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汉语词典 - 《中国地层典》编纂简介是怎样?

《中国地层典》编纂简介是怎样?

《中国地层典》是一部系统的、以现代地质学与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在对我国迄今已积累的极为丰富而又十分繁杂的地层资料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按照多重地层划分原则,经综合分析研究,科学地取舍,精确的定义与说明,编纂而成的以岩石地层“组”和未建“组”的组以上级别地层单位为主要词条的中国地层名称词典。《中国地层典》(Stratigraphical Lexicon of China)与一般的地层学词典(Dictionary of Stratigraphy)不同,它主要包括对区域性和地方性的地层单位名称的描述,而不是一般的地层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单词解释。地层典体现地层单位的命名体系及其名称的由来与沿革,系统表达具体地层的特征、层序、分布和相互间关系等,是地层学和地层工作的重要基础资料和工具书,也是整个地质学和地质工作的重要参考书。同时,它也反映一个国家地质工作的程度和研究水平,对于限定地层单位定义、稳定地层名称,促进地层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地层典》是一套系列词典,按照地史阶段,划分为15个断代,分别单独成册。自老而新包括:太古宇、古元古界、中元古界、新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中国地层典》各断代分册累计收录地层单位名称7700余个。按编典原则和实施细则,以及筛选条目原则的规定,***收入正式撰写条目3582个。

编纂中国的地层典,是自1959年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后,随着我国地层工作飞速发展的形势,成为我国广大地层工作者多年来的夙愿。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尹赞勋教授就力主编纂我国自己的地层典,并率先主持试编出版了《中国地层典(七)石炭系》,揭开了编纂《中国地层典》的序幕。后因十年动乱而终止。1977年以后,我国地层工作和地层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地层资料的积累更加丰富,全面开展编典工作的时机已成熟,条件也更充分,呼声也愈高。至80年代末(1989年),由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出面,向当时的主管部门(国家科委)和挂靠单位(地质矿产部)提交了“编写《中国地层典》的立项建议”(包括修订《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此立项“建议”得到原国家科委和地质矿产部的大力支持和批准。1991年,在原国家科委和地质矿产部的联合资助下正式立项,被确定为原国家科委“八五”期间的重点资助专项,并被列入原地质矿产部“八五”期间“重要基础性研究计划”中一个重要项目,由全国地层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全面开展编纂自太古宇至第四系的《中国地层典》,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为确保编典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地顺利进行,首先健全、完善了组织机构。由全国地层委员会牵头,成立了以武衡、王鸿祯、卢衍豪为顾问,程裕淇为主编,杨遵仪、王泽九、王勇、叶天竺、赵逊为副主编,由44 名委员组成的编委会。编委会下设“编典办公室”,负责起草、制定统一的《编典原则和实施细则》,进行项目的日常管理、组织与协调工作。根据具体编典任务,按地质时期划分了15个断代编典组和两个专题组(即《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组、《中国地层典?总论》组)分别开展工作。各断代编典组的主编、副主编和专题组的负责人由全国地层委员会聘请,各组的参加人员由各组聘请。参与本项编典工作的总计有84位具高级职称的专家,他们分别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沈阳地矿所、天津地矿所、宜昌地矿所、成都地矿所、西安地矿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原地质矿产部区调处、贵州省地矿局区调院,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煤炭工业部徐州地质普查大队,浙江石油地质研究所,新疆地矿局等18个单位。各组正式人员组成如下:太古宇组,主编:沈其韩,成员:耿元生、刘国惠、高吉凤;古元古界组,主编:金文山,成员:王汝铮、孙大中、吴昌华;中元古界组,主编:陈晋镳,成员:张鹏远、高振家、孙淑芬;新元古界组,主编:邢裕盛,成员:高振家、王自强、高林志、尹崇玉;寒武系组,主编:项礼文,副主编:朱兆玲,成员:李善姬、周志强;奥陶系组,主编汪啸风,副主编:陈旭,成员:陈孝红、朱慈英;志留系组,主编:林宝玉,副主编:苏养正,成员:朱秀芳、戎嘉余;泥盆系组,主编:侯鸿飞,副主编曹宣铎,成员:王士涛、鲜思远、王金星;石炭系组,主编:金玉玕,副主编:范影年,成员:王向东、王任农;二叠系组,主编:金玉玕,成员:尚庆华、侯静鹏、李莉、王玉净、朱自力、费淑英;三叠系组,主编:杨遵仪,副主编:杨基端,成员:张舜新、周惠琴、曹洪升;侏罗系组,主编:王思恩,副主编:郑少林,成员:于菁珊、刘桂芳、张武、陈其奭;白垩系组,主编:郝诒纯,副主编:苏德英,成员:余静贤、李友桂、张望平、刘桂芳;第三系组,主编:郑家坚,副主编:何希贤,成员:刘淑文、李芝君、黄学诗、陈冠芳、邱铸鼎;第四系组,主编:周慕林,副主编:闵隆瑞,成员:王淑芳;“指南修订”组负责人;陈克强、赖才根、张守信,成员:高振家、魏家庸、简人初;《中国地层典?总论》组负责人:程裕淇、王泽九、黄枝高,成员:张振寰、沈其韩、邢裕盛、赖才根、侯鸿飞、王乃文。

