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图书市场好像没有可以称得上品牌的图书。
品牌,按照汉语的字面讲就是商品的名号,与“品牌”这个词对应的英语单词brand的意思是“商标,牌子,烙印”。但在商品营销学中,品牌这个概念的含义比字面意义更丰富一些。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籍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简单地说,品牌是加在商品或服务上的一个标记,这个标记使这种商品或服务区别与同类商品或服务。
品牌对于企业来说代表企业的精神,代表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对于竞争对手来说是企业的竞争手段。
在现代普通商品生产和销售中,品牌的重要性无须多说。一个声誉卓著的品牌,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给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个品牌的创立,固然需要依赖广告宣传扩大影响,但品牌的根本是上乘的质量和良好的信誉。假如没有后者的支撑,无论广告宣传如何天花乱坠,都无法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反倒有欺骗消费者之嫌,最终会失去消费者。1996年秦池在中央电视台广告招标中以6666万元夺得头标,秦池酒名扬海内。1997年秦池再次以3.212118亿元夺得头标,但巨额广告支出和标王的荣耀并没能给秦池带来滚滚财源,而是苦酒一杯。巨额资金的支出使得秦池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时捉襟见肘,生产线不够,便采购川酒勾兑。怎料东窗事发,秦池名声扫地,产品大量积压,广告费无从着落,“标王”终于悄然退场。
图书也是商品,从这个角度讲,图书也应该有品牌。问题在于构成图书品牌的是什么?加在图书上的哪些标记使一种书区别于另一种同类的书?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书名和作者。假如抛开版本差异,可以说同一作者的同名著作,无论是手写还是印刷,无论由哪家出版社出版,其内容都是相同的。书名和作者并不能把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同一种书区别开,因此书名和作者并非构成图书品牌的要素。
其次需要考虑的是编者、注释者和译者。同样的材料,由不同的编者来处理,其结果可能有巨大差异。编者的趣味、见识、学问都体现在其编纂的作品中。注释者的情况与编者类似。同一部著作,经过不同的注释者解释,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译者是两种语言的沟通者,在翻译作品中体现着译者对原作的理解,译者对翻译的态度以及译者的语言风格。同一部著作,由不同的编者、注释者和译者来处理,必定造成差异。因此,编者、注释者和译者是构成图书品牌的一个要素。
第三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出版者。出版者对图书的选择有自己的原则和品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出版者的名字代表一种精神,代表一定的编辑实力,代表一定风格的装帧、印刷和装订。
第四个需要考虑的图书系列或丛书。一套丛书,有一定的选题原则和设计风格,选题原则决定入选的图书,使一套丛书区别于同类的其他丛书;设计风格服从于选题原则,也使一套丛书在外观上区别于其他丛书。丛书名就代表这些东西,它也是加在一种图书上的特殊标记。
从以上的简单考察,可以看出构成图书品牌的主要是三个要素:1. 编者、注释者和译者;2. 出版者;3. 丛书。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图书出版业是一个分工细致、控制严格的垄断行业。出版社可以出版的图书种类,每年出版的图书品种数量都是由政府部门严格控制的。在计划控制下,构成图书品牌的那些要素并不能发挥作用。随着改革开放,政府对出版业的控制逐渐放松,各出版社之间才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竞争。原来的国家级大出版社由于历史的优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图书品牌。自解放初期各出版企业重组和调整以来,人民出版社负责出版政治书籍和革命导师、领袖著作,商务印书馆负责出版外国学术名著和外语词典及教材,中华书局负责出版中国古籍,人民文学出版社负责出版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翻译作品。这些出版社由于编辑力量雄厚,风格严谨,出版的各种书籍质量上乘,它们的名字就是很好的品牌,在改革开放初期,成为读者购书的首选。1978年成立的上海译文出版社凭借“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1986年恢复独立建制的三联书店,凭借其历史声誉和新推出的“西方现代学术文库”、“学术前沿”、“文化生活译丛”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品牌。
但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国家级大出版社并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没有积极开拓新产品,有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只是翻印旧书,对已有的品牌也不加珍惜,甚至丢弃了自己的品牌。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同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无疾而终;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从书”只是旧书换新皮,很少新品种。最糟糕的是中华书局,不仅没有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整理出版中国古籍,在对图书市场缺乏认真研究的条件下,花费大量资金盲目推出教辅类图书和旅游读物,出版价格昂贵的白话二十四史,造成大量图书积压,使自己陷入了困境。
