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上厕所时常常会说“出恭”、“如厕”等等,到后来“解手”也变成了去厕所的意思。”“解手”一词,原来是指朋友相逢高兴的“携手”,等于现代的握手。离别时称“解手”。宋代秦观在《次韵子由题斗野亭》中写道:“不堪春解手,更为客停舟。”这就是说春天朋友相逢,高兴得不能忍受离开,最后竟然为了朋友而停舟不归。到了明代,“解手”一词主要表示为解开绳索去大小便,“解手”才真正的演化成了上厕所的意思。
明朝初年,中原地区由于战乱而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统治者为了各地区间的平衡,稳定统治秩序,于是下令进行强制性移民,但是那时的人们安土重迁,不愿意离家移民,于是很多人在移民途中偷偷溜走,回到故地。移民官员们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的继续出现,将移民老百姓编队定员,把他们的手用绳子捆起来,以确保移民的数量。那些移民经常是每人之捆一只胳膊,几十个人连在一起,如果一个人要动的话,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人也会感觉得到,谁也逃不掉。
因此在赶路过程中,如果有人想要上厕所的话,就会对那些官员们说:“请大人把我的手解开,我要大便(小便)。”后来说的多了,人们为了简便,就直接说“解手”了。只要有人高呼“解手”,那便是他要来大小便了。一路上都是这样,天天说,月月说(移民路途比较远),大家说习惯了,就约定俗成,逐渐扩散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