为使编典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断代地层典间既能反映各自的特色,又能相互间保持必要的统一性,尽量达到体例和格式的统一。经编委会扩大会议多次讨论,制定了统一的“编典原则和实施细则”,确定了统一的“筛选正式编写条目的原则”和各条目描述时的统一撰写格式及内容要求等。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编典总原则1)《中国地层典》以现代地质学和地层学理论(特别是多重地层划分原理)为指导。

2)《中国地层典》的编写,原则上以经国家科委批准公布的(1981)《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中的有关规定为主要参考依据。

3)《中国地层典》正文中所收入的条目,以岩石地层单位“组”,或未建“组”的“组”以上级别的地层单位为主要对象。

4)对前寒武系和第四系中有特殊意义的非“组”、“群”级正式地层单位(如前寒武系中的“岩组”、“岩群”、“杂岩”,第四系中的“冰碛层”、“洞穴堆积”等)可酌情收入条目。

5)《中国地层典》正文中所收入的岩石地层单位条目,以1993(1995)年年底前在公开出版物上正式发表的为准。

(二)岩石地层单位条目的筛选录用原则1)《中国地层典》中正式选用的撰写条目,必须是在公开出版物上正式发表或使用过的地层单位名称(含1:20万区调报告中使用或命名的地层名称)。

2)所选条目必须是被各方面广泛使用,或在区域地层中有重要意义并符合《中国地层指南》关于建立岩石地层单位要求的地层单位名称。

3)凡同物异名的地层单位,须经分析研究后,确定其中一个最具代表性、又符合立典要求的地层单位名称作为正式选用条目;其他名称建议不再使用,只在所选用的相关条目的描述中予以说明。

4)凡异物同名的地层单位名称,必须按“优先权”原则保留最早命名的那个地层单位使用该名称,其他同名的地层单位,需通知原命名人重新命名,或进行其他必要的技术处理后再予录用。

5)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凡“群”级单位已被正式解体划分成若干“组”,这些“组”级单位已被广泛使用时,以这些“组”级单位名称作为正式选用条目,原“群”级单位名称不再作为正式条目选用,只在相关“组”级单位条目的 [沿革] 一栏中予以说明。

6)对前寒武系(尤其是早前寒武系)和第四系中的一些目前研究程度较低,划分、对比意见分歧较大的地层单位名称,本次编典暂不作为条目选用。

7)对前寒武系中一些“群”或“岩群”级地层单位,虽已被划分成若干“组”或“岩组”,但当这些“组”或“岩组”的地区分布很局限,无横向延伸、对比意义时,不单独作为条目选用;仍以原来的“群”或“岩群”的单位名称作为条目选用,并在其[特征] 一栏中,按所划分的“组”或“岩组”的顺序分别予以描述;但这些“组”或“岩组”名称在索引一章中均单独列出。

8)对一些不太符合《中国地层指南》关于地层命名的规定,在正式地层单位名称前冠有“上、中、下”的地层单位名称,鉴于其在地区上的重要性,加之原命名者难以在短期内正式发表文章予以重新命名,本次编典将其作为特殊情况,暂予以选用作为撰写条目。

