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颇有影响的《宗教词典》,立有“儒教”条目,肯定中国存在着作为宗教的儒教,认为“孔子是教主”,“天地君亲师”的“师”相当于“神职人员”,儒生实即“教徒”,并说:“它(指儒教)以中国封建伦理‘三纲’、‘五常’为中心,吸收佛教、道教的宗教思想和修养方法,提倡‘存天理,去人欲’,使宗教社会化,把俗人变成僧侣,使宗教生活、僧侣主义、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偶像崇拜渗透到每一个家庭。”我认为,这些论断是可以商榷的。首先,“孔子是教主”之说就有欠妥当。孔子无疑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但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他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时有浮沉,并非如上帝、神灵那样永远处于绝对无可怀疑的境地。把传授儒家学说的教师称为“神职人员”,把学习儒学的儒生比附为“教徒”也并不恰当。孔子以其哲学和智慧教授学生,强调对事物应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在中国,传授儒家学说的教师和学习儒家经典的生徒,虽然敬仰孔圣人,却自觉地认知孔子是人而不是神,决没有像宗教徒那样视孔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上帝。
其次,孔子本人对宇宙、真理的探索抱着求真存疑的学者态度。他把自己无法理解的东西归因于天命,他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的弟子冉伯牛病笃将死,孔子执其手曰:“亡之,命矣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冉耕德行优良,他的死使孔子十分痛惜,所以孔子连呼“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是呵,为什么像冉耕这样的好人却偏偏染上了这种不治的恶疾呢?孔子感到不可理解,只得把原因归于天命并在无奈的叹息中寄寓自己的不平。但孔子并非一味信从天命,他说:“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臆)则屡中。”这里,他表彰颜回能够顺从命运,安贫乐道;同时对子贡不受天命,经商求财,善于预测商情变化,却也持肯定态度,孔子一生言行说明他并非安于天命,倒是常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再次,宗教主张有神论,儒教和孔子却不主张有神论。“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大家公认的。樊迟问知(智),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复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认为,人们应当去做人所当做的事,至于鬼神则不必深论。他强调的是“事人”而不是“事鬼”(事鬼神),强调应当研究的是人生现实,而不是人死后究竟有无灵魂及其是否会进天堂或地狱之类,而后者恰恰是宗教的一项基本内容和本质特点。孔子对鬼神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我认为这同他治学的态度是一致的。他说:“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鲁迅称赞孔子“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论雷峰塔的倒掉》)。我觉得这正是孔子学术个性、学术品格的表现,是难能可贵的。还应当指出,儒家中那些对人生持现实主义的态度的人物是轻视鬼神,反对宗教的。唐代的韩愈,不就是由于反对佛教的铺张扬厉、劳民伤财,因谏宪宗拜迎佛骨,而被贬谪到我的家乡潮阳做官吗?
复次,上述《宗教词典》中一方面将孔子视为宗教的教主,一面又将后来理学家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作为儒教的基本教义,这也并不恰当。孔子决不主张“存天理,去人欲”。不错,他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但如果以为孔子主张只是吃素饮水,不饮酒吃肉,那就错了。只要有可能,孔子是很讲究吃喝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腐败的鱼肉当然不食,就连肉块切割得不正,或没有合适的调味酱料也是不食的。酒嘛可以尽量喝,不过一是不能喝得过醉,二是不要去买市面上一般的酒,那种酒质量不好,要喝就喝好酒!不错,孔子说过:“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孔子很称赞他的弟子并不因为身穿敝袍与身穿华服者同站一起而感到羞耻。但如果以为孔子主张大家只是穿破旧衣服,那又错了。只要有可能,“君子不以绀訩饰,红紫不以为亵服”。“缁衣”需配以“羔裘”,“素衣”则配“鞧裘”,“黄衣”应配“狐裘”。不但要讲究衣料,并且里外衣服的颜色也必须是恰当相配的。你看孔子关于饮食和服饰是何等的讲究?无论如何,把孔子和儒家之徒称为主张“存天理,去人欲”的禁欲主义者,认为儒教主张“把俗人变成僧侣”,提倡“蒙昧主义”、“偶像崇拜”等等,乃是不切实的说法。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以独特的方式反映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产生及流传主要是根源于人受到自然的压迫和社会的压迫。所以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批判统治阶级利用它麻醉人民;在同一段文字中又指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显然,我们对宗教不应采取简单化的态度。宗教哲学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但我们不得不如实指出,宗教和鬼神迷信却又存在着一种血缘关系,而儒家学说虽也有其封建落后性和唯心主义糟粕,但它却不是鬼神迷信的产物。就“三教”而言,佛教追求的是摆脱苦难的人生,寻求进入极乐天国;道教追求的是个人长生不死,得道成仙;而儒教是有关社会政治教化、封建伦理教化的学说,它追求的不是空幻无凭的彼岸世界,是从个人修身齐家,进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其性质内容与佛道不同,所以把它等同于宗教是不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