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讨论kan这个读音。在中国,从古代到现代,这个读音一直是通“坎”的,意思只有一个意思就是门槛。比如大家看红楼梦中第七回,贾琏戏熙凤一章,“小丫头丰儿坐在门槛上”,再比如电影《祝福》中,祥林嫂在最后用积攒的钱去“捐门槛”。这就能引出六十三回中妙玉喜欢的只有千古一句的句子“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从中国迷信的观点来看,门槛越高越坚固,家越安稳,越能阻挡晦气进入,保住平安和财富。所以你可以看到在故宫里面们看都是很高的。门槛在古代也是一种等级的象征,什么身份的人家门槛才可以修到一定高度和坚固程度。“铁门槛”在一种解释看来就是牢不可破的代名词,就是万贯家财不外流,就是一生平平安安的象征。但是这句话最后还是很犀利的提出“终须一个土馒头”人一死,就一无所有了。这很浅薄,和《好了歌》的主旨差不多,但是,我向曹雪芹用“槛外人”来做妙玉的别号,用意一定不会仅仅是劝人向善,播撒家财这层含义,当然,刑岫烟也只能理解到这层含义。便是只要对着和妙玉干,妙玉便是赞同的。可是,妙玉真的会只是这么浅薄么?再来看“槛”的另外一个读音。槛(jian):中国的古典文学用这个读音比较多。这个字在古意和今义中大致有两种意思。第一就是囚禁野兽的牢笼(作动词可以为把什么什么关进笼子)。比如司马迁《报任安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第二层意思就是栏杆(作动词就是用栏杆围起来),比如《楚辞·招魂》“……高堂邃宇,槛层轩些……”,《阿旁宫赋》“……直栏横槛……”。显然,第一个意思从使用时代和语义来说应该是从第二个意思“栏杆”演变而来的。但是这个“猛兽的牢笼”到后来渐渐也引申成囚禁人的牢笼(作动词把人投进牢笼),《晋书·纪瞻传》,“……瞻绝其诈,便破槛出之。……”,《吕氏春秋·顺说》“……鲁束缚而槛之……”(这两个引用《古代汉语词典》词条)。我想,曹雪芹更深一层的用意应该在此而不是那个门槛的“槛”。槛,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枷锁和牢笼,妙玉认为“些微有知识”的宝玉便被囚禁于此,而自己却得到了解脱,纵身槛外。但是,这恰恰是妙玉本身叛逆的性格因素。妙玉自己努力地证明自己是多么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这没有让诸人感觉她超脱世外,相反更让李纨等人厌恶她,于是,妙玉便更“冷艳”下去。带着这样一个“男不男,女不女,僧不僧,俗不俗”的面具。可是这样一个正当妙龄的女性,从内心来讲肯定是渴望融入这个花花世界的,但是妙玉不行,第一她有出家人的身份,第二她有自己孤僻叛逆的个性。这使她终将是一个悲剧的结局。于是这“槛外人”拜帖,或者是宝玉自己认为的“些微有知识”的评价都是她在旁敲侧击宝玉这样“些微有知识”的心灵。这个大观园或许只有宝玉是可以和她产生精神***鸣的了(事实上,宝玉可以和所有女性产生***鸣……)。妙玉自诩脱离了“囚笼”,但这却恰恰是她没有逃脱而渴望逃脱的一种体现(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这种倔强性格)。所以,宝玉若回复“槛内人”便能满足妙玉这种“喂我超脱”的“得意”,这份“得意”过后也将是长远的悲痛。大观园内没有人再能像宝玉这样“牵就”妙玉,不是行为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换个角度想想,一个青春女性在短短时间内让一园子的同龄人都“厌恶”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境界,但更多的更引人同情。所以,在这样的文本中,曹雪芹关于“槛”内“槛”外的构思是双关的。我们虽然嘴上读的是kan,但是我却觉得应该用jian,的意义来体会它和思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