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三国中生僻字:邕 搦 擐 猊 擢 贲 赍 辔 旻 鄠 潸 敕 绶 沗 隗 ?

三国中生僻字:邕 搦 擐 猊 擢 贲 赍 辔 旻 鄠 潸 敕 绶 沗 隗 ?

邕 yōng (1) 、ㄩㄥˉ (2)、 古同“雍”,和睦,和谐。 (3) 、古同“壅”,堵塞。 (4)、〔~江〕水名,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5)、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别称。 (6)、 郑码:ZDJY,U:9095,GBK:E7DF (7)、 笔画数:10,部首:邑,笔顺编号:5552515215 (8)、五笔:vkcb

yōng 〔名〕(1) (会意。从川,从邑。水流(川)围困城邑。本义:四方被水环绕的都邑) (2) 同本义 [city surrounded by waters] (3) 古地名,即邕州 [Yong prefecture],在广西南部,约相当于今南宁市及邕宁、武鸣、隆安…等县地 (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简称 [Nanning]

编辑本段词性变化

邕 yōng〔形〕 (1) 通“雍”。和睦 [harmonious] 上元甲子,肃邕永享。——《汉书》 君臣邕穆。——《晋书·乐志下》 将何以光赞时邕。——《宋书·礼志》 (2) 又如:邕邕(和乐的样子);邕穆(和谐的样子);邕睦(和睦,和洽);邕熙(和睦兴盛);邕文(雍容大雅的文章)

搦 nuò 握,持,拿着:搦管(执笔)。按下。摩。挑惹:搦战(挑战)。

◎详细解释:

搦 〈动(1)(形声。从手,弱声。本义:用力按压) (2)同本义 [press] 搦,按也。――《说文》 桡之。――《考工记·弓人》。注:“桡搦其干。”搦秦起赵。――左思《魏都赋》 (3) 拿或握在手中 [hold in hand;take up] 舟子于是搦棹。――郭璞《江南赋》 (4) 又如:搦管;搦掉 (5), 挑斗;惹 [challenge] 又下将战书来,搦俺十八路诸侯相持。――元·郑光祖《三战吕布》 搦战 nuòzhàn [challenge] [近]∶挑战 出马搦战 引军搦战 搦 nuò ㄋㄨㄛˋ (1) 握,持,拿着:~管(执笔)。 (2) 按下。 (3) 摩。 (4) 挑惹:~战(挑战)。

擐 huàn (形声。从手,睘(qióng)声。本义:穿) 同本义 [wear] 擐,贯也。――《说文》 服兵擐甲。――《国语·吴语》 射擐甲胄。――《淮南子·要略》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左传·成公二年》 擐 huàn ㄏㄨㄢˋ 穿,贯:~甲执兵。

猊 ní〈名〉 (1) 也称“狻猊”,即狮子 [lion] 微风不动金猊香。——陆游《大风登城》 (2) 又如:猊座(佛教语。即狮子座);猊糖(制成狮形的糖);猊炉(雕成狮形的香炉)

