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面观音之探究
法田法师?「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世音菩萨在中国佛教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管是不是佛教徒,大家对观世音菩萨都不会感觉到陌生。观世音菩萨应化无方,因此,其化相之示现亦甚多,例如:千手千眼、十一面、准提、如意轮观音......等。而今日笔者要探讨的是化相中的十一面观音。?
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题目呢?如前所述观音之信仰非常普及,而且依其修持而得来的感应事迹也层出不穷。根据崔致远着《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1文中提及:唐朝则天武后之时,契丹来犯中国,当战事即将失利的时候,华严三祖法藏大师(643-712),奉武后之命设立坛场,师将华严的观法和密教的仪轨相互地结合来运用,并成功地击退了敌军。此坛场中之主尊即为十一面观音,十一面观音到底有什么样的特殊之处呢?这是引发笔者探讨此篇文章的主要动机。?
有关十一面观音之汉译经典有四部,此篇文章以译出年代最早的北周耶舍崛多译的《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为主,首先要叙述的是有关《十一面观音经》的传译,接着是经文的组织架构与特色。有了经典之后,如果想要实际的照经文来修行,造像是不能缺乏的,凭空想象观法不易成就,因为造像是行者之助缘,借着造像的所缘境,易使观法成就,因此成立了本文第四节.造像篇。关于十一面观音的造像实为众多,本文仅锁定在唐代造像部份做分析与比较,以上这些都是本篇文章所要加以探讨的。?
二、有关《十一面观音经》之传译
十一面观音(梵名Ekadawa-mukha,藏名Bcugcig-shal),eka是一,dawa是十,mukha是面(颜)之义。在印度婆罗门教有所谓的十一荒神(梵名Ekadawa-rudra),此神不仅有十一面,而且有二臂、四臂、八臂等形象,该神在古代印度吠陀时代称作萨拏罗(Rudra),到后来印度教时成为最高神之一→湿婆神。根据日本学者木村泰贤所著的「梨俱吠陀哲学」一书中所说,此十一荒神身褐色,着金色装饰,披弁发,手持弓矢,而有千眼,其腹黑,背赤,青颈常住山上。它的作用特质为一旦发怒时,以其武器霹雳矢,遍杀人畜,损伤草木,因此为一般人所惧,称为荒神2。但此神并非完全恶神,他也有恩惠的一面,他会治疗人畜之病,因其荒神有十一面,所以有些学者认为十一面观音发源于印度婆罗门教之十一荒神3。但他们二者之间在何因缘之下转变,为何原因而使十一荒神转化而成十一面观音,这可能牵涉当时印度及中国之时代背景和种种风俗文化,这一部份留待笔者以后有因缘再深入探讨。
十一面观音全称十一面观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其梵名音译为「曀迦娜舍目佉」,意译为十一最胜,有时又称为大光普照观音,由于形像具有十一头面,所以通称为十一面观音。?
一汉传四译:?
在中国有关十一面观音的经典有四译,分别是:?
1《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北周耶舍崛多与阇那崛多***译。4?
2《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唐阿地瞿多译。5?
3《十一面神咒心经》,唐玄奘译。6?
4《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唐不空译。7?
二注疏本略述?
十一面观音的经典部份,除了以上的汉译四部以外,另外尚有注疏,至于注疏方面,有唐慧沼的《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8,这是玄奘译《神咒心经》之批注本。此外,《神咒心经》的注疏,还有二部,一是靖迈的《十一面经疏》一卷,二是遁伦的《十一面经疏》一卷。关于靖迈和遁伦的这二部注疏,在《注进法相宗章疏》及《东域传灯录》中9,只有名称而没有其内容,而且各种藏经中皆找寻不到这二本,日本小野玄妙编的《佛书解说大辞典》中,有关各种经典的现今状况,是现存或阙本他都有很明确的表示,但是这二本他没有明确的说明存或阙,表示作者不很清楚这也不敢断言此二部注疏的下落到底如何10。此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说明了这二部已经失佚了11,到底这二部下落如何,笔者找了很多数据,但没有下落,所以也不敢断定是存或阙。另外尚有日本人亮汰注的《十一面观音陀罗尼经钞》12。藏文也有二种译本,分别为《圣观自在十一面陀罗尼》及《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13?