9)对于一些以生物地层方法建(或厘定)“组”的地层单位,如其岩石组合特征与岩石地层单位的含义相吻合,且已被广泛使用时,可作为正式条目选用。

按照以上原则确定各断代地层典选用地层单位名称条目,从总体上保证了《中国地层典》所收条目具有有效性、典型性、代表性、严谨性和实用性,从而体现其科学性,并真正起到立典作用。

(三)编典实施细则1.各断代地层典统一按以下章节顺序编排(每章节名称居中排列,不列序号)(1)序(由部门领导署名,统一置于各断代地层典首篇)主要阐明编纂《中国地层典》的背景、重要意义及其作用等。

(2)前言(由编委会统一撰写,置于各断代地层典的次篇)主要交代本次编典的目的、意义、任务来源、组织实施简况、编典原则和对一些***性问题的处理原则和规定等。

(3)绪言(由各断代地层典自行撰写)主要交代本断代地层的研究历史、程度及其现状的概况,简述本断代地层发育、分布及特征,编典过程中完成的工作量(收集地层名称数量、按筛选原则正式选用描述条目数量等),本断代收集资料的截止时间,对本断代一些重要问题的处理情况,以及人员分工等。

(4)地层区划主要以图表示,并附以高度概括的简单文字说明。各断代地层区划图,统一在1:2500万地理底图上制作,区划到二级分区;有些断代(如下、中前寒武系和第四系等)难以区划,且意义不大的,可不做地层区划图。各断代地层区划的分区编号,统一采取由北而南,由西向东的顺序编号,其数字一律采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对区划命名时,要求一级地层区与二级地层分区的名称不应重名。

(5)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要求以精练的文字概述本断代多重地层划分的基本情况(包括有些断代的建“阶”情况),并附两个表:一个是本断代标准地层层序的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单位间的对应关系表(有条件的断代也可附加同位素年代地层和磁性地层等);另一个表是岩石地层单位对比表,要求按地层区划(一、二级)范围,将所有已被录用为正式撰写条目的地层单位,分别按其层位列入所属地层区(或分区)栏内,以显示各被描述地层单位所属地层分区位置及其地层单位间上、下层位和横向对比关系。

(6)岩石地层单位(条目描述)要求各断代地层典将所有录用的正式撰写地层单位条目,统一按其名称的第一汉字的汉语拼音顺序编排,各条目均按“实施细则”第2条各款的要求进行描述。

(7)主要参考文献①凡参阅过的公开出版物(包括1:20 万区调报告)均列入“主要参考文献”一章中;②非公开出版物或待刊文章(专著)一律不列入该章中;③所有参考文献首先按中、日、英、德、法、俄等文种的顺序编排;中文文献,先排以单位或集体名义署名的文献,其顺序按其署名第一汉字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署名相同的,以其年限先后顺序依次排列;接下编排有具体作者署名的文献,以作者(或第一作者)姓氏的第一汉字汉语拼音顺序编排,同一作者再按文献年限先后顺序排列;外文文献,按其作者姓氏第一字母的顺序及同一作者的文献年限先、后顺序排列;④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专著:作者(多个作者时,作者间用逗号分开)(句点)年限(句点)书名(句点)出版单位(句点)。举例:李四光.1975.中国第四纪冰川.北京:科学出版社.期刊:作者(句点)(多个作者时,作者间用逗号分开)年限(句点)文章名称(句点)期刊名称(逗号)卷数(逗号)期号(逗号)页码(句点)。例:李四光,朱森.1930.栖霞灰岩层及其关系地层.中国地质学会志,第9卷,第1期,第32~45页.(8)地层名称索引收入各断代地层典正式选用描述的地层单位名称以及从绪言至岩石地层单位(条目描述)各章正文中所有出现过的本断代的地层单位名称,按其名称第一汉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字母顺序编排,第一字母相同,再按第二字母顺序编排,依次类推;每个地层名称的表述内容包括:地层单位的中文名称,所属时代代号,所在页码。

(9)地层名称附录收入本断代地层典中未被选用作为正式描述条目,且在正文各章中均未出现过,但在历史上曾使用过的本断代地层单位名称,按地层名称索引一章的原则编排,表述内容只列出地层单位的中文名称和所属时代的代号。

