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伦纳德·迈尔《音乐的情感与意义》

伦纳德·迈尔《音乐的情感与意义》

《音乐的情感与意义》不是从哲学角度而是从心理角度,不是从作曲家创作音乐的角度而是从欣赏者的审美经验的角度来探讨音乐的情感和意义问题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在关於本书作者伦纳德?B.迈尔的条目中写道:「他因为在《音乐的情感与意义》一书中阐述的有关音乐的意义的理论而最为著名,……六十年代,在美国,迈尔关於音乐的解释,最为广泛地被接受。」本书出版三十多年来,作为西方音乐美学代表性著作之一,在美国十分流传,许多大学把它作为音乐美学、音乐分析学甚至音乐教育学的重点读物之一。本书现已译成波兰文及塞尔维亚-克罗迪亚语出版。

本书作者伦纳德?B.迈尔(Leonard B.Meyer,1918-)英国著名音乐美学家、理论家和文化史家,宾夕法尼亚大学本雅明?弗兰克林音乐与人文学科教授,曾荣获美国文理科学学会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等荣誉称号。作者先後在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执安大学等处任教,并曾被邀请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印第安那大学等作过声誉很高的系列讲座。除本书外,他已出版的著作有:《音乐的节奏结构》(1960,与G.W.库珀合作,已译成日文出版),《音乐、艺术与观念——二十世纪文化中的样式与预言》(J967,已译成朝鲜文出版).《音乐的解释;文章与考察》(1973),《风格与音乐:理论、历史和意识形态》(1989)。此外还在美国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及音乐评论文章数十篇。

二十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哲学领域中经验主义盛行,理性主义相对削弱,心理学各种流派蓬勃发展。美学界摒弃了过去思辨的、形而上学的对”美”的探讨,转而重视对审美经验和艺术问题的研究。音乐美学也具有相应的转变:强调从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角度研究音乐;强调从音乐的事实出发研究音乐自身的规律。本书正是带有这样的时代特徵。作为美国战後第一代音乐美学家,迈尔具有强烈的开创意识,他在重新审视以往音乐美学理论的基础上,一方面大胆而谨慎地吸取和运用当代认知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最新成就,同时又坚持从音乐的实际出发。他广泛地参考和借鉴了自本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比较音乐学及音乐分析学的研究成果,打破传统的欧洲中心论,尽可能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广阔多样的东、西方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这样作,不仅开阔了读者的视野,给音乐美学的研究带来新的气息,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得他从丰富的音乐实际中概括出来的理论更具有普遍意义。

关於音乐的意义问题,音乐界长期存在著自律论与他律论之争,本世纪以来,几乎形成僵局。这种形势迫使有创见的音乐美学家另辟蹊径去探讨音乐的本质问题。迈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一条将二者取长补短统一起来的路子。他首先针对自律论与他律论各自面临的难题,提出了两种意义(绝对意义与参照意义)并存的主张,并且深入细致地论证和分析了音乐的绝对意义(与自律论某些观点相似)的构成、性质和特徵,及其与音乐的情感反应的关系等等。这对於人们理解和掌握音乐的形式美、音乐形式的表现意义及其在审美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很有启发。在这一方面,可以说,他深化了汉斯立克(E.Hanslick)理论中的合理部分,而又批评和纠正了汉斯立克的偏激的主张。对於音乐的参照意义(与他律论基本观点相似),作者是竭力为之辩护的。虽然他已经声明本书的重点放在绝对意义及其所唤起的情感反应的问题上,但是他关於参照意义的论述是真切而富有创见的。他从理论上阐明了音乐激起人们参照性情感反应的途径及其所具有的间接、复杂和多样等特性。这样作有利於探讨他律论所面临的难题,同时又便於克服某些片面而夸张的认识。

作者认为音乐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音乐的意义存在於音乐的参加者(作曲者、演奏者)与欣赏者的交流关系之中。本书直接从音乐作品的接受者、体验者和欣赏者的角度来考察音乐的审美过程,重视音乐听众的参与意识,强调欣赏者主体所起的作用。迈尔关於欣赏过程中听众的知觉、注意、想像、期待和情感体验等心理过程的论述,以及对欣赏中的个人性及其对音乐作品内容的填充和丰富等问题的探讨,无疑对我们音乐创作、批评和音乐美学研究等领域都会有所启发。可贵的是,他的主张与六十年代才兴起的接受美学有相似之处,但又避免了後者一些走入极端的趋向。他虽然强调听众的参与和创造的作用,但他认为在整个审美过程中,起著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音乐作品本身。

在论述音乐如何唤起人们情感反应问题时,迈尔论述有关音乐中的期待的理论。尽管人们在欣赏过程中对这种感知现象的产生,早就有所觉察,但是把它提高到理论上并且加以比较系统的阐述,在过去音乐美学著作中还是少见的。其它关於音乐的风格、音乐的装饰、音乐的小调式等问题的论述,作者也都有他独特的见解。难怪此书出版以後,不仅受到音乐美学、心理学和美学界的好评,而且也得到民族音乐学、音乐分析学家们的欢迎。

最後,本书虽然涉及到了音乐中的两种意义的关系问题,但可惜没有展开论述,这有点美中不足。读者必然会问是否所有的乐曲都并存著两种意义?特别是对於没有歌词、没有标题的纯音乐来说,这两种意义如何并存於同一个音乐过程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人们能否通过这两种意义的相互结合、渗透、转换等去进一步领悟乐曲的内容呢?也就是说,听众如何把握这两种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来领悟乐曲的深层意义呢?作者在本书末尾提醒人们注意的那个问题,即,如何解释一首乐曲中感情(或内涵、心境)连续的基础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实际上正是与音乐中两种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问题有关。当然,这就牵涉到如何进一步探讨音乐的表现与形式、音乐的情感与形式亦即音乐的内容与形式如何高度统一的问题了,而这正是音乐美学中最难对付的问题之一。

翻译音乐美学著作,对我来说,难度是相当大的,所幸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迈尔教授的亲自指点和帮助,这对於准确地理解作者意图无疑是极有帮助的。我还要感谢钟子林、王次炤、俞人豪、陈自明、安平、尹鸿书等同志,为的是他们或同我切磋译文,或为我提供亚、非、拉音乐的知识。此外我还应当感澍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江溶、冯棠及其它有关同志,由於他们的耐心审阅及承担各种繁琐的出版事务,使得这本译著能及早地与读者见面。最後,我谨以这本译著作为向第四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座谈会的献礼,并诚挚地欢迎广大读者对它提出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