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乃 在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

乃 在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

“乃”字在上古主要写第二人称代词或副词;又由副词“乃”虚化为连词、语气词等。

乃,象形字。所像不明。有说为奶头形者,《说文》解作“象气之出难”。“乃”字自殷商至战国晚期写法一贯,基本未变。只是籀文繁作三乃重加,六国古文折而又折。

从秦代起,“乃”字收笔处向左横向渐长,而且略欲上翘,顶横左端形成一向下短斜笔,汉代把这一斜笔顺势拉长成撇,而右侧欲上翘的收笔渐成缓慢提勾,奠定了楷书形式。

“乃”字在上古主要写第二人称代词或副词。西周克罍:“隹(唯)乃明乃心。”(你要让你的心地光明)句中两个“乃”都是人称代词,前者作主语,后者作定语。西周驹父?:“我乃至于淮。”(我就到达淮水)句中“乃”是副词。由副词“乃”虚化为连词、语气词。

康熙字典

古文:?、?、?、?。

《唐韵》奴亥切。《集韵》《韵会》《正韵》囊亥切。?柰上声。语辞。《庄子·逍遥游》:而後乃今培风。

又承上起下之辞。《尔雅·序疏》:若乃者,因上起下语。

又继事之辞。《书·尧典》:乃命羲和。

又辞之难也。《公羊传·宣八年》:而者何,难也。乃者何,难也。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

又辞之缓也。《周礼·秋官·小司?》:乃致事。注:乃,缓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