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宗明义,讲人生的大道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中“静而后能安”一句,有的书解释为“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究竟对不对呢?
“静而后能安”是先静后安,那么“静”和“安”在古代意思肯定是不一样的。它们各是什么意思呢?
现代汉语中有“安静”一次。《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为:①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如,病房里很安静。②安稳平静。如,孩子睡得很安静,过了几年安静生活。从这个解释中,我们看不出“安”和“静”之间区别的蛛丝马迹。
《古代汉语词典》对“静”字的解释之一为:平静。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对“平静”一词的解释(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和动荡),“静”应该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的、看不见的状态,可以解释为:心地宁静。
《古代汉语词典》对“安”字的解释之一为:安稳,稳定,并举例:安如泰山。可见,“安”表示的是一种外在的、像泰山那样看得见的安稳状态。而“安”作为与心地宁静相对的外在状态,表示的就应该是一种身体的状态了,可以解释为:身体安稳。
这样,“静而后能安”就可以翻译作:心地宁静才能身体安稳。我们今天常说的心静则身安,心静才能坐得住,就与“静而后能安”的意思非常一致或接近了。
三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嵇康在其著作《养生论》中说:“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而国乱于下也。”这段话中的“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是说,内在的心神如果躁动不安,不能做到宁静,外在的身体就会丧失常态,呈现不安稳状态。这恰恰从反面说明了“静而后能安”的道理。
苏洵《权术·心术》中“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就是做到“静而后能安”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