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 [jì]
一、名词:
(1) 形声词。从北,从“异”( yì),“异”亦声。“北”指“北方”、“中原之北”。“异”意为“***有的田地”。“北”与“异”联合起来表示“中原之北的由农民和牧民***同拥有和经营的田地”。
本义:(古代)中国北方的由(夏族)农民和(少数民族)牧民***同拥有的田地。农业和牧业混合生产的田地。
特指:州名。古九州之一的冀州。
说明:西周初期,叔虞封唐,唐地在今山西南部。叔虞被“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正,疆以戎索”。所谓“启以夏正,疆以戎索”,就是在唐地启用夏历(周天子的王畿地区和鲁国等其他姬姓封国一律使用周历。国家统一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全国只使用一种历法,即“王法”。周成王这是给唐国以使用前朝旧历的特权,属权宜之计),并以戎狄的绳索作为田地丈量的准绳(实行全国统一的度量衡制度也是国家统一的显著标志之一。周成王这是给唐国以使用少数民族度量衡标准的特权,亦属权宜之计)。由此记载可知周初(公元前一千年)时,山西南部地区还是夏戎混居的地方。夏族种田而戎狄放牧。山西南部地区是古冀州的一部分。
(2) 同本义
冀,北方州也。从北异声。——《说文》
两河间曰冀州。——《尔雅·释地》
河内曰冀州。——《周礼·职方氏》。朱骏声曰:“地亘今盛京 直隶山西、 河南各府州, 淮南地形,正中 冀州,曰中土。”
惟彼陶唐,有此 冀方。——《书·五子之歌》。 孔传:“ 陶唐帝 尧氏,都 冀州,统天下四方。”
(3) 古代国名。在今山西省河津县东北
(4) 河北省的简称
(补充)远古时期,华北平原还在形成期的时候,这里人烟稀少,周围部落都可来此活动,是***有之地,字原表意:“北”“田”“***”,就是北方的这个地方属于所有人的。
(5)冀希于希望之洲。
二、动词:
(1) 假借为“觊”。希望,期望
吾冀而朝夕修我。——《国语·鲁语》
冀至珠庭焉。——《史记·孝武纪》
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韩非子·五蠹》
冀三横唯余其一。——《世说新语·自新》
冀君实或见恕。——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当事者冀其少艾,公(袁可立)自谓老当愈辣。——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冀缓急或可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冀其成功;希冀;冀图、冀愿(希图;希望;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