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道潜留别》
(宋·苏轼)
为闻庐岳多真隐,故就高人断宿攀。已喜禅心无别语,尚嫌剃发有诗斑。
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到后与君开北户,举头三十六青山。
注释
1.《汉语大词典》:剃发(剃发) 拼音:tì fà
落发出家。《释氏要览上·剃发》:“《因果经》云:过去诸佛,为成就无上菩提,舍饰好,剃须发。”《魏书·房崇吉传》:“ 崇吉 夫妇异路,剃发为沙门,改名 僧达 。” 宋?苏轼?《次韵道潜留别》:“已喜禅心无别语,尚嫌剃发有诗班。” 赵朴初?《僧伽和佛的弟子》:“根据佛制,剃发、染衣、受戒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剃发染衣的用意是为了舍弃美好的装饰,实行朴素无华的生活。”
2.《汉语大词典》:诗斑(诗斑) 拼音:shī bān
指因作诗辛苦而生出的花白头发。 宋?苏轼《次韵道潜留别》:“已喜禅心无别语,尚嫌剃发有3诗斑。” 王十朋 集注:“ 唐 僧诗云:发为作诗斑。”
3.《汉语大词典》:三语(三语) 拼音:sān yǔ
(1). 晋 王衍 向 阮修 问 老 庄 与儒教异同, 修 以“将无同”三字答之,犹言该是相同吧。见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以指应对隽语。 唐?王维?《同崔傅答贤弟》诗:“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 宋?苏轼?《次韵道潜留别》:“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参见“ 三语掾 ”。
(2).指 宋 赵鼎 评论 邵伯温 的三句话。《宋史·儒林传二·邵伯温》:“ 赵鼎 少从 伯温 游,及当相,乞行追录,始赠秘阁修撰,尝表 伯温 之墓曰:‘以学行起 元祐 ,以名节居 绍圣 ,以言废于 崇宁 。’世以此三语尽 伯温 出处云。”
4.《汉语大词典》:八还(八还) 拼音:bā huán
佛教语。谓八种变化相,各自还其本所因由处。 宋?苏轼?《次韵道潜留别》:“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 宋?范成大?《次韵龚养正送水仙花》:“色界香尘付八还,正观不起况邪观。”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