擢动1、(形声。从手,翟(dí)声。本义:抽引,拉拔),同本义〖extract;drag;pullout〗 擢,引也。——《说文》 擢,拔也。——《方言二》 拔根曰擢。——《小尔雅》 擢贾之发,以赎贾之罪,尚未足。——《史记·范雎列传》 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枚乘《上书谏吴王》 卓齿之用齐也,擢闵王之筋,悬之庙梁。——《韩非子·奸劫弑臣》 蔚鹅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宋·苏轼《惠州李氏潜珍阁铭》 车上御驰马,蓬中擢舟船。——汉·王符《潜夫论》 风起,风起,擢入白擢花里。——明·刘基《如梦令·题画》 又如:擢筋剥肤(擢筋割骨。犹言抽筋剥皮。比喻剥削深重残酷);擢发(拔下头发) 2、选拔〖select〗 擢,今俗凡迁官曰擢。擢,犹升也,进也。——《正字通》 又如:擢佐(选拔辅佐人才);擢奇(选拔奇才);擢举(选拔荐举) 拔官,提升官职〖promote〗 程乌、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后汉书·公孙述传》 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梁启超《谭嗣同传》 时瑞已擢嘉兴通判。——《明史》 又擢瑞户薄主事。 又如:擢引(提拔);擢任(提拔任用);擢拔(提拔);擢拜(提拔授官);擢进(提拔进用);擢叙,擢序(提拔叙用);擢授(提升);擢登(犹擢升) 3、耸出〖erect〗 擢干方数尺,幽姿已苍然。——韦应物《郡斋移杉》诗 又如:擢本(高耸的样子);擢拔(犹耸出,耸拔);擢削(耸立突出的样子);擢干(谓树干挺生、耸拔) 登,及〖passthecivilexamination〗。如:擢科(登第);擢冠(登第夺魁);擢桂(犹折桂。指科举及第)

擢第 zhuódì 〖pass the civilexam ination in old China〗科举考试及第 擢升 zhuóshēng 〖promote〗提升;提拔 擢用 zhuóyòng 〖promote to apost〗提升重用 示例:保举贤良,屡被擢用 擢秀 zhuóxiù 〖raise in rank〗擢,抽,拔;秀,生长茂盛的植物。比喻人才秀出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白居易《有木》

贲 贲姓起源 贲氏有两支,一支音(奔),另一支音(肥)。据《元和姓纂》所载,贲(奔)氏为春秋时鲁国县贲父之后,以祖字为氏。一说春秋时晋国大夫苗贲父之后。此一支起源与贲(肥)氏不同。 贲姓迁徙 安徽省东南部。 贲姓历史名人 贲生: 汉代淮南人。秉性纯厚谦和,汉景帝 贲蒿: 汉代汝南郡人,以操守清高纯洁而知名。 贲亨: 元代人。初承袭行军千户,从元军渡江攻打湖北有功,至元年间(公元1335-1340年)为山东诸翼军总管。江南平定后,因功升为宣武将军,任处州路管军万户。 bì 形声。字从卉,从贝,卉亦声。“卉”指花卉,“贝”指金钱。“卉”与“贝”联合起来表示“鲜花与钱币送英雄”。本义:(战斗)英雄。特指:冲锋队队员,敢死队队员。 引申义:冲。 文饰,装饰得很好:~临(贵宾盛装来临)。 贲,饰也。从贝,卉声。——《说文》 贲者,饰也。——《易·序卦》传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诗·小雅·白驹》 (2) 又如:贲饰(装饰;文饰);贲如(装饰华美的样子) 贲bì〈形〉 (1) 颜色斑杂不纯 [mottled] 贲如濡如。——《易·贲卦》。傅氏云:“贲,古斑字,文章貌。” (2) 又如:贲华(开出多彩的花) (3) 华美;光彩貌 [magnificent;brilliant] 贲,美也。——《广雅》 用宏兹贲。——《书·盘庚》 (4) 又如:贲赍(盛美的赏赐);贲然(光彩的样子 贲 bēn<动> 通“奔”。急走;逃亡 [run;flee] 虎贲三千人。――《孟子·尽心下》 卫士旅贲。――《汉书·百官公卿表》 下比周贲溃以离上矣。(比周:勾结)――《荀子·强国》 2.又如:贲溃(奔走溃散) 3.奔流 [flow at great speed] 蚕珥丝而商弦绝,贲星坠而渤海决。――《淮南子·天文》 4.又如:贲星(流星) 贲 <名> 1.今名膈膜或横隔膜,膈的古称 [diaphragm]。如:贲门(是人或动物消化道的一部分,为食道和胃的接口部分。) 2.虎贲:勇士 [warrior;brave and strong man] 3.令贲士主将皆听城鼓之音而出。――《墨子·备梯》 4.又如:贲士(敏捷善战的勇士);贲石(指古代勇士孟贲和石蕃);贲育 fén 1.大。《诗·大雅·灵台》:“贲鼓维镛。”郑玄:“贲,大鼓也;镛,大钟也。” 2.三足龟。《尔雅·释鱼》:“龟三足,贲。”fèn1.气势旺盛。《礼记·乐记》:“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 2.通“坟”,高起来 3通“偾”,覆败。

