成果数据,每一个单矿业权又包括其相应的属性与空间数据(图10-3)。
(三)数据库形成过程
图10-4表明了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的集成过程。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不但存储全国、各省(区、市)的汇总成果数据,还保存每一个矿业权空间要素所对应的单矿业权所有不同格式的原始数据,以保证数据库不但可以满足不同形式、不同输入条件的查询与统计分析要求,还能完成对每一个单矿业权成果数据的管理,并根据需要展现指定单个矿业权的多角度、多层次描述的细节信息(包括对照表信息、A uto-CAD或MapGIS格式数据、ArcGIS格式数据、PDF格式信息、基本情况说明信息等),为其他数据库或系统提供第一手完整的原始资料和全国、省、市、县多级成果数据。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访问数据库中的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完成各种形式的查询、统计、分析、空间浏览、空间分析、空间计算等操作。
图10-1 数据库建设工作流程
(四)核查空间数据生成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属性库可采用两种方法生成空间要素:
(1)分省提取单个探矿权属性数据的区域坐标,生成经纬度的ArcGIS Shapefile格式的面、点;再将31个省的合并成全国探矿权分布要素(面、点),采矿权与之类似,所不同的是在生成之前要将直角坐标转换成经纬度坐标后再去生成经纬度的ArcGIS Shapefile格式的面、点;
图10-3 单矿业权数据模型
(2)同时提取全国所有的探矿权或采矿权,按第一种方法中生成要素的过程生成对应的ArcGIS Shapefile格式的经纬度面、点。将最后生成的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空间要素导入到空间数据库,其他基础地理、地质图等也统一入库,为空间数据浏览、查询与分析、制定专题图提供数据基础。
图10-5表示了使用单个矿业权区域坐标生成对应的空间要素的示意图。图10-6给出了使用各省采矿权核查或探矿权核查的属性数据生成ArcGIS Shapefile格式的空间数据流程,生成的省级矿业权成果图层有采矿权核查面、采矿权核查点、探矿权核查面、探矿权核查点,再将同类各省的合并成全国图层。当然也可以一次性生成全国的采矿权核查面、采矿权核查点、探矿权核查面、探矿权核查点。
图10-4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形成过程
图10-5 单个矿业权区域坐标生成要素示意图
(五)核查数据入库
(1)属性数据入库。将各省提交的省级矿业权实地核查属性数据导入全国库,形成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属性数据库。在导入过程中,分别对重号、有效性等进行检查。
图10-6 核查属性数据生成ArcGIS空间数据流程
(2)单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入库。单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保存,第一种为以操作系统文件形式保存在数据库外面;第二种将所有单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压缩成一个文件,以大对象形式保存到数据库中。
(3)空间数据入库。使用ArcCatalog或系统工具通过ArcSDE将采矿权核查点、采矿权核查面、探矿权核查点、探矿权核查面以及其他空间数据导入到Oracle数据库中,从而形成一个属性与空间及单矿业权一体化存储的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空间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