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翻译,它更多的是一门艺术。作为译者,翻译过程就是一个享受翻译之趣的过程。而作为初学者,又将如何体会这种乐趣?本文正是就此提出了欣赏文学翻译之趣的最佳途径――比较原文和译语。
关键词:文学翻译 比较 欣赏
对于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定义,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确定的表达。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another language (or target language)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source language,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ances. (Roger. 1989)无论是《现代汉语词典》还是《辞海》等大部分词典均将翻译解释为把一种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鉴于篇幅原因,其他各种有关翻译的定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但纵观古今各学者、著作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翻译的实质是既科学又艺术的。
“翻译远远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而且真正理想的翻译说到底是一门艺术”。(《翻译理论与实践》奈达1964)文学翻译是翻译中的一种比较独特的翻译形式,它不同于科技、法律、商务、新闻等其他形式的翻译。“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染和美的感受”。(《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茅盾,1954)在同一篇文章里茅盾进一步从文学角度来阐释翻译,认为文学翻译“不是单纯的技术和语言外形的变易”,而是“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刻地体会了原作者的艺术创造过程,把握住原作的精神,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最适合的印证,然后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疑地再现出来”。(茅盾,1954)他的阐释是比较全面、透彻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翻译的四大特性,即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创作性。根据这四大特性,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审美之于既科学又艺术的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了。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艺术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最丰富的内涵,艺术审美与艺术再现便成了文学翻译中最突出的特征。这就使得文学翻译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层次的翻译上,在语言结构的转换跟语义内容的传达之外,文学翻译要有更高层次的体现。法国译论家维勒瑞(Paul Valery,1941)主张翻译要保持原著的神采为本,翻译的技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文学作品“真值”(truth values)的审美感知。同时,如同艺术家沉醉于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作为译者,他一方面享受文学翻译的过程所带来的最大乐趣,另一方面他所翻译的文学作品也为读者带来了无限乐趣。毕竟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并不是孤立地对客体(作品)进行“改造”的。如果无视他所面对的特定的那个读者群体而自顾自地翻译,势必会失去自己的读者,他翻译的作品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文学作品更是如此。文学作品之所以被翻译成另一种文字,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美,译者的任务就是将这种美尽最大的可能完美地以另一种文字再次展现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政治、经济背景的人面前,这也正是文学翻译的主要目标与要求。而作为初学翻译者或者爱好者,因为自身水平与经验所限,未必能做到前面所说的完美再现。但如果能将不同译者翻译的文学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也是一种乐趣,更重要的是,将原语和各种版本的译文放在一起比较也是学习与欣赏文学翻译的最佳途径。
A:“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A Tale of Two Cities, 外研社)
这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查尔斯?狄更斯的重要著作。故事描写的年代是法国大革命的年代,在开篇,作者不惜笔墨描写了当时的那个独特的历史背景。上面这句话便是文章第一段开头的描述。若干个结构相似的句子并列描绘出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于革命的进步意义的肯定。接着让我们看一下三种不同的中文译本:
B:“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上海译文,1983)
C:“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新纪元;那是怀疑的新纪元,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人民文学,1993)
D:“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译林,1996)
就这三种翻译的措辞而言,在翻译times、age、epoch和season的时候选词都是大相径庭的,都可以表示时代、年月、时期、纪元等等,这些词语都与同一章节的标题――The Period(时代)遥相呼应。但从审美的角度再来看这些词在句子中的排列的话,会发现不同排列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原文中从times到age到epoch是按词义范围由小到大,给人一种由近及远最终看到场面宏大、气势磅礴的历史的感觉,仿佛一种无形的气势在逐渐扩大。而对比三段译文,B的“时候”―“年代”―“时期”是一种气势在弱―强―弱的变化;D的“时代”―“年头”―“时期”则让人产生一种气势在逐渐减弱的趋势,因此,C版较能为人们所接受,给人真正的时代美感。再来看best跟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两处的翻译:在D中best被翻译成“最美好”,在B中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被翻译成“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诚然增补(Adding)跟省略(Omitting)是翻译中较为重要的变通手段,但在这里D与B的翻译似乎都欠妥当。D的增字虽然使best的意思更好地表达出来,但跟B的“希望之春”、“失望之冬”一样都破坏了语言结构的优化性和美感,使读者缺乏交感与审美参与。最后再来看看despair的译法,这词与hope同时出现,是对互为反义的词。用“绝望”来与“希望”相对,使得两个词的语气都得以加强,译文就有更强烈的美感。最后回到这段开头的“It”,它所代表的意思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个句子里即可以作为“这”理解,也可以作为“那”理解,两者在指代上差别不大。但如果将它们放回原文中仔细体味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体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主观性,有种作者似乎要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读者身上的意味。因此,此处推敲之后似乎觉得“那”的翻译更能体现时代感。
再如莎士比亚那部广为流传的优秀悲剧《哈姆雷特》,对于剧中哈姆雷特的个性,有学者采取了一种心理的观点,认为他是有忧郁症,对于人生及人生中的一切均抱悲观之态度,所以任何事都不能迅速敏捷地去处置。在该剧第三幕中有一句独白颇为经典:To be, or not to be ― that is the question. 这句独白是哈姆雷特在陷入一种选择的痛苦与彷徨中自言自语般地讲述出来的。关于这句话的翻译一直都很有争议,梁实秋的译文是:死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朱生豪则作: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不少读者选择了后者,认为前一种翻译仅仅做了一种结构上的转换,这种略微生硬的翻译使得前半句读起来有些拗口,而后半句则没有多少深刻的寓意在内以给人回味,缺乏美感。反复阅读原文的上下文时,我们不难发现莎士比亚在这句独白的台词上采用了一种语义虚化的手法,to live被to be替代,而not to live 被not to be替代了。这种虚化的手法朦胧地表达出哈姆雷特当时所处于进退两难的维谷之形势,使人不由反复回味、琢磨,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相比梁实秋的翻译而言,朱生豪的翻译在遵循原话意思(信、达)的基础上,将前半句翻译得相对简洁上口,后半句则适当添加了“值得”一词,留给读者一个思考的空间,使人们在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会忍不住同哈姆雷特一起考虑这个问题,并进而与他产生***鸣。
综上,文学作品本身的解读过程是复杂的,而文学翻译是个更为纷繁复杂的过程。译者需要面临各种挑战――要了解原文的写作风格跟原文作者是如何将其所要表达的主旨表达出来的;要考虑到各种文化、文学现象与差异;要兼顾内容、风格、文体等方面,最终将一种文字的作品用另一种文字较完美地再现给读者。因此,了解文学翻译的复杂,学习文学翻译的理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善于从对比的角度来欣赏前人的译作,都能有助于我们培养兴趣、提高翻译的积极性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