赍 拿东西给人,送给 齌,持遗也。从贝,齐声。俗字作賫。――《说文》 ***其财用之币齌。――《周礼·外府》 设道齌之奠。――《周礼·小祝》。注:“犹送也。” 受其将币之齌。――《周礼·小宗伯》 又齌皮、马。――《仪礼·聘礼记》 王何不以地齌周最。――《战国策·西周策》 赍钱三百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赍助(接济;资助);赍赏(赏赐);赍钱(持赠金钱);赍盗粮(赠送粮食给盗寇) 携带;持 行者赍。――《汉书·食货志》。注:“谓将衣食之具以自随也。” 赍盗粮。――《荀子·大略》 赍(赍、賷)jī ⒈送东西给别人:~粮。 ⒉携带:~持金玉。〈引〉怀着:~志没地(没地:死去。志未遂而死去)。 赍zī 1.费用;钱财。 2.材料;物资。 3.凭借;借助。

辔 1)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辔头。鞍辔。按辔徐行。 [1]

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从丝,从軎。从丝,与绳索有关。軎: wèi,套在车轴末端的金属制圆筒状物,上有穿口,用以纳辖。本义: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2) 同本义。 辔,马縻也。——《说文》 执辔如组。——《诗?邶风?简兮》 执策分辔。——《礼记?曲礼》。疏:“御马索也。” 公子执辔愈恭。——《史记?魏公子列传》 或揽辔寒帷。——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辔勒(控制马的缰绳和口勒);辔衔(马缰绳和马嚼子);辔策(御马的缰绳和马鞭);辔靷(御马的缰绳和引车前行的皮带)。 (4) 借指马。如:辔兜(马的头盔)。 (5) 牵;驾驭。如:辔马(牵马;驭马)。 (6) 喻法令。从辔(遵循法令)。[1]

辔头 pèitóu reins;bridle 驾驭牲口的嚼子的缰绳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乐府诗集·木兰诗》

旻 mín 形声。字从日,从文,文亦声。“日”指“时间”、“季节”。“文”指龟壳经火灼斥裂之后形成的纹样,转指“验证结果”。“日”与“文”联合起来表示“龟壳纹样表示的占卜结果得到验证的季节”。本义:秋季。说明:古人关心谷物收成,所以每年开春播种的季节就预先烧灼龟壳占卜秋收结果。请参阅“秋”字解释。 〈名〉 (1) (形声。从日,文声。本义:秋天) (2) 同本义 [autumn] 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尔雅·释天》。旻通闵,愍伤之义。 旻,秋天也。——《说文》 钦若旻天。——《书·尧典》 号泣于旻天。——《孟子·舜往于田》 旻无疾威。——《诗·小雅·雨无止》 不吊旻天。——《书·多士》 旻天兮清朗。——王逸《哀岁》 (3) 又如:旻宇(秋天);旻序(秋为旻天,故称秋季为“旻序”);旻云(秋天的云) (4) 天空 [sky]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陶渊明《自祭文》 (5) 又如:天旻;旻天(泛指天);旻穹(苍天);旻苍(苍天,上苍) (6) 通“闵”。忧患 [hardship;misery] 化未期月,遘此竺旻。——汉·《平与令薛君碑》 另:旻 mín ①天、天空。陶渊明《自祭文》:“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柳宗元《憎王孙文》:“居民怨苦兮号穹旻。”②秋天。李峤《八月奉教作》诗:“清尊对旻序,高宴有馀欢。”③通“闵”、伤。《诗经·大雅·召旻序》:“旻,闵也,闵天下无如召公之臣也。” 旻苍 上天。扬炎《大唐燕支山神宁济公祠堂碑》:“天子登神宫,勒金版,将复美于群岳,告成于旻苍。” 旻天 ⒈ 上天。《孟子·万章上》:“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⒉ 秋天。《楚辞·九思·哀文》:“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