2.各断代地层典地层单位条目撰写的格式及其内容要求(1)地层单位名称(不列栏目名称)占首行,以粗黑体注明条目的中文名称及其汉语拼音名称,以及所属时代的代号。几点要求:①中文名称后注释的汉语拼音名称不加括号;②“组”不用汉语拼音“Zu”,而用英文Formation的缩写“Fm”(不加缩写点)表示;“群”不用汉语拼音“Qun”,而用英文Group的缩写“Gr”(不加缩写点)表示;前寒武系的“岩群”用英文Group加缩写点的缩写“Gr.”表示,以示与“群”的区别;③对原已有英文(或其他语种)译名、使用历史悠久且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地层单位名称,在汉语拼音译名后加括号标出原英文(或其他语种)名称,如宝塔组Baota(Pagoda)Fm;④凡以地名命名的地层单位名称,以尊重历史为原则,其名称不随地名的改变(除原地名具有明显的政治性、侮辱性外)而改变,如“保安组”不应因“保安县”后被改为“志丹县”而改称“志丹组”;⑤以少数民族地区地名命名的地层单位名称,在加注汉语拼音名称时,应以国家统一规定的少数民族地名特殊拼音规则加注;⑥时代代号的标注,以该地层单位所归属的纪的代号,加其层位所处“世”的序号的下脚标标注,例:新厂组以O1表示;如其时代可精确到“期”时,在“世”的代号基础上,再加“期”的序号的上脚标标注,例:铜川组,以

表示。

(2)命名

以黑方框标出栏目名称,以精练的文字依次写出命名人、命名时间、命名剖面及参考剖面的地理位置。

对具体表述方法作如下说明。

1)命名人和命名时间的表述:①凡地层名称自命名后一直没有变化的,直接写出其命名人和命名时间,例:李四光1924年命名(其后不重复写出该组名);②如现用组名与原来的组名同词根而不同词尾的(如“馒头组”与“馒头页岩”),如其地层层位和含义无大变动,仍以原始命名人和命名时间为准表述,但在沿革一栏中说明是谁在何时首次使用现组名;③如地层单位名称是在非公开出版物中命名,后来才见诸公开出版物,其命名人和命名时间仍以该非公开出版物中所见为准,但在其后说明由谁在何时首次公开使用(或介绍);④命名人如果不超过三人(含三人)的,全部列出;如命名人超过三人的,只列出第一人加“等”字,其余人未列出(但在参考文献中需全部列出);命名者如是以单位或集体名称署名,无从查出具体人时,以单位或集体名表述。

2)命名剖面(或参考剖面)地理位置的表述:①凡原始命名剖面一直被公认为该组的最佳剖面的,只写出该剖面的地理位置;②凡原始命名剖面不甚理想,后又发现更好的剖面作为该组的参考剖面,除写出命名剖面的地理位置外,还写出参考剖面的地理位置;③地理位置的表述层次一般包括:××省(自治区)、××市(县)、××乡、××村以及距××村的大致距离或方向,“省”、“市”、“乡”字一般可省略;④如地理位置是在海上或边远沙漠中,无准确地理名称或标志物作依据时,用经纬度表示。

(3)沿革

以黑方框标出栏目名称,用精练的文字,按时间先后顺序概述该组(群)在名称、含义和时代归属等方面有何重要变化的沿革情况。为减少篇幅,无重要意义的一般性变化情况未一一予以列述;凡简单描述的条目或该组(群)自命名后无多大变化的均未列[沿革] 栏目。

(4)特征

以黑方框标出栏目名称,依次描述该组(群)的岩性特征、层位(顶底范围和接触关系)及厚度、生物组合特征、沉积特征、地质事件记录、同位素年龄或古地磁数据、区域分布极其变化情况等。以上内容描述的具体要求是:

1)岩性特征:按下定义的要求,用精练的文字予以表述;岩性较复杂且分了段的条目,在描述时,先高度概括出一个“定义”,然后自下而上分段描述其主要岩性特征及其厚度,如具含矿性,也予以说明。

2)层位:用简练的文字表述被描述地层单位的标定范围及与上、下相邻地层单位间的接触关系(为减少重复,一般只着重叙述其下界的接触关系)。对接触关系术语的用法,统一按国务院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颁布的(1993)《地质学名词》中的规定使用,如:“平行不整合”与“假整合”,一律统一用后者不用前者。

