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退转,分三种: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阿罗汉只是位不退,不会退到凡夫位置,再受轮回。圆教初住菩萨不但位不退,而且行不退、念不退,不会推到小乘阿罗汉、辟支佛位置,心心流入萨婆若海。
阿惟越致,又作阿鞞跋致。译为不退转。是菩萨阶位之名。据《弥陀要解》云: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若约此土,(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萨,别十向,圆十信,名行不退。别初地,圆初住,名念不退。
上言不退有三。最上名念不退。此土行者,别教须登初欢喜地。圆教须至初发心。方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始能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海,即一切种智海,即如来果海。双舍二边,全归中道。始曰念念流入萨婆若海。可见念不退之难证。但今愿言,十方众生,闻名发心,一心念我,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小本亦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要解》又云: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下下品人,亦证三不退,一生圆成佛果。此乃十方世界之所无,唯极乐所独有。如是胜异超绝,言思莫及。故《要解》云: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今此两愿,于四十八愿中,如箭靶之红心。至于第十八愿,则如红心中之中心。
然而按照《 佛学大词典 》 的更严格的说法,念不退,得到八地菩萨才行。到此位置,就能任运到10方世界度生,而无隔阴之谜。无量寿经上说,即便是极乐净土再来的大菩萨,如果应化到秽土度生,虽不退转,但还会有隔阴之谜。
《 佛学大词典 》
(一)三不退,乃吉藏法华义疏卷一之说。对此解释有四说,现采第一说,三不退指:
(1)位不退,十住位中第七住以上之菩萨不再退转二乘地。(2)行不退,十地之中,第七地菩萨所作之修行,不再退转。(3)念不退,第八地以上之菩萨无须刻意精进,自然可进道而不动念。
(二)四不退,三不退加处不退(往生弥陀净土,不再退转),则为四不退,系迦才净土论卷上之说。此外,窥基于法华玄赞卷二,亦立四不退:
(1)信不退,在十信位中,第六心以上之菩萨,不再起邪见。(2)位不退,十住位之中,第七住以上之菩萨,不再退转二乘地。(3)证不退,初地以上之菩萨之法,不再退失。(4)行不退,八地以上之菩萨,能修有为与无为行,而不再退转。
转识成智,是八地菩萨才能有的境界,其之所以彻底不退,就是因为转识成智了,转轮回主体阿赖耶识为如来大圆镜智了。阿赖耶识就是一念无明的虚妄产物,八地菩萨破除了这个迷情的根本障碍原因,所以彻底不再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