鄠 hùㄏㄨˋ ◎ 中国秦代邑名,在今陕西省户县北。 ◎ 姓。 汉县名 [Hu county]。故治在今陕西省户县北。如:鄠杜(鄠县与杜陵。杜陵,汉宣帝陵墓。靠近长安,为胜地) English ◎ county in Shaanxi province 详细字义 ◎ 鄠 Hù 〈名〉 汉县名 [Hu county]。故治在今陕西省户县北。如:鄠杜(鄠县与杜陵。杜陵,汉宣帝陵墓。靠近长安,为胜地)

潸 形容流泪:~然。~~(流泪不止)。~泫(流泪的样子)。

〈形〉

1. (形声。从水,散省声。本义:流泪的样子) 同本义 [tearfully]

潸,涕流貌。——《说文》

流涕长潸。——《史记·扁仓传》

潸焉出涕。——《诗·小雅·大东》

2. 又如:潸泫(潸然,潸潸。泪流不止的样子)

〈动〉

1. 流泪 [shed tears]

肠断离家泪暗潸。——清· 湘灵子《轩亭冤·哭墓》

2. 又如:潸慨(流泪感叹);潸泪(流泪)

〈名〉

1. 泪水 [tear]

茵席留余潸。——陆游《楼上醉书》

2. 又如:潸流(泪水流淌)

敕 1. 帝王的诏书、命令:~命。~书。~封。奉~。宣~。

2. 告诫:申~。戒~。

3. 古同“饬”,整顿。

1. (形声。从攴( pū),束声。本义:告诫,嘱咐)

2. 同本义 [admonish]

敕,诫也。——《说文》

敕天之命。——《虞书》

3. 又如:敕晓(告戒晓谕);敕谕天下(朝廷告谕全国);敕戒(警戒,教诫)

4. 通“饬”。整治;整饬 [put in order]

既匡既敕。——《诗·小雅·楚茨》

君子以明罚勅法。——《易·噬嗑》

敕身齐戒。——《汉书·礼乐志》

惧余身之未敕。——《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敕法(整饬法令);敕设(整饬周备)

6. 委任,任命 [appoint]。如:敕目(任命官员的名单)

7. 皇帝下命令 [order imperially]。如:敕赐(皇帝命令赐与);敕许(敕命准许)

〈名〉

1. 皇帝,帝王自上命下之词(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书) [imperial]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2. 又如:敕书(皇帝行文给臣僚的文书);敕命(皇帝颁赐爵位或物品的诏命);敕符(书有皇帝命令的凭证)

绶 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带。

1. (形声。从糸( mì),受声。本义: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分与等级) 同本义 [ribbon attached to an official seal or medal]

绶,绂维也。——《说文》

绂谓之绶。——《小尔雅》。按,绶者,组带之大名。

掌帷幕幄帟绶之事。——《周礼·幕人》。司农注:“组绶所以系帷也。”

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礼记·玉藻》

古者君佩玉,尊卑有序。及秦,以采组连结于繸,谓之绶。——《董巴舆服志》

守邸与***食,食且饱,少见其绶。——《汉书·朱买臣传》

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2. 又如:绶带(系印信用的佩带);绶笥(盛印绶的箱箧);绶囊(古代官吏系在腰间盛绶的口袋);绶花(花名。蔓生如绶,故名)

沗 pāng

基本字义

1. 古同“霟”。

形〉1. 高峻的样子 [towering]

隗,高也。——《玉篇》

动〉1. 倒塌 [collapse]

有客乘之,隗若山颓。——《酒赞》

2. 另见 kuí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