3)生物组合特征:为节省篇幅,凡被描述地层单位含化石丰富时,只列出对地层划分与对比、确定时代和说明沉积环境有重要意义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名称或代表分子,其余的古生物只写出其中文门类名称(如海百合、竹节石、孢粉……);对已建生物带(或组合)的,只列出化石带(或组合)序列,不详列其化石组合名单;对含化石稀少的地层单位,一般均将已发现的化石名单列出;描述中所列化石属种名单一律用斜体拉丁文表示;为省篇幅,种名一律用双名法表示,省略定名人。

4)沉积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概述具有指相意义的特征、所反映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的结论性意见(不加论述和讨论)。

5)对地质事件记录、古地磁和同位素年龄数据的表述,只对那些有这方面记录、资料或数据的地层单位条目才给出简要的记述,没有的未作记述;同位素年龄的记述,一般只述明其测试方法和数据。

6)区域分布:主要说明该地层单位在区域上的展布情况;若其岩性、生物组合、厚度等在横向延伸过程中有明显变化,亦一并予以交代;有同物异名情况的也在此说明。

(5)备考

以黑方框标出栏目名称,主要概述一些不宜置于 [命名]、[沿革]、[特征] 栏目,但又必须加以说明的问题;有些条目没有这方面需说明的问题,就未列此栏目。

(6)署名

每个条目的撰写人姓名,以括号置于 [备考] 栏或 [特征] 栏描述的末尾空一格处。

3.太古宇至中元古界地层典条目描述的撰写格式

所列栏目名称及其顺序,以及撰写人落款格式均与前述条目的描述格式相同;唯[特征] 一栏,考虑到这一地质历史时期情况的特殊性,其描述内容和顺序作了如下调整:①该地层单位的分布范围;②该地层单位内部划分建组情况,如已建组则自下而上分别描述其主要岩性特征(包括含矿性);③变质及变形特征;④原岩特征(包括可能恢复的沉积环境);⑤已发现或测得的古生物特征、地质事件记录、古地磁或同位素年龄数据;⑥层位及与上、下相邻地层单位间的接触关系及厚度等。

(四)对其他一些***性问题的处理

1)不同断代间地层单位名称重名时,均按命名优先权原则保留最早命名的哪个单位的名称,由该单位相关的断代录用;与其重名的其他地层单位均予重新命名,分别由各自相关的断代录用并在其 [备考] 栏中予以说明。

2)有些断代内或断代间存在一些谐音的地层单位名称(如“大青山组”与“大箐山组”、“平湖组”与“坪湖组”等),虽然中文名称不同,但在译成汉语拼音名称时重名。在此种情况下,中文名称未予改动,在译成汉语拼音名称时,其中一个作了必要的技术处理,并在其相关的栏目内予以说明。

3)显生宙时期一些断代已建立的年代地层单位“阶”均未作为条目收入,只在其“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一章中予以简述。同时,许多已建的“阶”名与岩石地层单位“组”名同名,这虽然不完全符合《地层指南》的要求,但考虑到历史原因和我国当前的建“阶”现状,本次编典均暂未作改动。

4)过去相当多的岩石地层单位是以岩性命名的(如馒头页岩、张夏灰岩、宝塔灰岩、石碑页岩等),在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后,有的已陆续改称“组”,或在较长时期内两种名称混用。本次编典为保持名称的统一性,这类地层单位的名称一律称“组”,不再使用岩性名称。

5)对一些跨“系”的岩石地层单位,为避免在选取条目时相关断代间的重复,一律按就下不就上的原则置于下一个断代地层典选用作条目(如安吉组是跨奥陶系与志留系的地层单位,置于奥陶系地层典选用作条目),上一断代地层典不再选其作为描述条目。

6)在各断代地层典的正文和条目描述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一律依照1993年国务院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地质学名词》一书中所规定的统一规范使用。

7)对我国一些“宇”级和“系”级地层单位的划分方案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本次编典作了如下统一规定:①太古宇三分;②元古宇三分;③奥陶系四分;④志留系四分;⑤石炭系二分;⑥二叠系三分;⑦白垩系三分;⑧第四系二分;其余各系仍维持原通用的划分方案不变。

