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一词,词典中的解释:一是指国家或个人的收支状况,如报道中我们经常听到“经济结算”“把经济搞活”,等等。二是生活上的节省或节约,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满足最大的需要,例如有些餐馆门前挂的招牌写着“经济小吃”“经济早点”等。然而,在我国古代,“经济”一词并不是以上这两层意思,而是经邦济世、经国济世或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如《晋书纪瞻》中“识局经济”,隋王通《文中子中说》有“皆有经济之道而位不逢”,它们都是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李白有一首诗《嘲鲁儒》:“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大意是:鲁地的老头子一开口就谈五经,一辈子只知道死啃经书的章节、句读,如果有人问他们治理国家的方略,他们就像落在烟雾之中,茫茫然,一无所知。“经济策”,既不是管理财经之策,也不是节约之策。《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痛恨“仕途经济”,也不是说他讨厌同金钱打交道。这里“经济”都是“经世济民”的意思,比现代的“经济”含义要广泛得多,因此古代衡量一个人才能的高低,往往以是否善于“经济”为尺度。
由此可见,“经济”一词发展到现在,与古时相比,词义已发生了改变。