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当行戏曲理论术语。一些曲论家在谈到戏曲的“本色”和“当行”时,常常把二者并提。其实,这二者是紧密相关,但仍有区别。明·吕天成《由品》概括:“当行兼论作
法,本色只指填词”。而在具体的剧论中,“本色”涵义已在扩大,它不仅指戏曲语言,而且指戏曲作品总体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对“本色论”的强调,是在明代中后期。当时戏曲界“时学风”和“道学风”泛滥,戏曲作品充满雕琢堆砌,华丽空论,许多曲论家不满于这种现象,对戏曲的本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因多家对“本色”理解不同,有的只论戏曲语言的本色,如何良俊、沈璟、吕天成、冯梦龙等;有的兼论戏曲语言和艺术风格的本色如徐渭、王骥德、凌黯初等。但他们对戏曲本色问题的深入探讨给戏曲界树立了一面旗帜,即戏曲创作曲文必须通晓易懂,不雕琢、不卖弄,做到浅深相宜,雅稚***赏。
关于“当行论”,各家也有不同的解释,但基本上都从戏曲剧场、舞台演出的实际情况
出发来谈戏曲创作的具体技巧待方法。明着各曲论家王骥德详细改述“当行”、“贵剪裁,贵锻炼,以全帙为大间架,以每折为折落,以曲白为粉垩,为丹·;匆落套、勿不经;勿太蔓,蔓则局懈,丽优人多删削;勿太促,促则气迫,而节奏不畅述;毋令一人无着落,毋令一折不照应。传中紧要处,只管敷行,又多惹人厌憎;皆不审轻重之故也。……其词格俱妙,大雅与当行参间,可演可传,上之上也”。(见《曲律·论剧戏》)另外,李渔的《李翌翁曲话》可以说每一章节都在阐述戏曲创作与演出的专行问题,《曲话》是最具实际可操作性“当行”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