8)在各断代地层典所附的“地层区划图”上,以实心黑圆点按地层分区范围标注出在“岩石地层单位对比表”中所列的代表性剖面的位置,并依自北而南和自西向东的顺序编号。

9)在各断代地层典的“岩石地层单位对比表”中,各剖面内的地层单位间以不同符号表示出其相互间的接触关系:

代表不整合接触关系,—————代表假整合接触关系,

代表接触关系不明,

代表断层接触关系。

10)鉴于我国北方陆相中生代“热河群”中的义县组、九佛堂组、阜新组及其区域上的相当层位的时代归属是一个长期争论,至今尚无定论的问题,为正视目前的研究现状,决定在本次编典时,由侏罗系和白垩系两个断代编写组分别将相关地层单位均作为正式条目选用,按各自的观点进行编写描述,并在有关地层单位条目的 [备考] 栏目中阐明另一种观点的意见,以便读者查考。

11)我国的第四系,长期以来为世人所公认地二分为更新统和全新统,更新统再进一步划分为下、中、上三部分。但在使用其时代代号方面却长期存在不符合《地层指南》原则的状况,即将不同级别的地层层位使用了同一级别的代号,如下、中、上更新统(实际相当阶级)分别以Q1、Q2、Q3表示;而全新统以Q4表示。原拟按《地层指南》中的有关规定予以更正,但考虑到长期以来,国内广大第四纪地质工作者已习惯于这种用法,在全国地层委员会对此尚未正式作出修正的决定前,本次编典仍维持习惯的表示方法,未予更改。

12)为便于扩大对外交流和增强《中国地层典》的国际影响,拟将《中国地层典》译成英文出版对外发行。英文版的内容以中文版为基础,除正文中各条目中的 [沿革]一栏和“岩石地层单位附录”一章不翻译外,其余各章及各条目的其他内容均全部译成英文。英文版以合订本形式出版,***分如下分册:①《中国地层典?前寒武系》;②《中国地层典?下古生界》;③《中国地层典?上古生界》;④《中国地层典?中生界》;⑤《中国地层典?新生界》。

通过按以上编典原则和实施细则进行的编典工作,各断代编典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各断代全面、系统地收集了我国百余年来所积累的、凡能查找到的岩石地层单位名称,总计约7700余个;按照筛选条目原则,经过清理,***选取3582余个岩石地层单位作为各断代的进典条目,其余的作为建议不再使用或被废弃的名称。据此,本次编典基本达到了立典的预期目的,为今后全国各有关方面使用统一、规范的地层单位名称奠定了基础。

2)各断代地层典分册,都根据本断代地层在三维空间的发育特征,进行了地层区划。这项工作高度概括地向读者展示了各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及沉积环境的发育、演变及其空间展布特征;生物群的发生、发育、演化及其分区特征;客观地再现了从太古宙至第四纪各地质历史时期我国地层在时间、空间范围内的发育、演变历史。

3)各断代地层典分册(主要是显生宇)都建立了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的标准地层层序和反映各分册所收进地层典中各岩石地层单位间相互关系的岩石地层单位对比表。标准年代地层和生物地层层序的建立,为今后各有关方面的读者在应用时提供了参考依据;岩石地层单位对比表,则全面反映出所有进典岩石地层单位在纵向上的层位关系和在横向(区域)上的对应关系,而且还以不同线条标示出相关地层单位间的接触关系。所有这些,不仅向读者清楚地提供了各断代不同区域的地层层序及其区域对比框架,而且还直观地展现出各地层区(或地区)内地层的发育、演变历程。

4)本次编典,各断代所收条目虽然是以岩石地层“组”或“群”等为基本单位,但在定义一个地层单位时,基本上摆脱了过去“单一地层分类”观点的影响,突出了“多重地层”的观念,使每个地层单位在定义时,尽可能地涵盖所有能看得见、测得到、推断得出的多重地层的特征或属性(包括岩性特征、层位关系及厚度、生物组合特征、沉积特征、区域展布特征、已测得的同位素年龄和磁性地层特征,以及可观察到的地质事件记录等),为今后建立新的地层单位树立了典范。

5)通过各断代编典过程中对地层单位的清理,澄清了一批“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的地层单位,初步纠正了我国地层单位名称长期存在的混乱局面,起到了规范地层单位名称的作用,为今后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