三四部译本之比对?
汉传四部译本中,虽然耶舍、瞿多和玄奘所译的是三部是同本异译,但由于翻译时间有早有晚,所以内容有详有略。例如:耶舍和玄奘译的二种译本大致一样,然而阿地瞿多译的译本却多出了许多「密咒」和「法印」,然而,这些「密咒」和「法印」是耶舍和玄奘的译本所没有出现的。?
因为北周耶舍《神咒经》于四译本中译出年代最早,所以此篇文章以《神咒经》为主,而以其它三部译本为辅。以下就四部译本之同异做一比较:?
以上四部译本比对中,其:观音说十一面心咒之原因、持此咒得十种功德和四种果报、第八咒之功效、供养念诵法及观音入道场的内容部份,是四部译本叙述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为:地点与人数及在诵咒前之礼敬三宝,礼敬三宝在阿地瞿多与不空的译本当中所没有提到的内容。尚有特别差异之处:例如在阿地瞿多的译本里,则多出了其余三部所没有的「印陀罗尼及坛功能法式」,这是阿阇梨带领弟子忏悔的仪式,如上表格所示。另外咒语的部份:阿地瞿多的译本有五十二个咒语,其中二十五个只有印法而没有咒语,其余二十七个咒则皆有印法及咒语,其它的三部译本只有出现八个咒语。最后,在造像方面,前三个译本是十一面二臂,而不空的译本却为十一面四臂的形态。
三、经文的内容与特色?1道场之建立
《神咒经》对建立道场有详细的说明:
安道场之处必须净室,泥拭鲜洁,香泥涂地15,复以香水洒地,在其室中量七肘地,纵广正等。四角竖柱,周匝悬幡。处中施一高座置观世音像,像面向西。16?
此张图是龙门石窟擂鼓台中洞东壁,道场呈ㄇ字形,道场之上设有一坛场。?
《神咒经》中所谓「在其室中量七肘地,纵广正等」即是立「坛」,为长宽相等之正方形,边为七肘长。一肘以?0.33公尺?计,则七肘为?2.3公尺?。? 此图是取自龙门石窟擂鼓台南洞所立之坛场,坛场之上可放主尊。?
2造像的形态?《神咒经》云:
用白旃檀作观世音像,其木要须精实,不得枯箧。身长一尺三寸,作十一头。当前三面作菩萨面,左厢三面作瞋面,右厢三面似菩萨而狗牙上出,后有一面作大笑面,顶上一面作佛面,面须向前后着光。其十一面各戴花冠,其花冠中各有阿弥陀佛。观世音左手把澡瓶,瓶口出莲花。展其右手以串璎珞,施无畏手。其身须刻出璎珞庄严。17关于十一面观音造像内容,于唐慧沼的《心经义疏》中提出诸多见解,以下列举三个问答来加以说明。18?
一、问:为何称为十一面??
答:1、十一面者,实是十二面,上佛面是果,下菩萨面是因,因果一双。
2、上十一面是方便面,下一面是真实面,真实方便是一双。
3、十一面中前三面慈相,左三面瞋相,慈是文,瞋是武,谓文武一双也。虽现十一本体不二,
举变现面,而曰十一面。?
二、问:十一面中,菩萨有慈面不可怖,为何会有瞋面、牙出笑面??
答:菩萨是随顺世间,依违境而发瞋,依顺心而发笑,现牙出相而赞净业。白牙上出相者,方广经曰:
身口意净故二牙白相,故知赞净三业有情,故有白牙上出相面。?
三、问:何故佛面是一,慈面、瞋面、牙出面各有三,而笑面是一??