而一些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新成立的小出版社,在国家级大出版社的夹缝中,凭借敏锐的眼光和魄力,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发展壮大起来。其中有两个出版社值得一提,一是广西的漓江出版社,一是江苏的译林出版社。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成立的漓江出版社,最初凭借“外国文学名著”从书崭露头角。这套小从书有意避免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重复,选择了一些被“外国文学名著丛书”遗漏的外国文学名著,对译者的选择也很严格,其中不少是研究外国文学的专家。这套小丛书中的文学名著篇幅不大,用小开本印刷,价格低廉,颇受欢迎。随后推出“获诺贝尔文学奖从书”,系统介绍二十世纪各国文学。可以说,正是这套大型丛书奠定了漓江出版社在中国出版业的地位。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最初的选题颇为保守,其定位虽然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但真正能够代表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的一些经典之作却被排斥在外,譬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1988年成立的译林出版社,针对广大读者了解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迫切愿望,不失时机,于1989年推出普鲁斯特的主要作品《追忆似水年华》第1册《在斯万家那边》,1991年出版最后一册《重现的时光》,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将这部巨著全部出齐了。为了尽快推出这部巨著,出版社选择了十几位译者分工合作翻译。这虽然不是很好的办法,但出版社对译者的选择还是比较严格的,这些译者多半是高等学校的法语教师,在此之前已有翻译作品出版。更重要的是这些译者对这部巨著的翻译都非常认真。责任编辑韩沪麟本人就是研究、翻译法国文学的学者,这也是翻译质量的一重保障。
在成功推出普鲁斯特的的巨著之后,1994年,译林出版社又用半年多的时间出版了萧乾、文洁若翻译的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上中下三卷)。这两位著名的翻译家不仅把这部令人费解的巨著翻译成了中文,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还添加了很多注释。
这两套巨著的翻译出版,为译林出版社带来了良好的声誉。随后又推出“世界文学名著”丛书,这套丛书到现在已经出版近200种,成为国内同类丛书中最大的一套。如今的译林,已经不是出版业的小老弟,每年出版图书近500种,大多数还不断再版,每年出书总码洋超亿元。
出版社要在读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必须坚持不懈地为读者提供好书、新书。创造一个图书品牌不容易,要把它保持下去,发扬光大,也许更难。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同编辑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这两套丛书没有能够生存下来,实在令人遗憾。更令人遗憾的是这两家出版社对图书市场的反应非常迟钝,对很多读者迫切需要而又早已绝版的书不予再版,以至被其他出版社抢走出版权。譬如,罗念生翻译的希腊悲剧和喜剧,多半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罗念生和周启明(作人)***同翻译的三卷《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也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但这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不可多得的翻译精品中,只有6种在1979年再版过,其中大部分没有再版。《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中周作人翻译的13部,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购得出版权,仍以《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的名字在2003年作为“苦雨斋译丛”中的一种出版。罗念生去世后,其翻译作品的出版权被上海人民出版社购得,2004年出版了《罗念生全集》。草婴独自翻译的12卷《托尔斯泰文集》原本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名牌产品,1997年却由外文出版社和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2004年又以《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之名,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两家出版社对自己的品牌不加珍惜,对自己出版过的优秀作品不予再版,听任其版权流失,却热中于出版无甚价值的英美畅销书,简直愚不可及。
图书业界有识之士已陆续发表高见,阐述了“品牌战略是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图书品牌化是21世纪中国书业的必然选择”等鲜明的观点。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老牌出版社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不仅在于它们有悠久的企业发展历史,更在于它们有众多的不可替代的品牌图书作为依托。
大凡成功的企业经过了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到品牌经营几个阶段,品牌经营可以说是成功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最高层次。据有关资料表明,当今世界生产的著名品牌在整个产品中所占比例不足3%,但其拥有的市场份额则高达40%以上,销售额超过50%。由此可见,谁拥有品牌产品,谁就拥有消费者,谁就赢得市场。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图书、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学术类图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考研和社科类图书等,都已成为一种品牌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其成功的原因就在于,这几家出版社根据自身的专业经验、优势特色、规模大小、资金实力、编辑水平等准确设计自身的市场定位,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有选择有侧重地营造主导品牌图书,树立起恒定的品牌形象,拥有广大而稳定的目标读者群,最终赢得了极高的市场占有率。这说明,出版企业应把营造品牌图书作为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相同的感受:在眼花缭乱的同类商品面前,我们更愿意选择那些知名度、信誉度高的品牌产品,即使价格昂贵也在所不惜,因为它更能使消费者满意、放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品牌效应,图书亦如此。读者对于品牌图书的认同心理直接形成了一种购书定势。比如:要买典籍类图书会去找中华书局,要买工具类图书会去找商务印书馆,要买文学名著会去找人民文学出版社,要买外语类图书会去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农民朋友要买农业实用科技类图书会去找金盾出版社。由此可以看出,出版社在缔造品牌图书的过程中,也成功地把自己推上了品牌出版社的位置。具有这样的品牌形象还可带动本社其他图书的销售,获取图书出版的最大效益。遗憾的是,我国出版业目前拥有的品牌还寥若晨星,现在已到了张扬品牌意识和呼唤出版品牌诞生的时候了,让我们张开热情的双臂拥抱品牌吧。
(作者单位:山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