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汉语空间方位词的语义认知分析]认知语义 汉语

[汉语空间方位词的语义认知分析]认知语义 汉语

在人类与大自然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形成了空间方位的概念。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风格。汉语博大精深,其中所包含的方位词更是色彩缤纷的。本文对汉语方位词的语义进行了认知对比分析,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空间方位词,推进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和理解中的应用。

汉语 空间方位词 语义分析 认知分析

汉语中的空间方位词是我国特定的社会文化的产物。这些空间方位词的语义表现出的异同也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对空间方位的认知异同。本人做学校三助岗位的工作教流学生汉语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一道题:朗读下列各组会话并指出说话人或话中人的位置。

(1)A:他上来了吗?

B:还没有呢。

(2)A:麦克从山上下来了吗?

B:他还没下来呢

(3)A:外边太冷,快进屋来吧。

B:我不进去了,家里还有事。

(4)A:林老师进教室去了吗?

B:刚进去。

(5)A:你爸爸回家去了吗?

B:回来了

这些题考察的是留学生对空间方位词的理解。空间方位是人类最直接的体验方式。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思维方式,对空间方位认知模式既存在***性又存在差异,这必然会反映在各自的语言中。汉语空间方位词是指汉语中专门用来表示物体空间方位和位置的一类词语。在自然语言中,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并不能简单地通过词语本身的语法符号来作为唯一的确定因素,空间方位词的语义是依赖于语境的。要将自然语言转换为图形图像系统输出,则必须正确理解语句中空间方位词的语义。

方位词是虚词,和实词相比,它的意义比较空泛,但和其他虚词相比,它的意义又相对较实。吕叔湘先生(1965)曾提出“定向性”与“泛向性”两个概念,照我们的理解“定向性”是指方位词的所指是它们各自的实际方位,而后者则不能从实际方位去理解,“泛向性”实际上也就是方位词词义的进一步虚化,为了对“上/下”的方位实指义进行分析。我们首先看这二者的词典释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96)对“上”的释义是“位置在高处的”;对“下”的释义是“位置在低处的”根据释义,不难看出“上/下”显示着“位置高”和“位置低”的对立。以下的分析都是建立在这一义基本语义基础上的。先看下面几个例句:

(6)干脆不出门,闷了就独自上山散步。(张其均,1995)

(7)这时,甘在华下车追赶并再次鸣枪警告。(“六个恶魔等待过堂”《重庆晚报》2003年10月16日第九版。)

(8)他病了几个月,现在才能下地。(《现代汉语词典》,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

“山(坡)”是讫点,主人公住处是起点。起点低,讫点高,是由低处到高处的运动。“车(上)”是起点,地面是讫点,起点高,讫点低,是由高处到低处的运动。“地(面)”是讫点,“床(面)”是起点,起点高,讫点低,是由高处到低处的运动。在这里“上/下”分别表示上升和下降的运动,而这正是他们作为运动义动词最基本的用法.

我们来看原型意义上的“上/下”。原型范畴(prototype)这个术语一般可以用来指某种范畴的中心成员或中心成员群(the cluster of central members),它是人们对世界类化(或称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换句话说,人类以原型为参照点认识世界并从认知上使其范畴化。在现代汉语里,“上/下”这种标记空间关系的方位词在言语中常以“X上/下”的结构出现,如“桌子上/下”“操场上/*下”“床上/下”“(字写在)纸上/*下”“边境线上/下”。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解释,空间概念的形成是人类最初的认知成果之一。而建立空间范畴又是从认识人类自身开始的。王祥荣(2000)曾做实验来探讨儿童习得“上”“下”类方位词的机制。文中指出,儿童在进行方位辨别时首先选择自身作为参照基准,在成人的言语、动作双重示范和不断强化下,儿童通过自己的反复练习,逐步建立起方位“上”和抬头这一动作的有机联系。作为生物个体,人可以把自身的躯体进行不同维度的切分――从垂直维度上分出“上/下”,从内包(封闭)维度上分出“/外”,从面与背的朝向分出“前/后”,从四肢的相对位置分出“左/右”(周统权2003)。显然,我们的躯体就是一种原型(客体原型),是我们赖以建立空间范畴的认知参照点。

再回到刚开始的留学生练习题。动词“来”和“去”用在一些动词后作补语表示动作趋向。表示动作向着说话人或所谈及事物的方向时用“来”;表示动作背着说话人或所谈及事物的方向时用“去”。例如,上来吧(说话人在上边);上课了,快进来吧(说话人在里面);他回家去了(说话人在家外面)。但如果宾语是处所词时,要放在动词之后,“来/去”之前。例如:我到小赵家去了/我正好要下楼去/我们进教室去吧。宾语是表示事物的词语时,可放在“来/去”之前,也可以放在“来/去”之后。例如,他带了一个相机来/他带来了一个相机。练习题中的第五题A:你爸爸回家去了吗?B:回来了。这个情况较复杂。我们可以设想妈妈在加班,爸爸已经回家了,然后妈妈给家里打电话,儿子接到电话后的对话。所以A不在家,B和爸爸在家。

语言处理者可以通过参照点达成对目标的接触,一个参照点所可能建立起来的目标的总和构成领地。领地实际上就是一个心理空间。我们可以用参照点对上述现象的使用作出解释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想认知模式。我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然后再到其他也就是说,以自身为参照点转移到目标。通过对汉语方位词的语义进行认知对比分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空间方位词,并有助于推进文化因素在语言理解和学习中的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

[2]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3]崔希亮.空间关系的类型学研究[J].汉语学习,2002,(1):1-8.

[4]赵世开.英对比语法论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