答:果道无二,故佛面无二。慈面三者,慈不出三,故三面。
一、慈有苦无乐有情而令离苦得乐。二、慈有福无慧有情而令具慧。三,慈有慧无通有情而令备通
智慧,故慈有三面。瞋怒面三者:一、怒欲离苦报重迷苦业。二、怒欲求乐果不知乐因。三、怒
欣寂静理还着散乱,故瞋面三也。白牙上出面三者,为赞三业净故有三面。为化三有故有三面。
暴大笑一面,笑善恶杂秽有情,故有一面。?
那么十一面有何不同的功能?此一观音的形像特殊,十一面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前三面为慈相,是菩萨见到行善众生时生出慈心的大慈与乐相。左三面为瞋相,是见到行恶众生时生出悲心的大悲救苦相。右三面白牙上出相,是见到净业众生时所发出的赞叹、劝进相。最后一面,为暴笑面,是见到善恶杂秽众生时,为使其改恶向道所生的怪笑相。顶上的佛面,是为修习大乘的众生所作的说法相。以所化十一面为名,故曰十一面观音。19?
1、崔致远着《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T.50/2054,P?280a?,大藏经第五十册280页
上栏之省略,以不例同。于本文中简称崔《传》,以下例同。?
2、印度哲学宗教史P.106。?
3、参阅后藤大用着《观世音菩萨本事》P.123,天华出版社出版,七十八年九月三版。
《佛光大辞典》中也说十一面观音源于十一荒神,但在《观世音菩萨本事》与《佛光大辞典》中皆没有写明出处,笔者曾找过梵文词典的十一荒神,在词典中却实有十一荒神,但没提及十一面观音之事。另外十一这数字之由来:古印度吠陀时代天、空、地三界有三十三神,天界为光明世界,一般人相信这一部份是以肉眼不能看到的;而吾人眼界所能及的空气界为空界;地界为现世这一片大地,三界各配置有十一神。所以十一这数字是从印度本来宗教—「吠陀神格」中摄取出来的。?
4、T.20/1070,PP?.149a?-152a?。以下简称《神咒经》。?
5、T.18/901,PP.812b?-825c?。以下简称《观音经》。?
6、T.20.1071,PP?.152a?-154c?。以下简称《神咒心经》。?
7、T.20/1069,PP?.139c?-149a?。以下简称《仪轨经》。?
8、《法相宗章疏》,T.55/2180,P?.138c?。《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T.39/1802,P.1004
及卍续藏37,P.346。以下简称《心经义疏》。?
9、《注进法相宗章疏》,T.55/2181,P.141b。《东域传灯目录》,T.55/2183,P?.1152c?。?
10、《佛书解说大辞典》第五卷,?151a?。?
11、《中华佛教百科全书》,P.361。?
12、参《昭和法宝总目录》卷一,P?.342c?。同上注,P.151b、153b。?
13、《德格版.西藏大藏经总目录》页151,蓝吉富主编,华宇出版社出版。74年六月初版。?
14、五宝者:一金、二银、三真珠、四珊瑚、五琥珀。五榖者:一大麦、二小麦、三稻榖、
四小豆、五胡麻。参《陀罗尼经》卷四,T.18/901,P?.814a?。?
15、「香泥涂地」。采昼庄严,地表法性,香表福德,昼表智慧,指福慧二种庄严法身。
请参阅《国清百录》,T.46/1934,P.795b。?
16、《神咒经》,T.20/1071,P?.151a?。面向西有二说:一有五种原因:(一)依五行,
(二)依五时,(三)依五色,(四)依五常,(五)依五戒。第二个说法:西方是菩萨
所住之处,亦是观音之师阿弥陀所住之处,故向西方。请参阅《神咒心经义疏》,
卍续藏37,PP?.356c?、?357a?。?
17、《神咒经》,T.20/1071,PP?.150c?、?151a?。?
18、《心经义疏》,T.37/1802,P?.349c?。?
19、请参阅《仪轨经》,T120/1069,P.149。?
施主!L1的是手版神像,而我这张是在尼泊尔寺内摄的,当曰寺内大师说是十一面观音神像,莫非楼主你确定此神像是造假的不是十一面观音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